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师的下午茶

2015-04-02 05:02居田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3期
关键词:钱理群鲁迅大学

居田

大家简介

钱理群:1939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等。

“别紧张,钱老师也希望和你们年轻人谈谈。”电话那头,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周春梅老师用带着微笑的声音让我安心。2014年9月,从附中走进北大燕园的8个人里,有6人幸福地上过周老师的语文课。而这次,我们在母校的安排下,有幸可以去拜访同是附中校友的钱理群老师。10月19日下午,6个人挤上了614路公交车,在经过十几次急停急起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六张面孔都带着一丝兴奋。

“哎,买什么水果哟。”一进门,和蔼可亲的师母笑着相迎,不禁让我立刻想到那部电影——《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笑着笑着,我们就已经坐满沙发,吃起师母递给我们的香蕉。

钱老师激动地说自己是“老学长”,然后兴致勃勃地回忆起他的附中生活: “58年前,我从南师附中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那时候,大学招生人数比高中毕业生人数还要多哪,我们读高中的压力可没你们大。我的同学来自全省各市,大家都很优秀,自己也知道努力。下午放学早,大家要么去操场,要么去图书馆。不过我们越是临近考试,越是玩得凶,哈哈,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平时功课做扎实了,考前是不用‘抱佛脚的。”

钱老师关切地问我们:“你们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和锻炼身体吗?” 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我们高考前也还是一周三节体育课的。”“语文课都特别棒!读诗、看电影……”“我们有阅读计划,语文考卷都是语文组的教师自己出的,课外名著阅读要考查的……”“还有对对子、写词话……”钱老师欣慰地看着我们,气氛非常轻快。

南师附中一直保留着开足体育课的传统。我们的阅读习惯也随着附中阅读计划的深入慢慢扎根。

“我知道现在补习班什么的可热闹了。像北京这边的小孩,周末、放假比上学还辛苦。”钱老师说道。

“相信附中不会变吧,毕竟总是有那样的一群老师在坚持。”有人轻轻地说。

“你们的大学生活适应得怎么样啊?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吧?”钱老师的问题引出了我的心事。我并不是第一次离家求学,然而刚进入大学,我还是感觉仿佛被丢进了一片广阔的海里,深不可测。表面上大学也就是那样,上课、作业,还是有考试。一周一周,银杏树一缕缕发黄。更大的无助与茫然正在心中酝酿起来:“一条小小的鱼,是该随波逐流,还是该深潜?”

“大学和高中是很不一样的。成为大学生,基本上意味着你们成年了。成年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将成为一个公民,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了,再也没有家长或老师替你们安排一切。不过,大学校园里的你们是‘特殊公民——你们享受公民权利了,但是国家、社会几乎很少要你们履行公民义务。好好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过了这段时期,你们就要担负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了,会辛苦得多,会有许多束缚,要考虑的事情也繁杂了。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继续待在园子里念硕士、博士,享受这种特殊的纯粹生活嘛。”钱老师温和宽厚地安慰我们。“一年级有那么一阵子迷茫都是正常的,不过要赶紧调整。有一些同学,大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别人上课,他跟着上;别人睡觉,他也睡觉,就是不知道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些什么。到了大二,专业课程更加深入的时候,就会活得很累。等终于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毕业就在眼前了。还有人呢,大学四年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凑合一篇学位论文而已……其实,本科生最重要的是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抓紧一切时间自由地阅读,人生不会再有这样的几年了;还有一件是学习语言,比如古代汉语、英语等,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直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了解国际上的学科前沿动态。”

“你们理科的同学也不能忽略了中文的学习啊!”钱老师特意强调。

“是,选了大学国文课的。”我们一致说。

“曾经,学校特意要我去教理工科学生的大学国文课,我都不点名的。”钱老师爽朗地笑道,“刚上大学,学生应尝试各种各样的课,自己有个选择。我当时就把感兴趣的课全都试听了一遍,有价值的就继续上。知道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比如语言学习,再苦也要去做……”

“来,喝奶茶。”师母优雅地端上倒满奶茶的瓷杯子。“你那一套,都过时啦,他们有学分要求啊。”师母笑着往我们这儿看了一眼。我站起来拿茶杯,这才仔细地看到客厅全貌。客厅不大,头顶的小灯,飘出来旧时光里柔和的黄;整面墙的书,散发着淳朴厚重的书香;钢琴坐在墙角,披着白色花边的琴罩。温暖的午后,可以听见书脊和琴键静谧的交谈。

“现在是不一样了。”钱老师接着师母的话,聊起了对大学的看法。“你们读过张曼菱的《北大回忆》吗?我那时候在操场晨跑,每天都能看到一些老先生来锻炼身体。张曼菱在未名湖边读书,朱光潜先生就走过去对她说: ‘你在读朱光潜的书吗?他的书没有什么,都是从国外搬来的。你要看就读原著去,不要浪费时间……”

