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工流产中复合麻醉的临床运用

2015-04-04 00:52冯冲冲王翠宝吴小红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同民医院福建厦门361101
吉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冯冲冲,王翠宝,吴小红(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同民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1)

人工流产是妇科门诊非常常见的一类手术,无痛人工流产理想的麻醉目标为患者清醒时间短、无痛、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目前,无痛人工流产中可以应用的麻醉药以及药物搭配方法非常多。丙泊酚作为一种短效全麻药物具有起效快、反应少、苏醒早的特点,已经成为无痛人工流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但是该药镇痛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临床中常作为复合麻醉药物。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的77例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与复合麻醉,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7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年龄19~43岁,平均(24.12±3.44)岁;妊娠5~9周,平均(6.5±2.0)周。对照组38例,年龄20~41岁,平均(25.39±3.46)岁;妊娠4~8周,平均(6.2±2.5)周。经过HCG检查,确诊是宫内妊娠。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血管病、过敏史、手术禁忌证、凝血障碍与贫血症状,身体健康。两组患者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6 h保证绝对禁食。对照组运用丙泊酚静脉推注,剂量:2 mg/kg,维持20 ml/min的给药速度。观察组运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首先给予1 μg/kg的芬太尼静脉给药,待30 s后注入1.5 mg/kg的丙泊酚,给药速度等同于对照组。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后开展手术,术中依据肢体活动情况与扩宫情况,适当追加0.5 mg/kg的丙泊酚。术中密切观察并且记录患者的HR、R、SpO2、MAP以及镇痛效果[1]。

1.3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全身放松,术中无各种肢体活动,而且醒后没有不良记忆,感觉无痛。有效:术中存在皱眉现象,未见意识呻吟,有肢体躁动。无效:患者肢体活动较为频繁,有烦躁表现,对手术顺利进行造成一定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理指标:两组术中HR、R、SpO2、MAP均较为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镇痛效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对比(s)

注:1 mm Hg=0.1333 kPa

组别 HR(次/min)R(次/min)SpO2(%) MAP(mm Hg)观察组 83±6 15±7 93±5 80±11对照组 85±10 18±6 94±7 83±13

表2 两组镇痛效果对比[例(%)]

3 讨论

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占有重要作用,对手术效果与预后具有直接影响。临床中常用的丙泊酚是一种短效的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效果,常用于麻醉维持、麻醉诱导以及危重患者的麻醉镇静,具有起效迅速、苏醒完全的明显优势。但是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不够明显,患者容易发生体动状况,若增加用量则可能引起循环系统或者呼吸系统抑制,对手术安全造成影响。芬太尼能够在组织或者血液中迅速水解,对肝肾功能不会产生依赖性,消除快、起效快,维持时间明显较短,剂量与镇痛作用呈正比。与丙泊酚联用可对丙泊酚镇痛效果弱的弊端起到良好的弥补作用,强化麻醉效果。本研究中,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的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血压、脉搏、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均相对稳定,由此说明丙泊酚与芬太尼运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良好,患者苏醒迅速,满意度高,本研究结果也与徐瑞玲等报道一致[2]。综上所述,无痛人工流产运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镇痛效果与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李利彪,欧阳红,马哈沙提.不同配伍的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9(1):174.

[2] 徐瑞玲,张 晖,郝润中.异丙酚伍用小量芬太尼与单用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对比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30 (1):2.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