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校招生政策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调研

2015-04-02 13:31修春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申请者名额

修春民

一、高校录取基本情况

德国实行联邦制,各州享有独立的文化教育权力,因此不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高校录取标准主要参照学生高中毕业考试(Abitur)成绩和高二、高三两年的平时成绩。学生只要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及格,就有资格向高校提出入学申请。

德国由于城乡发展相对均衡,民族比较单一,不需要为农村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制订特殊优惠政策。高校录取标准不涉及申请者的年龄、民族、身体是否残疾和家庭经济状况如何等因素,完全根据招生专业制定的录取条件和学生成绩进行录取。

二、高校录取成绩评价体系

德国高校在录取时采取综合评价体系,不只看重学生的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这一项指标,还会评测学生从十二年级到十三年级(学制改革后为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二、高三)的全部学科成绩及个人综合素质,即高校在录取时需要综合评估申请者的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两学年平时成绩、考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社区服务经历、荣誉奖励等。平时成绩的评定不分主科副科,而是在每学期结束后,全部成绩都计入成绩单。分数的评定则由两个方面组成:平时的小测验成绩和课堂表现,两者各占50%。课堂表现主要涉及学生上课是否积极发言、做笔记、准备专题报告、进行课堂实验等。对于没有书面考试的课程,学生课堂表现就是最主要的评分依据。

平时成绩记录了学生高中阶段所有课程的学习状况,学生申请大学时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自身的综合实力、学科兴趣、个人特质等,而不是仅靠一次书面考试定“终身”。另外,德国中小学也没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音体美考级,因此没有特长生等录取加分做法,录取工作主要以学生的高中成绩及其相应学科成绩是否适合所选专业为参照。〓

三、六类专业全国统一分配名额

德国对医学、药学、兽医学和牙科医学四个本科专业和生物学、心理学两个硕士专业申请者较多且对未来从业者要求较高的六类专业实行名额限制,不由各高校单独接收申请材料,而是由全国性的高校录取基金会(Stiftung für HochschuIzulassung)统一接收申请、审核材料并分配名额。德国从2010年开始对名额限制专业实行改革,高校录取基金会根据每年招生情况,划定一个最低录取线,并按照20:20:60的比例分配录取名额,即20%的名额完全根据当年报考学生的成绩排名,20%的名额安排给等候时间较长的申请者,60%的名额由各大学按照选拔程序自主决定。高校自主选拔的标准也是优先考虑综合成绩、涉及所选专业的单科基础成绩、与专业有关的学习能力测试及一次选拔面试。

四、特殊技能专业录取

德国高中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和个人意向提出入学申请,一名申请者可以同时向不同的学校提出申请。这意味着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可能同时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最终就读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由学生自己决定,其所放弃的其他高校的录取通知所空出的名额则会转入第二轮录取。

如果学生报考的是诸如音乐、体育、艺术等需要一定基础的特殊技能专业,则需要加试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目。

五、跨州录取

德国实行联邦制,但是在高校录取时则打破了州的界限,各州之间互相承认中学毕业成绩,保证学生可以跨州申请高校。按照德国近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质量排名,柏林、不莱梅、汉堡三个州级市(相当于我国直辖市)的中学教育质量排名居后,反而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图林根、萨克森等东部州以及巴伐利亚、巴符等学校改革较慢的南部州基础教育质量较高。不过,德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对此并未实行区域名额限制或优先照顾教育相对不发达地区,高招录取仍主要由高校自主进行。

六、德国高校招生政策发展趋势

(一)建立全国高中会考统一标准已成政策趋势

德国没有统一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教育部,涉及全国的教育事务主要由16个州教育部长组成的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商负责。高中毕业会考由各州或由州教育部直接把权力下放给各学校自主命题,这造成学生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难以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各州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的成绩差异较大,这一事实反映出各州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质量存在差异,也导致了德国国内近年来呼吁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高中毕业会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德国16个联邦州中的巴伐利亚、巴符、萨克森和梅前等5个州已经率先就统一的高中毕业会考达成一致,并于2014年推出统一的数学和德语高中毕业会考,但是距全部学科及全德实行统一考试还任重道远。

(二)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

德国高校对无名额限制的专业有完全的招生自主权,同时,高校对实行名额限制的专业的招生自主权也越来越大。2010年以来,随着对名额限制专业的高校招生改革,医学、兽医学、心理学等六类专业60%的名额由高校自主决定,即在高中会考成绩的基础上对考生进行面试,并附加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录取条件。

(三)中学改制后高校新生增多,鼓励学生跨州流动

德国各州自2009年以来实行基础教育学制改革,大部分文理中学学生在校时间由9年缩短为8年。近年来,陆续有不同联邦州的八年制和九年制高中生同时毕业,大学新生人数纪录不断被刷新,学生申请到理想专业的机率降低、等候时间变长,西部高校(原西德)比东部(原东德)高校的拥挤程度要高很多,为此,德国有关机构鼓励学生跨州流动,一些原本相对冷门的学校的申请人数也在增多。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郭伟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申请者名额
超7800名运动员已获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日本的难民申请人数激增
赴美签证申请者或需提交社交媒体个人信息
德国接纳难民人数逾欧盟总接纳量的一半
分子生物学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优秀名额
俄罗斯公布政府奖学金和总统奖学金名额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6题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