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水利防汛信息化系统建设探讨

2015-04-05 21:05秦良潍坊市水利局山东潍坊261061
山东水利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潍坊市防汛

秦良(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水利防汛信息化系统建设探讨

秦良
(潍坊市水利局,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潍坊水利经过多年的防汛信息化建设,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整合了防汛专网、防汛视频会商、大型水库监控平台等现有防汛信息化系统,打造了一个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业务应用为主干,防汛决策辅助、调度指挥为核心的全面、先进、高效、智能、安全、稳定的防汛信息化应用平台,为潍坊防汛工作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潍坊市;水利工程;防汛;信息化系统

近年来,根据防汛工作的需要,潍坊市建成了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新建雨量站、水位站,实现水雨情数据的实时采集;根据国家水文标准建设水文基础数据库,实现水雨情信息的综合管理;通过搭建防汛可视化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通过建设汛情发布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防汛信息综合展示平台。这些功能的实现,为潍坊防汛工作提供了信息服务、为应急指挥提供了决策支持。

1 系统设计和建设内容

1.1总体框架

潍坊水利防汛决策指挥支持系统建设以防灾减灾为目的,以防汛指挥决策为主线,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在应用支撑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等技术,建设涵盖全辖区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撑体系,实现对辖区内各类信息的监测和展示。系统面向水利局内的工作人员以及下属单位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供工作人员和领导进行指挥决策,并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最新汛情信息。

在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下,系统通过网络将辖区内的监测站点监测数据传输至水利局机房中的服务器上;数据汇集平台实现了各类监测数据、互联网采集数据的汇集和统一标准化存储,将各类数据按照业务、类型存储至综合数据库中;系统在GIS平台、RIA平台以及业务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实现了各类防汛指挥决策业务的展示和应用;最终通过防汛决策指挥支持系统、汛情发布系统、防汛移动综合应用系统、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大型水库集中监控平台和调度中心等子系统实现了各类业务应用,更好地为防汛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提供防汛信息化服务。

1.2体系结构

其主要功能是对防汛指挥决策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因此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保证层次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接口的规范性,使得核心服务模块能最大限度的共享。以此为出发点,系统建设按照B/S体系结构进行设计,用户可通过浏览器实现对系统的访问。

1.3建设内容

1)雨量、水位测报站点建设。整合水利、水文雨水情数据库,优化现有测报站点分布,采用GPRS传输方式,新建70个雨量测报站及4个大中型水库水位站。观测设施采用蓄电池和太阳能板供电,自动采集和传输数据。

2)雨水情数据中心。基于B/S体系结构,重新定向开发市中心和16个县(市、区)及6个大型水库分中心测报软件,所有软件平台全部设在市数据中心,建立服务器集群集中管理,各分中心利用水利系统网络登陆数据中心管理和查询。

3)防汛指挥决策系统。通过搭建防汛可视化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各类信息的查询和管理平台。

4)汛情发布系统。按照标准化、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充性的原则,建设包含水情查询、雨情查询、卫星云图查询、台风路径查询、气象雷达查询等子系统的汛情发布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查看水雨情、台风路径、卫星云图等信息的平台。

5)防汛IPAD移动综合应用系统。建立防汛IPAD移动综合应用系统,通过移动网络即可在IPAD查看各类数据信息。IPAD系统客户端包含的模块有:汛情摘要、天气预报、实时雨情、实时水情、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台风路径、降雨分布图、一周天气图、防汛预案、相关资料、系统升级、使用帮助。IPAD系统服务端包含的模块有:后台服务管理、相关资料管理、数据服务、日志管理。

6)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系统依托水利网络平台建设,整个系统包括市中心1个主会场、19个县级分会场,1个桌面式终端、1个车载终端,2个手持移动终端以及为视频会议系统提供接入、控制和服务的控制中心。

7)大型水库集中监控平台。大型水库集中监控平台接入峡山、白浪河、高崖、牟山、冶源、墙夼6座大型水库,超过300多个视频头画面,在不破坏原来网络、设置、应用的情况下共享进行。分为市级、库级两级网络结构方式。平台分级控制互不干涉,在紧急状态下市级可直接控制水库画面和提取数据。

8)调度中心。建设3*4DLP大屏幕显示、中央控制、音频等系统,以高清的视频显示和清晰的音频效果实现任意两级之间远程会商的面对面交流和信息互通,成为工作部署、调度指挥、抢险会商的快捷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2 存在问题

2.1数据问题与规范化整合的必要性

防汛数据来源存在多通道、多标准问题,前期仅同水文局雨水情数据库进行了整合,防汛工程、视频监控、墒情等数据库存放在不同数据库、不同的系统中,形成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影响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

2.2系统功能完善和拓展的必要性

现有系统展示功能上缺少不同汛情的同步展示、关联信息的综合展示和空间变化信息的分布展示等,实时会商缺少遥控辅助技术,防汛管理缺少移动办公、值班流程管理、文档管理等实用功能,灾情分析缺少灾情自动统计和动态评估功能等。

3 信息化扩展方向

潍坊市水利信息化以“三个一”的框架建设,着力加强基础数据建设,突出业务应用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集成化、功能结构模块化,业务流程规范化,业务展示三维化、指挥调度智能化的建设目标。“三个一”即按照“工作自动化、数据集中化、信息处理高效化、管理便捷化、设备应用节能化”实现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业务应用为主干,决策辅助、调度指挥为核心的信息全面共享的 “一个平台、一张图、一张表”的水利信息化框架。

根据全市水利信息化总体思路,潍坊防汛信息化近期在防汛信息化建设中,拟将建设如下信息化系统,用于辅助防汛指挥决策。

1)集成系统数据。对现有各水利信息化子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统一存储至本系统的数据库中,方便数据的统一应用。

2)建立洪水预报系统。对全市范围内的大中型水库和重点河道进行洪水预报。系统根据上游河道的来水量及监测站点来预报未来几小时内的水位情况,提前做好防洪减灾工作。

3)建设基于应急指挥车的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系统基于GIS平台,实现全市范围内应急事件、预警情况、视频监控、指挥调度情况等信息的查看,市领导可以在指挥中心实时关注防汛抢险等应急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及时作出指挥决策。

4)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打造防汛减灾的实时信息交互平台,提高防汛效能。

5)搭建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多种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将预警信息及时发送给相关工作人员、领导以及社会公众。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6-0013-02

收稿日期:2015-03-03

作者简介:秦良(1975—),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信息化系统潍坊市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防汛当前莫添乱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潍坊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