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协和乡蚕桑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2015-04-03 16:19刘燕
四川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桑果果桑全乡



三台县协和乡蚕桑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刘燕

(三台县协和乡农业服务中心,四川三台621167)

协和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展栽桑养蚕,由于经济效益好,蚕农积极性高,全乡已发展桑园2000多亩(133.3hm2),最高年发种12000张,产茧量达40多万kg,收入4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蚕桑产业成为协和乡特色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协和乡的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被县委县府命名为“蚕桑产业科技示范村”。近几年,由于养蚕比较效益下降,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致使养蚕量下滑,但常年发种仍稳定在3000张左右。2014年协和乡的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被列为“省蚕桑产业发展项目村”。

1存在问题

1.1劳动力缺乏

全乡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户数3265户,总人口12391人,其中农业人口 12053人,外出务工人员占50%以上,常年在家的总人数不到50%,有的行政村甚至不到30%,全乡从事种养业的农业人口只有3013人,占总农业人口的25%,远远满足不了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

1.2技术措施不到位

由于在家从事蚕桑养殖的多为老人,视力下降,眼睛不好使,消毒防病措施做得不周密,僵蚕、脓蚕、软化病等病蚕多,黄斑茧、薄皮茧、血茧等劣质茧常有发生,影响蚕茧质量,从而影响蚕茧价格,老百姓的积极性受到创伤。

1.3收购价格不稳定

市场行情波动大,收购部门单一,收购价格不稳定。如果有茧贩子参与收购蚕茧,收购公司的价格就提高,茧贩子撤退后,价格又随即下降。

2发展前景

虽然当前协和乡蚕桑产业发展有很多制约因素,但是协和乡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桑树生长势旺,而且有良好的栽桑养蚕传统习惯,群众基础深厚,资源技术优势显著。2015年协和乡被定为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农业产业科技示范中心,乡党委、政府正在探索与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寻找蚕桑产业发展新路径,建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果叶兼用型桑树品种,建立果桑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引进企业对桑果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并积极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采摘桑果、吃农家饭,进一步增加蚕民的收入。

3对策措施

3.1抓住大好机遇,改善交通环境

协和乡地理位置偏僻,距周边最近的县城射洪县29km,距三台县城47km,距最近高速入口41km,辖区主要交通要道仅有等级较低又年久失修的中涪路穿境而过,过往班车极少,全乡139km村社道路仅有41km得到硬化,其余全是晴灰雨泞的土路,交通状况较差。2015年协和乡被列为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核心区镇乡,辐射全乡10个行政村,借此机会,大大改善协和乡的交通基础设施,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3.2强化技术推广,提高蚕茧质量

要做好一个产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先导。协和乡蚕桑推广力量薄弱,技术普及滞后,今后要重点强化技术推广。一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成一支业务过硬、保障有力的技术专业队伍,建好技术服务网络,特别要重点培养一批土专家,为发展蚕桑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二是加强对优质桑苗品种和新蚕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为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让农户及时掌握先进的栽桑养蚕技术,确保蚕桑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四是加强与省、市以及外地蚕桑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各项支持和技术指导;五是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蚕茧由合作社统一协调销售,增加与丝绸公司价格协调的话语权。只要技术过硬了,蚕茧质量提高了,茧价提升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产业的发展就有了保障。

3.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财政投入

协和乡财政吃紧,政府投入少,但协和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争取。2014年协和乡被列入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项目,经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编制规划,在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实施省蚕桑产业发展项目,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10月全部完工。一是修建田间作业路;二是修缮共育室;三是新建室外蚕棚,改造大蚕房,新建消毒池;四是发放方格蔟;五是更新桑园,改良土壤。通过项目的实施,协和乡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3.4发展传统蚕业,开发果桑产业

协和乡在狠抓传统蚕桑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现代果桑产业。果桑作为种植业的一个新兴项目,既能解决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及防沙治沙等生态绿化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又为当地的蚕桑产业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开发果桑产业是发展生态林业、经济林业的需要,也是调整本地蚕桑产业结构的需要。根据果桑耐干旱、耐贫瘠,肥培管理投入少,适合协和乡丘陵地带种植的特性,计划将协和乡现有的桑树加以保护规划,在通风透光地块嫁接种植果叶兼用桑,搞好栽培管理,既可生产优质桑果,丰富鲜果市场,为相关加工企业提供原料,生产桑果系列食品或酿酒,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桑叶可用于养蚕,推动传统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刘燕(1975—),女,大学本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桑果果桑全乡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摘桑果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