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金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2015-03-31 09:34金帅
地球 2015年10期
关键词:硅化火山岩黄铁矿

■金帅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二队 黑龙江牡丹江 157021)

浅谈我国金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金帅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二队 黑龙江牡丹江 157021)

矿床类型的划分,是矿床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矿床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便于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金矿床可被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本文以金矿容矿岩系与矿化体产出形式为基础,将我国金矿床分为10类。本文分别对这十类金矿床的分布及其地质特征作一浅谈。

金矿床类型地质特征

1 绿岩带型金矿

该类矿床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本类金矿系指赋存于变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部分沉积岩系中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老地台区。

该矿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老基底隆起区,基底的地球化学场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金矿分布于深大断裂系统中。该类金矿赋存区多有岩浆活动,矿床距中酸性侵入体一般0.5~5km,常见矿脉与岩脉伴生。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为碳酸盐化、钠化、绿泥石化等。矿化体主要呈脉状,矿脉延伸较大,且延伸大于延长。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是碲金矿、银金矿。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2 产于元古宙变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

此类金矿泛指与元古宙变碎屑岩、千枚岩、板岩及片岩类有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江南古陆,辽东、内蒙古白云、阿尔泰及广东云开等地。

区域性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或层间断裂是该矿控矿的重要条件。矿体多与层理一致,呈脉状、交错脉状,矿化集中在背斜轴部或其附近。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次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毒矿、辉锑矿、白钨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和绿泥石等。

3 产于震旦纪-三叠纪粉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

这是我国金矿中的一个新类型。自80年代以来,在广西、贵州及云南文山等地,陆续找到一批不同规模的矿床。这类金矿一般品位低、矿物颗粒细,但矿化均匀,储量大,埋藏浅,适于露采。

该类金矿主要分布于显生宙褶皱带中,具有明显层控性,其含金地质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破碎-蚀变岩体,另一类是脉型(含金石英-方解石脉和含金黄铁矿脉),为可见金,品位较高,规模小。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其次为重晶石化、碳酸盐化等。其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关系密切。金多呈微粒和显微粒状,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界线,黄铁矿和粘土类矿物为载金矿物。

4 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中的金矿

该矿指古生代以来,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包括内带和外带)中的金矿床。该类金矿床(点),以燕辽及胶辽地区为多。

本类金矿主要分布在基底隆起区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中。其成矿作用与重熔、同熔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复式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十分密切。金矿化带内通常有数条平行矿体。矿体与矿化带、矿化带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唯石英脉型与围岩界线清楚。矿化类型主要是石英脉型和破碎蚀变岩型。前者规模较小,但品位富;后者规模大,品位偏低。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钾化为主,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等次之。矿石矿物组合较简单,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金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碲金矿等。金矿成色波动较大(454‰~950‰)。

5 产于碱性侵入岩中的金矿

该类矿床指产于碱性侵入岩体内部或近矿围岩裂隙中的金矿床。矿化类型一般为石英脉-蚀变岩型。这类金矿,1985年首先发现于河北东坪,之后在邻区后沟及滇西也发现类似的矿床,目前正在勘探,矿床规模较大。

以东坪金矿为例,本类金矿为金矿直接围岩,岩性复杂。岩体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空间展布。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及绿泥石化等。矿体呈脉状。矿体由石英单脉及其上下盘石英复脉,钾长石化带及矿化钾长石化二长岩、石英二长岩组成。金品位以石英脉为中心,向钾长石化带、矿化围岩逐渐降低。矿石组分复杂。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绢云母等。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碲金矿。金矿物一般较粗,常见明金。金成色为934‰~969‰。

6 产于显生宙基性、超基性岩(包括蛇绿岩套)中的金矿

该类矿床中金的成矿作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一定关系,并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中或构造接触破碎带内的金矿床(蛇绿岩套型金矿)。全国已知有23条蛇绿岩带。

本类金矿主要分布于板块构造边缘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中。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铁锰碳酸盐化、铬水云母化、滑石及绿泥石化。金常呈自然金、银金矿、硒金矿、铂金矿等微粒包裹于硫化物中。矿区内常有花岗岩类侵入体。矿化富集地段一般为强硅化带、破碎带及晚期脉岩发育地段。

7 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包括次火山岩)中的金矿

该类矿床系指在成因上与中、新生代的火山作用有关,矿体直接产于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体内或其附近的浅成热液金矿床。这类金矿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属环太平洋成矿带的外带。

本类矿床主要分布于中生代断陷盆地边缘。矿体受火山岩(次火山岩)构造控制。基底地层含矿性是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矿床下部或其附近一般均有含金丰度较高的矿源层存在。围岩蚀变一般为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冰长石化和钠长石化,其中硅化和钠长石化一般接近矿脉。矿床往往含银较高,延伸较小。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辉银矿、碲金矿、黄铁矿及少量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绿泥石及玉髓状石英等。成矿温度为160~330℃,金的成色为500‰~780‰,一般为600‰。

[1]王建中.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成因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 [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2]李景春 李兰英.对中国金矿床成因分类的评述 [J].地质与资源.2001.03月.

F416.1[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17-1

猜你喜欢
硅化火山岩黄铁矿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接财接福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金属矿物的标型特征之小议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
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CS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