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赖河流域浆砌石渠道维修加固措施探析

2015-04-05 18:31刘开清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砌石冻融老化

刘开清

(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甘肃 酒泉 735000)

讨赖河流域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就实施了引水灌溉。流域内的灌溉渠系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近些年达到了建设高峰期,尤其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渠系配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已接近0.5。当前流域内共有输水干渠56条,长度688km,配水支渠、斗渠共2638条,长度4085km。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的渠道多为就地取材而修建的浆砌石防渗渠道,运行50余年来,为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渠道老化失修、冻融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受地质条件、垫层填筑质量、水流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渠道破坏的“病因”具有多样化的性质。本文在重点分析和研究渠道破坏的类型、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及防治措施,供水利工作者在渠道加固工程中参考和借鉴。

1 浆砌石渠道破坏的类型

1.1 渠基失稳

常出现渠基浅层滑动、深层滑动等情形,表现为砌体变形、裂缝、错位以及临水面、背水面滑坡、坍塌等情形,高垫方渠道甚至出现崩岸情形。

1.2 冻融破坏

讨赖河流域中下游地处西北严寒地区,冬季比较漫长,多年平均气温7.3~8.0℃,极端最高气温38.4~38.6℃,极端最低气温-3l.6 ~-29.0℃。在该工况下,因冻融破坏而常出现砂浆脱落、砌石开裂、渠基沉降,砌石体结构强度降低、沉陷以及完全溃散的情形。

1.3 老化风化

主要表现为:砌石表层出现碳化、裂缝、风化剥落或裂纹,砌石体冲刷耐磨、冻融膨胀、渗漏溶蚀以及预应力等性能降低,甚至导致砌石体变形、滑坡、坍塌等。

2 浆砌石渠道破坏的成因分析

2.1 渠基强度不够

主要是由于土质基础碾压不密实、松软基础未做排水疏干、破隙发育的石质基础未做灌浆处理等,导致渠道地基的天然强度不够。

2.2 渗流破坏

由于砌石体砌缝多、孔隙大(约占总体积的25% ~35%),加之砌石时砂浆标号低、填筑不密实、座浆不饱、砌筑质量不高以及勾缝及养护工作不到位等,以致形成渗水通路,使得渠道行水位以下的渠岸土呈饱和状态,抗剪强度降低,自重增加,下滑力增大。此外,因渗水形成管涌,引起渠基坍塌破坏。

2.3 冻融破坏

冻融破坏主要由砌石体下渠基土的膨胀引起。由于渗漏、地下水和其他水的补给,渠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在冬季低温作用下,渠基中的水分发生冻结而造成土体膨胀(水的密度为1t/m3,冰的密度为0.92 t/m3,当渠基中的自由水结冰时,体积要膨胀9%),从而产生冻胀力排开土颗粒。当周围未冻结区中的水分向表层冻结区迁移聚集,冻结区土层中的水分增加,冻结的水分逐渐增多,土体积也随之发生膨胀隆起,致使渠基在剖面上发生褶皱、断裂和扰动,砌石体开裂隆起而折断;当春季气温回升、冻土消融时,由于湿度过大,渠基的稳定性差,导致砌石体断裂、滑塌、向渠内侧大幅倾斜和倒塌损坏。

2.4 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对渠道的影响和作用大致可分为3类:ⓐ引起渠道自然老化,如:湿度变化、温度变化的影响,材料的风化老化等;ⓑ外荷载加载破坏,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引起的破坏,包括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最典型的就是渠基附近耕地灌溉,损坏基础、护岸及砌石体等。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都会降低结构的可靠性(如: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3 维修加固及防治措施

针对浆砌石渠道不同类型的破坏问题,在有效的理论分析、计算验证及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对号入座,寻求有针对性的防治及维修加固措施。

