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现场诊断与实验室检验

2015-04-04 04:34高振峰王恩东
兽医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疹块心内膜炎猪丹毒

高振峰 王恩东

(辽宁省调兵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调兵山 112700)

猪丹毒的现场诊断与实验室检验

高振峰 王恩东

(辽宁省调兵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调兵山 112700)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原为丹毒丝菌(又名猪丹毒杆菌)。本菌除感染猪以外,牛、水牛、绵羊、马、狗、家禽类、鼠类、鸟类以及人也有感染本病的报道。猪感染后,其临诊特征为以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为主,部分病例由急性型转为慢性型的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等。人感染后称为类丹毒,它是从事兽医、屠宰、饲养等人员的常见职业病,临诊特征是患者指部或手部的皮肤出疹,有烧痛和刺痛感,有时呈现剧痒。我国是猪丹毒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之,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发病,因此本病是一种潜在的、危害性较大的疫病。

猪丹毒;现场诊断;实验室检验

1 现场诊断

(1)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带菌猪和其他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但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及蚊、虱、蜱等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猪丹毒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有时呈现爆发。好发于架子猪,3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多雨季节(4~9月)多见,冬、春季节仅为零星散发。

(2)临诊症状:①急性败血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开始少数猪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随后其他猪体温升高到42℃左右,呈现稽留热型,眼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黏液,呼吸增快。部分病例皮肤发红,继而变紫。病猪多在2~3d内死亡,病死率达80%。②亚急性疹块型:以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病猪初期食欲减少、便秘,体温升至41℃。病后1~2d,在胸、腹、肩及四肢皮肤上出现黑红色或紫黑色大小不等的方形或菱形的疹块,疹块隆起,中间色淡,边缘青黑,很像烙印,故又为“打火印”。疹块出现后,体温开始下降,病情减轻,数日后可自愈,但部分病例在发病过程中恶化,发展为败血症而死亡。③慢性型:一般由上述两型转变而来。常见有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病变。慢性关节炎表现为腕关节和跗关节等肿大,跛行,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消瘦。慢性心内膜炎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呼吸困难,心脏有杂音。有的病例可突然死亡。

(3)病理变化:急性败血型主要以败血症的全身性变化和皮肤出现红色疹块为特征。其表现为:弥漫性皮肤身淋巴结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心包积液;脾呈樱红色,显著肿大;肝脏显著肿大,充血,呈棕红色;肾脏肿大,呈暗红色,又称“大红肾”;胃黏膜肿胀,充血,尤其是胃底、幽门部特别明显。亚急性疹块型主要是在颈、背及腹侧部出现疹块。慢性型可见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腔内淡黄色液体增多,并混有纤维素凝块,关节囊增厚,关节变形;心内膜炎多在二尖瓣上形成菜花样疣状赘生物。

2 实验室检验

(1)细菌学检查:A.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将新鲜病料(最好是肝、肾)涂片(亚急性型可采取疹块,慢性型则采取肿胀关节液及心内膜的菜花样赘生物),自然干燥,用甲醇固定3~5min后用革兰氏(瑞氏、美蓝或碱性复红等)染色,镜检。B.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新鲜病料直接接种到鲜血琼脂或血清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48h。被污染或腐败的病料,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5制成乳剂,鸽子胸部肌肉注射1.0ml或小白鼠皮下注射0.2ml,若鸽子或小白鼠在2~5d内死亡,对其心血和脏器用鲜血琼脂或血清琼脂进行猪丹毒杆菌的分离培养。对培养基上生长出的典型菌落进行生化、病原性及菌型鉴定。菌型鉴定常采用琼脂凝胶双扩散沉淀试验,其主要方法是以菌体加热处理抽提细胞壁的水溶性物质作为抗原,与相应的抗血清进行测试。C.动物试验。将培养鉴定的细菌制成菌悬液,鸽子于胸部肌肉注射10ml,小白鼠皮下注射0.2ml,鸽子和小白鼠一般在2~5d内死亡。豚鼠对猪丹毒杆菌有一定的抵抗力。D.结果判定。猪丹毒杆菌有以下特点:a.形态特点:本菌为单在或成对的细长或微弯曲的小杆菌。b.染色特性:革兰氏染色阳性。c.运动性:无运动性。d.普通琼脂培养:为针尖大、透明、灰白色、圆形、微隆起的露滴样菌落。e.生化特性:发酵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产酸而不产气;对麦芽糖、蔗糖、水杨酸、甘露醇、山梨醇等一般不分解;能产生硫化氢;靛基质试验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和美蓝。F.菌型:目前被证实的有多个血清型。一般1型菌致病力最强,2型菌免疫原性最好。

(2)免疫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对猪丹毒的流行病学监测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血清培养凝集试验,除此之外还有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下面介绍血清培养凝集试验:A.猪丹毒抗血清抗生素诊断液的制备:在3%胰蛋白胨肉汤中,加入1:40~80的抗猪丹毒高免血清(用黄牛制备),同时加入400µg/ml卡那霉素、50µg/ml庆大霉素及25µg/ml万古霉素(缺抗生素时,可加入0.05%叠氮钠及0.0005%结晶紫),制成猪丹毒抗血清抗生诊断液(分装于安瓿中,置4℃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B.操作方法:采取耳血1滴,或用心血、脾、淋巴结等少许,放入安瓿内,置37℃培养14~24h,观察结果。C.结果判定:凡安瓿内出现凝集颗粒或团块时,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 查红波.常见猪病的现场诊断和防制[J].中国动物保健,2000,(6):15.

[2] 高淑华,吴江永,闫艳来,等.商品猪猪丹毒病的肉品卫生检验和微生物学诊断[J].肉品卫生,2000,(11):15.

[3] 冯泰巍.生猪屠宰检疫中对猪丹毒的检验检疫与处理[J].草业与畜牧,2011,(5):15.

高振峰(1968—),男,辽宁铁岭市昌图县人,大专,助理兽医师。

猜你喜欢
疹块心内膜炎猪丹毒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丹毒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措施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诊治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