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60例

2015-04-05 07:39张国平
中医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脏腑糖尿病疗效

张国平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研究·

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60例

张国平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开始用量通常为0.5g/次,每日1次,晚餐后服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消渴方(西洋参、水蛭、葛根、龙胆草、广木香、丹参、王不留行、地肤子、三七、金银花、黄连、枸杞子、当归、白花蛇舌草、麦芽),1d1剂,分早、晚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二甲双胍/治疗应用;自拟消渴方/治疗应用;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研究显示,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发展[1]。2型糖尿病治疗手段目前多以西药为主,二甲双胍片为最常用且有效的药物之一。2014年5月—2014年9月,笔者采用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糖尿病门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8岁,平均(48.5±7.8)岁;病程1~20a,平均(10.4±3.6)a;伴手足麻木、疼痛者10例,白内障者5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9~72岁,平均(50.7±6.2)岁;病程1~22a,平均(9.8±4.0)a;伴手足麻木、疼痛者8例,白内障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1.1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由河南福森药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40618)口服。开始用量通常为每日1次,0.5g/次,晚餐后服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治疗组吸纳了王法祥教授辨病与辨证和八字疗法[3],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消渴方,药物组成:西洋参10g,水蛭10g,葛根10g,龙胆草10g,广木香10g,丹参16g,王不留行10g,地肤子3 0g,三七15g,金银花15g,黄连10g,枸杞子10g,当归10g,白花蛇舌草30g,麦芽30g。1d1剂,分早、晚2次口服。

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统计学方法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标准。显效:典型症状基本消失,FBG或2hPG达或接近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HbAlc)减少30%以上或恢复正常范围。有效:症状改善,FBG、2hPG、HbAlc分别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6 结 果

6.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4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6.2 两组治疗前后FBG、2hPG及HbAlc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BG、2 h PG及HbAlc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7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以持续高血糖为其特征,进而导致多脏腑损伤[5]。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之为“消渴”,认为多由阴虚肺燥、胃热炽盛、肾虚引起。《灵枢·五变》曰:“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人的情志失调,气血上逆,瘀热内结,伤津耗液,会发展成“消瘅”(糖尿病)。根据临床观察,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常有抑郁悲怒等七情所伤[6]的表现。《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情志失调,损伤脏腑,会引起一系列病变。《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一系列调摄情志的具体做法,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又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即是教导人们情绪要保持乐观,不要去争名利,保持一种精神内守的状态,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脏腑的阴阳气血和顺,自然不会得病。

本病的病机为感情所伤,气机郁滞;瘀血、痰湿滋生;脏腑功能失司。其治法概括为“解郁、活血、补虚”。本病因情志抑郁,郁而化火,木气太过,一方面灼伤胃阴而消谷善饥;一方面脾胃受制,不能充分运布水谷精微;伴胃火上炎,故口苦、咽干、多食、头晕。食多反之又加重脾气的运化负担,进而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归,使得尿糖增加,血糖升高。消渴方方中[7]龙胆草、广木香、王不留行疏通肝胆之气,疏肝散郁直达病所;丹参、当归、三七活血祛瘀,养血助肝调达;黄连、地肤子、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能清热解毒;西洋参、枸杞子、当归、麦芽益气血,扶正气,安未损之脏器,病因得除,气血能够正常运行,脏腑得到合理的调补,疾病自去。

[1]刘立文.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求医问药,2011,9(10):342.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anditscomplications:reportofaWHOconsultation.Part1: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M].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99:3-7.

[3]王法祥.糖尿病康复之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刘寒森.糖尿病治疗研究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 :6.

[6]刘国荣.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54-155.

[7]康立丽.糖尿病合理用药选择及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2):104-106.

(编辑 马 虹)

1001-6910(2015)02-0025-02

R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2.12

2014-09-11;

2014-12-04

猜你喜欢
脏腑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论筋性脏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