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体系内容体系初探

2015-03-31 09:34彭全瑜杨珊张在霞曹煌
地球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农村土地用地

■彭全瑜 杨珊 张在霞 曹煌

(湖南辉达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8)

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体系内容体系初探

■彭全瑜 杨珊 张在霞 曹煌

(湖南辉达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8)

经10年的规划,湖南省已建立了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体系较为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简单的列举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意义,通过一定的方法,尝试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土地综合规划系统综合改进,和系统综合整治规划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容,最后是介绍了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体系后的效果。

土地规划综合整治农村土地

1 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土地整理规划是土地整理标准必经之路,在全国推广,目前我国土地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农地整理,现在已经是将农村管理和村庄土地整治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了。土地整理是解决双保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增加国家粮食储备库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平衡的重要政策。合理进行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这样有助于土地整治中的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用地结构等活动的有条不紊的进行,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对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的生活状况的全面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有力手段,为细化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巨大工程和模范项目要进行合理布局,指导各地规范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必要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工作。

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体系

中国的农村土地占据了国土的一大半,如果农村土地可以得到好的利用,那么对国家的安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国家应该因地制宜的整治规划农村土地,可以将农村土地分为三个方面的规划,分别是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又分为村庄体系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包括村庄建设规划,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开发和复垦规划,以及最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内容

3.1 农村土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指在规划的区域里面,遵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各方面情况,整体布局和规划,开发,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土地利用保护。通常每十五年会做一次重新的规划。规划的内容主要:深入了解农村土地的现况、潜力、供需状况后,对应制定土地利用目标,修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规定土地的用途,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掌握非农业建设占用农业用地,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协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个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2 控制性规划

村庄体系规划第一个要明确的是村庄功能分区,确定村庄需要哪些功能。第二个就可以根据功能分区的对居住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仓库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水域以及其他用地进行规划。第三个要规划的是居民点之间的通行路线。最后一个是对村庄和村庄之间的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的工程进行配置。如果上述四个步骤都可以严格的进行,那么村庄的体系规划就已经完成。

交通规划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1)落实上级(包含国家、省、市、区(县))交通规划在区域内的交通项目,即落实过境公路;

(2)根据村庄体系规划,因地制宜的配置各居民点之间的通行路线;

(3)结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配置主要田间道及生产路。

水利规划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

(1)落实国家、省、市、县水利规划在区域内的水利项目;

(2)结合产业发展及生活需要,配置与国家、省、市、县水利规划项目

相配套的区域骨干水利工程项目;

(3)结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配置主要的农田水利工程。

3.3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考虑因地制宜、效率优先的因素,与村庄的资源结构向结合,统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现状,分析环境的承载能力,最终确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村庄建设规划要确定居民点的内部的功能,主要包括功能分区,住宅区间的道路布局,居民生活区的建筑物布局已经建筑户型的设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主要依据是除旧换新,第一个方向就是拆除旧的分区布局,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个要进行的就是选定房屋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区。第三个是根据规划拆除旧的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工程。第四个是拆除得到的新空地进行新的建设用地配置,测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规划是保障耕地的可持续使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主要措施有:

(1)合理划分田块,因地制宜地配置土地平整工程;

(2)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配置,保证了“旱能灌,涝渍排水,可以减少”;

(3)路桥项目的合理配置,保证运输,道路网络;

(4)适当配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提高农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美化农田景观。

4 土地综合整治的效果

4.1 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

经过国家十几年的措施鼓励以及整治计划,实现了补充耕地的计划,共计补充耕地五千万亩左右,比同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还要多。湖南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动态平衡和占补,经过土地整治后,规划内的农田基本实现了高产稳产的计划,一般情况下是生产水平提高了15%左右。湖南省通过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

4.2 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整治在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专项资金,集中投入土地和村庄建设,并成为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措施。

4.3 拓宽了土地整治范围,构建了综合支撑平台

通过土地调控土地扩大到农村地区,扩大到镇上只进行了10多年的土地整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前,土地整理主要是农地整理,目标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05年后,各地大力推进三集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出台村庄整治纳入土地整治范围,使土地整理真正走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方向。

在基础范围的不断扩大,土地整治真正支持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在中国由于集成平台的土地整治和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解决缺乏动力的耕地保护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土地短缺的农民缺乏渠道新农村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缺乏资金的缺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土地整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土地供应和使用最新的进展,城乡建设用地的整体优化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4.4 叙述农村土地整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增加“田、水、路、林、村”规划的完整,可以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防止土地污染和浪费,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水的排放,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农村新形象。

5 结语

总而言之,由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体系的构建,可以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实现全覆盖,在农村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上全涵盖。为保证农村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1]罗士军,廖发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金兆森,陆伟刚.村镇规划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赵刚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内容体系初探 [J].能源与环境,2012.

[4]王静.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不确定性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16-18.

D651.1[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348-2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农村土地用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