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1

2015-04-04 04:21谢浩博曹学成
关键词:修复

谢浩博  曹学成

(1.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 济南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山东 济南 250031)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1

谢浩博1、2曹学成2

(1.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271000; 2. 济南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山东 济南250031)

摘要:目的探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在指背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单指受伤的典型病例,根据指背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形状,设计第2—4掌背动脉皮支皮瓣,逆行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最大面积8.5 cm×4.0 cm,最小2.5 cm×1.8 cm。结果40例中除早期2例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瘢痕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成活。结论掌背动脉皮支皮瓣血供可靠,皮肤质地优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 掌背动脉皮支 外科皮瓣 修复

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占较大比例,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治疗效果不一[1]。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选取我科单指受伤的典型2—4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采用于第2—4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左右手不拘。其中示指12例,中指13例,环指10例,小指5例。均为指背近节及中节软组织缺损。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25例,热压伤10例,车祸伤5例。其中13例伴有伸指肌腱中央束损伤,10例骨质外露。手术采用第2—4掌背动脉皮支皮瓣,其中第2掌背动脉皮支皮瓣15例,第3掌背动脉皮支皮瓣16例,第4掌背动脉皮支皮瓣9例。皮瓣面积最大8 .5 cm×4.0 cm,最小2.5 cm×1.8 cm。除2例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瘢痕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成活。

1.2 皮瓣的切取方法(以第3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为例) 患侧上肢不完全驱血,扎气囊止血带。首先患指彻底清创,明确指背创面范围。如伴有肌腱损伤,先修复肌腱,必要时采取掌长肌腱移植修复。其次设计皮瓣,以第3指蹼以近1.5 cm即第3、4掌骨头连线中点为旋转点,以3、4掌骨中线为轴线,根据样布设计皮瓣,可在实际大小基础上放大20%。先从皮瓣一侧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达伸指肌腱腱周膜,然后切开对侧,自腱周膜浅层分离,可见掌背动脉位于背侧骨间肌浅面,予以保留,不切取在皮瓣内。仔细分离皮瓣,勿损伤指动脉皮支, 带部分皮条使皮瓣呈“网球拍”状以利缝合.松止血带,彻底止血。观察皮瓣血运良好后,皮瓣走开放隧道。修复中指时皮瓣向桡侧旋转,修复环指时,皮瓣向尺侧旋转,皮瓣的感觉神经与指背神经吻合。供区可一期缝合或应用全厚皮植皮打包加压。术后患侧前臂予以石膏或支具外固定,2周拆线,伴肌腱损伤者术后4~6周行康复训练。

2结果

40例中除早期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瘢痕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皮瓣外观良好,无臃肿。所有皮瓣获得随访3~12个月。5例因指背肌腱术后粘连行松解术。皮瓣深感觉良好,痛温觉稍差,两点辨别觉可达1.0 cm。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3讨论

手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多种多样,比如腹部皮瓣、交臂皮瓣、锁骨下皮瓣、游离皮瓣等,其中前3种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优点。但是,皮瓣一般都较臃肿,需要再次断蒂并且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行2期整形修薄,增加了治疗费用和延长了住院时间,皮瓣的感觉恢复也较差。游离皮瓣要求术者有较高的显微外科水平,以及对术后的监测和护理都有较高要求,限于技术及医院硬件,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最早是由路来金[3]于1991年在国内最先报道应用,王英华等[4]于2006年对该皮瓣进行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并撰文阐述掌背动脉皮支的详细解剖,为皮瓣提供了解剖学基础。该皮瓣以其血管蒂恒定、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易于直接缝合等优点,已成为修复手指多种组织缺损的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它具有皮肤质地好,厚薄与指背接近。其血运可靠,不需要吻合血管,对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及硬件如显微镜等要求不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手外伤所导致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或伴有肌腱及骨骼外露,也可根据受区损伤情况,设计成逆行皮瓣、带血运的掌骨瓣、带指固有伸肌腱的逆行皮瓣修复伸指肌腱的缺损,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手术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彻底清创,同时行创面细菌培养。2皮瓣可根据样布大小适当放大约20%。3皮瓣切取时注意勿损伤皮支血管。4皮瓣缝合时切勿缝合过紧,以免影响回流。最好走开放性隧道,蒂部带部分皮肤以利缝合。5供区创面小于3.5 cm可以直接缝合而不需要植皮。6避免手背同时设计两个掌背动脉皮支皮瓣导致供区创面过大,难于封闭。

参考文献:

[1]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5-342.

[2]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506-510.

[3]路来金,姜永冲.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1,9(3):135-137.

[4]王英华,王增涛,李常辉,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J].山东医药杂志,2006,15:42-43.

作者简介:谢浩博(1981—),泰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学习研究。

通讯作者:曹学成(1963—),山东济南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5)04-0428-02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5.04.024

(收稿日期2015-1-29)

猜你喜欢
修复
关于提升架空地线断股修复工作安全性的研究杨暘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浆液循环泵耐磨修复新技术简介和应用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
WebSocket安全漏洞及其修复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试论艺术教育的创新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