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研究★

2015-04-09 08:59
山西建筑 2015年31期
关键词:临街外立面可持续性

于 晶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规划·建筑·

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研究★

于 晶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通过阐述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的必要性和原则,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了有效的对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进行合理的可持续性改造的措施,并从文化与技术两个角度作了论述,指出通过对临街建筑物外立面的可持续性改造,可以更好的塑造城市的形象,展现城市的文化与历史。

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可持续性

如今建筑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功能,建筑的外形也成为了许多人体现自身审美的重要载体[1]。对建筑外立面进行合理的改造,使建筑有了新的灵魂与生命;对临街建筑的外立面进行合理的可持续性改造,赋予了整座城市新的形象与个性。作为城市最为外在的窗口,临街建筑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名片,由此可见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 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的必要性

1.1 建筑功能发生了改变

建筑的使用功能决定着建筑的属性,也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建筑特征。如今建筑功能主要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内部功能体现于建筑为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提供了限定的空间,如居住、办公都是建筑的内部功能;建筑的外部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其外形与相关环境气候的和谐[2]。在当下追求个性与特色的时代中,建筑的外形成为了一条街道和一座城市重要的标识。

1.2 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人们在不同时期会有着不同的审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如兴盛于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传承于伊特鲁里亚人和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古罗马建筑以及我国徽州代表了徽派文化的徽派建筑。

随着建筑逐渐成为人们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达符号,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也成为了人们用来表达本民族的文化或者个人的重要表现手法[3]。在人类城市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建筑已经成为了体现当地人文文化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具体表现。

1.3 政治的需要

城市临街建筑作为街道和城市最为重要的门面,在一些政治因素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可持续性改造,以此向众人展示城市美好崭新的一面。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为了向世人展现出一个文明富强、与时俱进的中国,北京几乎将所有的临街建筑外立面都进行了重新改造与规划设计。

1.4 绿色无污染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的可持续性是建设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坚持贯彻我国国策的重要体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城市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忽视了城市自身的文化与历史,使得城市建筑缺少了应有的人文情怀。而当时环保观念淡薄,建设材料上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现代环保科技先进,不仅在建设材料开始创新环保,在进行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中的一些技术也变得十分环保。可见临街建筑可持续性改造是可行的,亦是必行的。

2 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的原则

2.1 临街建筑外立面色彩设计和谐

色彩能够给人类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所以在进行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时一定要注意街道建筑的颜色、广告的颜色和城市夜景颜色的和谐。在确定了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的主色调,几乎就等于确定了城市在人们印象中的颜色。如巴黎香榭丽大街的米黄色,意大利罗马的石灰白。只有确认了临街建筑外立面的主色后才能使其他颜色的使用在一个限制范围内。保证了城市的主题,也体现了城市的特色。

2.2 注重塑造城市个性

虽然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正在逐步减少。所以在城市进行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的时候要注意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结合街道建筑的地理环境、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当地材料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4]。如位于比利时的布鲁日是一个河道密布的水城,所以该城市的建筑主体都采用清一色的红砖堆砌而成,与当地绿色的河水与植物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又如老北京的建筑多采用当地生产的砖、石、沙形成了老北京建筑的灰色系风格。

2.3 延续本地文化传承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独有的文化历史,如作为十三朝的西安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作为唐朝时期最为繁荣鼎盛的城市,其所拥有的历史荣耀与地域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城市的文化是城市重要的财富,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在进行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展现出自身独有的历史文化[5]。西安作为唐朝首都,其临街建筑主体均采用灰色墙砖来构成古代宫殿城墙的感觉,以此与市中心的古城墙遥相呼应,体现我国厚重的唐文化。

3 长春市临街建筑外立面可持续性改造

3.1 长春市概况

长春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古时长春作为辽国的土地,是满洲八旗子民的主要生活地区,而后长春成为了伪满时期的政治中心,许多伪满时期历史遗存建筑被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和电影工业的发祥地。

3.2 文化改造

首先是对长春临街建筑外立面建筑的颜色进行选择,以类似调和和基本调和为原则,结合长春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故可以将其基色调色相主要分布于孟塞尔形体中的红黄之间,以暖色调为类似调和。统一区域的临街建筑外立面的色彩要使用统一的主色调,不同的城市区域可依据其临街建筑的特点才有类似调和的方法,使整个城市的临街建筑外立面做到主色调和辅助色相统一,暖色调进行搭配设计。长春市临街的夜景照明改造应遵循提高照明设计的水平,可用多种照明方式来提升建筑夜间的形象,突出特别建筑的夜间标识度,加强临街建筑周边环境及广场的景观照明,注意使用环保节能的照明器材,防止光污染等原则。针对不同的临街建筑要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体现不同临街建筑的特点,塑造不同的街道文化,以此来提升城市整体的建筑品味。

3.3 技术改造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可持续性改造的重要因素。根据长春市近几年的气象数据显示,可以看出长春市冬季干冷,夏季湿热,一年中只有夏季和冬季的时间较长。所以长春市的临街建筑可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策略来加大建筑内部的热舒适区域,增加建筑的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能够使室内气温变化平稳,减少过渡季节的取暖损耗。

4 结语

每一座城市都应该展现其独特的一面,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不仅是因为各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不同,也是因为它们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体现。城市临街建筑外立面的可持续性改造是打造个性城市,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措施,是城市最形象、最生动、最有品味的一张“名片”。

[1] 黄晓通,李桎铭.城市临街建筑立面更新改造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4,4(11):217.

[2] 周梦可.渐进更新策略下的建筑外立面更新——基于南京市城西干道建筑外立面改造案例[J].大众文艺,2014,19(21):51.

[3] 方松林,王 军.长安区太乙镇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1(39):258-261.

[4] 金雅庆,刘 杉.长春市建筑形象设计初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1(30):40-42.

[5] 罗明刚,邓蜀阳.浅议城市建筑外立面改造——以重庆陪都风格的建筑为例[J].福建建筑,2011,12(40):34-36.

Study on sustainable facad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roadside building★

Yu Jing

(CollegeofBuilding,JilinUniversityofBuilding,Changchun130000,China)

Through describing sustainable facade transformation necessity and principles of urban roadside building, taking Changchu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tudies rational sustainable facade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of urban roadside building, makes a discussion from tow aspects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sustainable facad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roadside building can better shape city image and show urban culture and history as well.

roadside building, facade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ility

2015-08-20★: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81号

于 晶(1980- ),女,硕士,讲师

1009-6825(2015)31-0001-02

TU201.5

A

猜你喜欢
临街外立面可持续性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茶煮雪景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百事松江二期外立面景观提升工程透视
临街之窗(组诗)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张景芳
湖北江陵建“临街免费阅览室”
对倒锥型外立面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