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安格尔音乌拉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

2015-03-31 09:34王信阮大为王兴源
地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安格尔安山岩激电

■王信 阮大为 王兴源

(锡林郭勒盟山金阿尔哈达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62300)

内蒙古安格尔音乌拉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

■王信 阮大为 王兴源

(锡林郭勒盟山金阿尔哈达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62300)

安格尔音乌拉矿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北西向断层为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根据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及矿化蚀变分析了其找矿潜力。勘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后续勘查应将物化探异常区作为工作的重点区。

地质特征找矿潜力铅多金属矿安格尔音乌拉

1 引言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为矿山开发和远景规划提供地质依据,对安格尔音乌拉矿区进行找矿工作,以已发现的矿(化)体、物化探异常为主,采用地质测量、槽探、钻探及物探测深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普查工作,大致查明区内矿体、矿化体的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和品位变化情况。

2 地质特征

2.1 地层

(1)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D3a):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北部,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灰绿色、灰色粉砂质板岩、斑点板岩、细砂岩,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0°~62°。

(2)新生界第四系(Q):广布于矿区山坡、沟谷之中,主要为腐植土、亚砂土夹杂风化基岩碎石,部分地段被风成砂掩盖。

2.2 构造

(1)褶皱。区内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D3a)呈单斜构造产出,地层走向40°-70°,倾向南东,倾角40°-62°,岩石片理发育,受后期断裂的影响,沿板理走向和倾向弯曲,形成许多不协调或同斜小褶曲。

(2)断裂。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和东西向展布的两组断裂构造。

北西向断层为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构造线方向北西290°-305°均为铅锌多金属矿脉充填。矿液充填前表现为张扭性特征,即早期形成的矿石内发现有大量的围岩角砾,可见金属矿物呈星点状、细脉状分布于构造带中。成矿构造显示压扭性特点,早期形成的角砾被挤压呈板状、片状;黄铁矿、铅、锌矿呈星点状不规则脉状、细脉状分布。成矿后构造表现为矿体中局部有平行主矿体构造线方向的构造条带分布,常在矿体内成平行、斜列断续分布,普查区分布的断层(矿体)有Ⅰ、Ⅱ、Ⅲ号矿化体。

近东西向断层位于矿区北西侧C1磁异常、南侧C3磁异常、发现负磁异常与正磁异常梯度出现,推断为隐伏构造。

2.3 岩浆岩

岩浆岩为燕山早期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ξγβ)、安山岩(α),出露于矿区南部。

(1)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ξγβ),浅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钾长石(50~60%)、斜长石(10%)、石英(25~35%)及少量黑云母(3%)。

(2)安山岩(α),出露于矿区中部及西部,灰绿色,交织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除斜长石微晶和其余物质全部被次闪石交代,岩石中次闪石含量40%。

3 找矿潜力分析

3.1 成矿区带

勘查区位于Ⅲ级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锌、钨、金、铅成矿带,Ⅳ级博克图--朝不楞钨、铁、锌、铅成矿带,Ⅴ级沙麦钨成矿带上。在该成矿带上发现了沙麦钨矿、查干敖包铁锌矿、朝不楞铁锌多金属矿、阿尔哈达银铅锌多金属矿等一系列矿床,具有很好的成矿条件。

3.2 地球化学异常

(1)AP2异常:主要异常元素为Ag、As、Cu、Pb、Zn,异常强度高,处于安山岩与粉砂质板岩的接触带北缘上,与磁法测量推测的隐伏构造紧邻,具矿致异常特征。区内已发现3条矿化体,成矿条件较好。

(2)AP4异常:主要异常元素为Ag、Bi、Cu、Mo、Pb、As、Zn、W、Sn,异常强度高,元素较全,形态明显,具有明显浓集中心。异常处于安山岩与安格音乌拉组地层的接触带上,成矿条件较好,为寻找多金属矿体的有利地段。

(3)AP8异常:主要异常元素为Ag、As、W、Pb,异常异常元素相关性较强,浓集中心明显,处于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安格音乌拉组地层接触带处。由磁法测量推测的隐伏构造从异常区通过。区内岩石蚀变强烈,成矿条件较好。

3.3 地球物理异常

(1)磁法异常:C1异常西侧具有一负磁异常带,与正磁异常梯度出现,与DJ2激电异常吻合,与磁异常套合较好,推断为隐伏构造。C2磁异整体为负磁异常,结合激电测量结果,该异常区为条带状的低阻区,推测为隐伏构造引起,而且异常正好位于花岗岩与地层的接触带部位,成矿条件极好。

(2)激电异常:勘查区内分布有4个激电异常。DJ2激电异常与C1磁异常的负磁异常区完全吻合,推测为隐伏构造引起;DJ4-2激电异常与AP2化探异常较吻合,西侧地表矿化蚀变带明显,且处于安山岩与粉砂质板岩的接触带北缘,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DJ4-4与AP4吻合极好,北部位于安格音乌拉组地层和安山岩接触带上,南部为安格音乌拉组地层与花岗岩接触带上,成矿条件有利。

3.4 矿化蚀变

勘查区总共发现4条蚀变带,15条矿化蚀变带,5条矿化体。从施工槽探工程和钻探工程看,均见到较好矿化,从矿化体的规模和品位分析其找矿潜力较好。

4 结论

本次工作大致查明了测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特征;勘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后续勘查应将以上物化探异常区作为工作的重点区,通过后续的勘查工作有望实现找矿突破。

[1]杨宽.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2013.

[2]李娟,郑常青,金巍,等.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接触变质作用研究初探 [J].地学前缘,2011,(2):223-230.

[3]常春郊,王治华,王梁,等.内蒙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多金属矿床类型与成矿规律 [J].矿产与地质,2014,(5):536-545.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33-1

猜你喜欢
安格尔安山岩激电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与激电中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冀北温家营—马家沟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一片冰心
——重读《安格尔论艺术》
西藏拿若铜矿床安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安格尔的巨匠之路
王官屯油田安山岩油藏滚动评价探索
激发极化法寻找固体矿产的应用
二连油田安山岩裂缝性储层压裂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