“启蒙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后来的学院派专心学术,与政治保持距离,这样也好。然而大学毕竟该是做学术研究的地方, 有些学生啊,整天忙什么社会活动、做兼职,把学业都荒废了。我有时候会想,如今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倾向于培养有用的‘机器。你们不知道,北大的学生就业不一定受欢迎。北大的毕业生到一个单位,往往过不多久就说这里或那里有问题,可有的时候又是眼高手低,给不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清华的人就不同,他们就是把任务完成好,完成得特别好——这两种风格结合一下就好了。 ”

钱老师在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做了导师王瑶先生的助手。那时,王瑶先生给钱老师三条忠告,钱老师也转述给我们:“第一是眼光要放长远。不要急着出名、出成果。有些人的本科学位论文就能轰动一时,之后却再没有什么建树。还有的人一直沉下心来做事情,慢慢做,成绩总会出来。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一个学者才能做到稳定而多产。”

“一个人一天有多少个小时?”钱老师问道。“王瑶先生当时就这么问过我。一个人一天可用的时间是很少的,想想,除去吃饭、睡觉、闲聊、看手机……做了这件事情,可能就做不成那件事情。先做了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没有时间做必须要做的事情了。所以,第二条忠告就是,要把时间用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上。”

“最后一条忠告:要抵制诱惑。王瑶先生当时对我说: ‘现在你成了我的助手,机会是很多的,选择多,诱惑也多。你们现在刚考上北大,算是顺境。对一个学生来说,北大里面的诱惑也不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很多时候,是必须要做取舍的,该怎么办?我一直的想法是,物质生活达到中等水平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有最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常听见有的人发了财就说什么‘追求物质精神双丰收,实际上,从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们哪里需要精神生活!”

“以后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问题,但你们这代人恐怕要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机。” 钱老师不无忧虑地说,“首先,你看这个雾霾天,环境问题真的已经很严峻了。怎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然后,国家、种族、宗教……旧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又出现许多更加复杂的新问题。你们学文科的同学尤其要关注这些问题对时代的影响,还有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学生命科学的这位同学应该知道的,现在克隆技术发展得很快,但是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学、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人们还在不断争论。科学技术发展对旧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都是一种冲击,人类该怎样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呢?更重要的是,人类该怎样做,才能不在科技成果中迷失自己呢?”

听了钱老师的一番话,我才发现,手机在他家的客厅里竟然没有信号;而钱老师和师母到现在还是只用一台座机电话。我不禁想到:平日的生活中,我们手机、平板电脑不离身,在衣袋里、书桌上、枕头边,我们与它们难舍难分,甚至用它们代替了传统的书籍。在信息浪潮的冲刷下,流失了沉潜阅读的滋养,我们的心灵园地会不会也归于荒芜呢?

思索中,钱老师又勉励我们说:“问题等着你们,许多的障碍和挫折也等着你们。好好读书,一个人一开始所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是不是有一个光明的底子。善良、正直、上进,这许多温暖明亮的信念,只有在年轻的柔软的心灵里才能被牢固地培植起来,才不那么容易被世风随随便便地动摇。青年人,会不断地遇到黑暗和坎坷,但是,要有一个光明的底子……”

道别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下楼,头顶上是没有星星的浑浊,并不见一丝松动的迹象。暖色的灯光从一个一个窗口氤氲成一种希望:光明的底子!

作者系第九届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获得者,2011年扬州市中考第一名,2014年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

相关链接

《心灵的探寻》:本书是钱理群先生的第一本专著,也是国内鲁迅研究界的标志性作品。这本书可以说是钱理群自己的“鲁迅观”。在他的笔下,鲁迅许多原先不为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展示。更重要的是,钱理群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对“鲁迅”进行着投射。他曾经说过:“我研究他,不是在学院中把他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他当作引导者,首先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有体会,写成书就是《心灵的探寻》。至于人们承认与否是无所谓的。”30年来,本书在思想界、知识界,也包括学术界,都得到了应有的好评与重视。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钱理群教授从北大退休后,于2004年回到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中学生开了一门有关鲁迅的选修课。2005年和2009年,他又分别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新竹清华大学开设了一学期 的“鲁迅作品选讲” 课。本书就是根据这四处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学生们这样评价钱老师和这门课: “以平常心看鲁迅。”“老师讲课的样子和方式都很可爱。”“说实话,我对这门课的感受,要远比单纯地对鲁迅的感受丰富、真诚得多。”

《致青年朋友》:本书是钱理群先生与大学生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的记录,收录了钱先生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16篇演讲,以及与青年人交流的50封书信。钱先生饱含着生命的激情,孜孜探寻社会的出路,苦苦求索生命的真谛,为广大青年朋友开启广阔的精神空间。

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告诉青年朋友怎么才能避免“外在的黑暗转化成内心的黑暗”,怎么才能面对黑暗却唤醒内心的光明,永远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他还告诉我们,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在这个处处充满物欲诱惑却让人精神委顿的现实世界中,青年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猜你喜欢
钱理群鲁迅大学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大学》
钱理群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钱理群“告别教育”
钱理群告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