农村火灾事故调查与思考

2015-03-31 09:34张艺馨罗志明
地球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民房火势火灾事故

■张艺馨 罗志明

(漳州市消防支队 福建漳州 363000)

农村火灾事故调查与思考

■张艺馨 罗志明

(漳州市消防支队 福建漳州 363000)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用火用电量增大,农村火灾呈现多发状态,农村火灾由于用火用电不慎造成的,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防火工作形势日趋严峻。长期以来,专注于“消防安全进机关”,“消防安全进企业”,而农村消防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环节,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农村,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刻不容缓。为此,本文围绕宁德市山区几起农村火灾事故进行典型调查与探究,通过解剖,举一反三,寻求农村火灾的防火对策。[关键词]农村火灾事故调查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用火用电量增大,农村火灾呈现多发状态,农村火灾由于用火用电不慎造成的,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防火工作形势日趋严峻。

长期以来,专注于“消防安全进机关”,“消防安全进企业”,而农村消防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环节,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农村,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刻不容缓。为此,本文围绕宁德市山区几起农村火灾事故进行典型调查与探究,通过解剖,举一反三,寻求农村火灾的防火对策。

1 火灾发生的基本情况

案例一:2013年3月12日凌晨2时40分,屏南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位于屏南县古峰镇环城路8巷4号的一户民房4层发生火灾。接警后,大队随即出动16名官兵、2部水罐消防车、1部抢险救援车赶赴火场处置。2时47分,参战官兵赶到火场,搜救组第一时间询问该民房户主,在确定火场无人员被困后,消防官兵沿楼梯铺设水带出水,对着火部位进行压制。3时20分许,火势被成功控制在4层,未向临近建筑和3层蔓延。为彻底消灭火魔,参战力量对火场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火星。3时50时许,火魔被彻底降服。由于火灾扑救及时,火灾未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案例二:2013年4月13日2时56分,寿宁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大安乡炭阳村一民房发生火灾请求救援。接到报警后,大队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1辆指挥车及16名官兵火速赶往现场。3时29分,消防官兵到达火灾现场后,发现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已有三栋土木结构民房被大火烧毁,且在继续向相邻房屋蔓延,若不及时处置将有更多的民房被烧毁。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果断下达作战命令:攻坚组立即设置两个水枪阵地对现场火势进行控制,警戒组对火灾现场周围进行警戒和疏散围观群众,防止人员伤亡。同时,组织专人寻找附近水源,操作泵浦,确保后方供水不间断。另外,再出一支水枪对相邻建筑进行冷却,防止火势蔓延。4时10分,火势被成功控制。6时15分,在消防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大火被扑灭,此次火灾共造成1人死亡。

综合以上两起案例,可以发现农村火灾的典型特点:一是农村火灾集中发生在凌晨零时到四时。夜间人们都处于熟睡状态,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同时夜间又是电器的高负荷运作时期,当人们夜间熟睡的时候,即使发生火灾也不自知,往往错过初期扑救的最佳时期,甚至已经发展成不可控制的状态才清醒过来,这对火灾的扑救造成很大的不便。二是农村民房多为木质结构,防火性能差,易燃烧。木质结构的房屋,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发展快,易造成“火烧连营”。

2 农村火灾发生的基本原因及特点

(1)焚烧秸秆着火。秋季,田地农作物收割完后,许多农民将作物及铲除的杂草堆积在田间地头,为图省事省时,增加土壤肥力,往往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由于柴草多,并且有些柴草韧性强,燃烧烈度大,时间长,而许多农民往往不等秸杆完全熄灭,便一走了之。因埋压不实,稍有风吹草动,便引发火灾。

(2)家用电器及线路着火。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诸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电磁炉等家电产品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家用电器的增多,但在农村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的现象较为严重,普遍存在用电基础设施陈旧,电线受高温、潮湿、腐蚀作用而老化失去绝缘保护,极易造成短路、过负荷而导致火灾发生。另一方面,农民购买家用电器时光图便宜,不注重产品质量,因使用假冒伪劣电器而引发火灾。

(3)建筑耐火等级低,火势蔓延快。宁德山区属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住宅砖瓦结构较少,木结构房居多,耐火等级四级以下,遇火即燃,即燃即塌。且农村房屋建设总体无规划,建房子随意性大,前一柴房,后一牛棚,连成片,为火势的迅速蔓延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加之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差,缺乏基本消防常识,特别是柴草乱堆乱放、私拉乱接电线情况严重,电器线路陈旧老化,极易诱发火灾。火灾发生后,火借风势往往形成“飞火”,造成多个起火点。

3 农村火灾扑救的难点

(1)易燃物质多,消防水源匮乏。农村居民大多为就地取材,采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火灾隐患,加之房屋周围堆放有柴草等可燃物,与毗邻建筑之间的距离小,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扩大快,扑救困难;另外,农村火灾扑救主要依靠自然水源,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即使消防车到达现场,供水往往不能及时跟上。

(2)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各地虽然都建立了“四有”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仍无法及时赶到现场,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偏僻的地方交通极度不便,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难以及时到达现场扑救火灾,不能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往往给受灾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4 农村火灾的防火对策

为扭转农村火灾频发的局面,宁德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村火灾防控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警觉,深刻汲取教训,深入研判火灾形势,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全面加强火灾防控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并对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工作作出四点部署:

一是逐级明确责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督促各级政府、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逐级明确网格化管理职责任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基层消防工作经费、力量、组织上予以倾力保障,加快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进度,推动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逐级成立消防组织,明确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明晰消防监管责任,落实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实行“网格化”管理。年内,各街道、社区、重点镇、中心镇要配备2名消防安全管理员,其他乡镇配备1名消防安全管理员;组织发动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和公安派出所继续加大“网格化”排查整治力度,逐个地区、逐个场所开展检查,用足用好法律手段,坚决督促整改发现的火灾隐患。

二是壮大消防力量,打造“市县乡村”志愿消防队伍网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十二五”期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实施意见》,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从2012年起,用3年的时间,通过市、县、镇、村四级和企业(行业)的共同努力,将全市志愿消防队伍打造成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灭火救援力量;积极探索建立消防文员队伍,大力征招文化程度较高的消防文员,经严格培训并通过消防执法资格考试后,辅助消防执法工作,缓解消防现役警力严重不足的状况;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分3年完成所属行政村最低要求的消防器材(消防水泵、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的配备任务,切实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X928.7[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390-1

猜你喜欢
民房火势火灾事故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火势造英雄
面对火情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