3.1 渠基原因引起破坏的维修加固措施

a.挖除滑动体。从滑动体的上边缘开始,采取逐级开挖方式,每级高20cm,沿着滑动面挖成锯齿形,每一级都要开挖到未滑动土中0.5m以上,以保证回填土与原基础能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

b.处理阻滑体。对原来由于夯填不密实,或为软弱土、黄土等的不良地基,或由于运用中渗水的冲蚀以致存在塌陷坑、孔洞的地基,采用开挖重新回填、夯实、灌浆、换土、背水坡脚抛石等方法,使阻滑体坚实、平整和稳定。

c.按渠岸原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填筑还坡。

3.2 渗流破坏的维修措施

渗流破坏的修复,主要通过拆除有渗流的砌石体及基础,采用浆砌石土工膜防渗或采用浆砌石加衬混凝土护面结构进行修补。浆砌石土工膜防渗的程序为:清除渠基中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的土层及有裂隙砌石体,在处理好渠基、砌石体垫层及过渡层后,铺设膜料层(塑膜、沥青玻璃布油毡等),再在膜料层上铺筑混凝土或砌石。浆砌石加衬混凝土护面结构的施工程序为:ⓐ清除损坏渠基及砌石,处理好渠基、砌石体垫层及过渡层,铺筑砌石;ⓑ凿毛原衬砌表面,抠去松动的灰缝,按照先浇渠底、后浇渠坡的顺序,在浆砌石表面现浇混凝土护面[1]。

3.3 冻融破坏的维修及防治措施

3.3.1 维修措施

a.清除冻胀的渠基及破坏的砌石体,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每层厚度20cm,分层碾压夯实,提高压实度指标。

b.适度提高砌石强度(可提高到M7.5或M10),因地制宜选择石材、水泥,合理添加防冻剂和其他复合外加剂,从原材料上保证抗冻要求。

c.从工艺质量上满足防渗防冻要求。在块石砌筑中,彻底清理新旧结合面,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要求分层砌筑,保障座浆饱满,杜绝出现通缝、斜缝等各种质量缺陷。

3.3.2 防治措施

强化调度和运行管理是浆砌石渠道防止冻融破坏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渠道运行中,尽可能避免低温运行;低温季节运行时,尽量保持水位稳定;个别冻融破坏要及时修补;渠道停水后要及时做好渠道排水。同时,在个别条件适宜的区域,配套渠道防护林带[2],适度考虑生物排水法降低渠基水分。

3.4 老化风化的维修措施

对老化深度较浅而产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采用砂浆修补、表面防碳化处理、表面喷护加固等措施。对于老化深度相对较大和砌石体变形、滑坡、坍塌等情形,可凿除砌石体松散部分或拆除损坏部分,洗净有害物质,将混凝土衔接面凿毛,用环氧砂浆或细粒混凝土座浆进行填补,最后以环氧基液做涂基保护。

3.5 外围保障措施

3.5.1 划定渠道管护范围

2014年9月,水利部启动了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工作,要借助此次调查及后续工作的实施,重启流域内灌溉输水渠道管护范围的确权划界工作,以确保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安全运行,避免因渠道附近耕地灌溉及外界因素而引起的渠系损毁破坏。

3.5.2 以工程措施适度优化原设计布局

在渠系原设计布局中,沿山片区的渠道傍山而建,有设置防洪通道、但下游区无洪水出路的,有设置防洪通道、但通道直接入渠的,还有无防洪通道的情形。针对以上问题,要借助岁修工程、维修改造工程等,逐步优化原设计布局,适当设置泄洪渠系、截水墙、导流墙等设施,为洪水预留通路,减少和避免暴雨、洪水对渠系的损坏。

[1]王金旭.景电灌区更新改造渠道防渗及处理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4).

[2]魏束强,赵彦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5).

[3]张建斌,陆立国,等.青铜峡河东灌区东干渠渠道衬砌方案分析[J].人民黄河,2014(9).

[4]贺景杰.浆砌石护坡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水利科技,2014(5).

猜你喜欢
砌石冻融老化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三种回生抗性淀粉对米淀粉的冻融与流变性质的影响
桥梁混凝土结构冻融耐久性无损检测评定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杜绝初春老化肌
浆砌石护坡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海洋腐蚀和冻融下的混凝土损伤机理研究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贴面浆砌石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