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的提高需要竞争对手

2015-04-01 01:47左小蕾
上海国资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兴通讯竞争对手国资

左小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在国企分类改革中,有必要关注一些领域国企垄断的现象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9月13日对外发布。

首先,《指导意见》提出国企分类推进改革的意见。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其中有一个重要观念的转变,即国有资本如何在各领域发挥作用?比如为了支持创新创业的企业发展,部分国有资本可能需要引导和培育对初始创新创业最重要的天使投资基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创新创业企业的特点,不可能每一项投资都成功,都能够保值增值。所以,国有引导投资类公司虽不是公益性的,但绝不能按照商业类的公司进行考核,也不能从保值增值的角度设置考核指标,要从创业引导投资公司在创新发展、在转型升级中的代表国有资本起到的战略性引导作用的角度设置指标进行考核。

同时分类推进国企改革需要相对明确精细的“分类”,尽量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并尽量避免国有资本的配置不会向不赚钱的公共服务领域和短期不赚钱的战略性领域配置,或者配置了也会出现扭曲的运营模式。但对各类企业也要设置科学的、合理的、一般可量化的考核指标,监管部门严格执行考核标准是“分类”改革落实到位的保证。

其次,《指导意见》提出国资监管由“管企业”转向“管资产”的意见。这一转变被认为是本次改革的最大亮点。

传统的管企业的方式制约了国企的发展,也遏制了国企竞争力的提升,还滋生了诸多的道德风险和贪污腐化行为。“管资本”可能更准确地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定位,是走出“管企业”的困境的突破性的思路。

“管资本”对国资监管机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国资监管机构“管企业”是轻车熟路,“管资本”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空白的领域,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第一,科学界定国资出资人监管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第二,尊重规律,更市场化地进行资本管理。第三,国资监管机构管理的资本是企业资本,是实业资本,要格外注意不要把实业资本通过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大规模变成金融资本,导致国有资本的虚拟化,高风险的金融资本很容易造成变相国有资产流失。如何“管资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实现十八大三国企改革大目标的的重中之重。

最后,在商业化分类的国企改革中,有必要关注一些领域国企垄断的现象。

十八大提出提高国有资本的竞争力。竞争力的提高需要竞争对手。比如今天成长为全球知名企业的华为公司,与来自中兴通讯这个竞争对手的压力有相当的关联度;而中兴通讯作为不多的坚持创新发展的国有企业,一直跟进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应该得益于华为这个随时可能让中兴退出市场的强大竞争对手的存在。双方都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相互的竞争成就了今天有高度国际竞争力华为和中兴通讯。所以,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提高国企竞争力的目标,应该对垄断领域的国企制造竞争对手。换句话说,要给一些国企垄断领域的民营企业发放全牌照,制造更多像通讯设备制造领域的竞争环境,培育各领域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培育更多的像中兴通讯这样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更大更强更优的国有企业。

猜你喜欢
中兴通讯竞争对手国资
基于实例的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竞争对手
《中兴通讯技术》2020年专题计划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中兴通讯将携企业业务绚丽亮相CeBIT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