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几点思考

2015-04-09 08:59
山西建筑 2015年31期
关键词:控制性绿道规划

雍 建 国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几点思考

雍 建 国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结合目前规划编制体系中的问题,以山西省介休市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编制技术路线、主要设计方法、编制观念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其编制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为小城市控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控规,编制方法,城市建设

0 引言

由于上位规划的变化、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原因,使得旧版规划的实施与城市建设之间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而新版总体规划尚未编制完成。导致在目前城市建设中一直缺乏实施层面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据。为适应全市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急需全面展开,对城市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因此,在缺乏上位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如何立足全市,全面把控城市建设是北部新城控规编制重点思考的问题。

1 编制技术路线的思考

在上述情况下,以总体规划阶段的资料收集内容为基础,全面收集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资料,全面了解城市各项基本情况,总结介休特点、认识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本次规划编制的实际意义。确定了“立足整体、全面把控、自下而上、积极反馈、动态调整”的技术路线,既为近期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也有效衔接了上位规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在前期研究阶段,规划对介休特点进行总结。即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动力强劲、区域地位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本底优越、城建基础良好;判断介休已经从功能完备阶段进入品质提升阶段;并从现实层面和战略层面认识了本次规划的编制意义。从而确定了“优化、深化、细化用地布局”的基础层面内容和“塑造特色、提升品质”的提升层面内容。其中在基础层面,解决了如何与总规动态衔接和城中村改造两个难点问题,在提升层面确定了“构建生态宜人的城市新区、创造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心、打造舒适宜人的宜居社区、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制定严密适用的指标体系”5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2 主要设计方法的思考

规划将“立足整体、全面把控”的思路贯穿规划始终,以构建生态宜人的城市新区、制定严密适用的指标体系、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为3条主线对北部新城进行设计。

1)明确两个认识和两个关系,准确定位。

a.两个认识。

认识一:总体规划明确了“三心、两轴、七片区”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其中北部新城(城西、城北、城东片)为介休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认识二:总体规划中对新城的建设进行了要求,开发强度上,城北片、城东片容积率上限控制在2.0以内,城西片容积率控制在1.2以内;公共设施布局方面,规划在城北片布局新的市级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商务用地,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b.两个关系。

关系一:南承,与旧城关系。新城是旧城功能疏解和新城市功能落地的最优空间载体;关系二:东促,与东部工业园区关系。新城是缓解村企矛盾的有效选择。

c.战略价值和定位。

战略价值:城市空间拓展的新支点、城市功能完善的新载体、城市形象塑造的新地标。定位:集行政办公、商业商贸、金融、居住、文化、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宜人的城市新区。

2)思考一:构建生态宜人的城市新区。

将绿道体系和慢行系统的理念引入规划。在生态绿道体系构建方面,确定了生态背景(区域绿道)、生态廊道(城市绿道)、生态细胞(社区绿道)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慢行系统体系构建方面,确定了结合绿道体系构建慢行系统和配套过街天桥、自行车租赁点、无障碍设计等慢行设施的内容。

生态绿道体系的构建。从整个市域环境出发,结合“绵山经其前、汾水滞其后”的自然特点和现状山水的分布状况,通过绿道体系将周围山水有效引入城市,构建具有山水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

a.生态绿道体系构建。

介休市现状市域空间通过绵山、天骏山、汾河、龙凤河的分割和联系呈“山水环绕、组团布置”的特点,在各组团间除农村居民点外通过蓝色河流和绿色农田林地分割。首先,以汾河、绵山为主题的生态绿道(区域绿道)通过城市主干道两侧的绿色廊道与城市内部绿化对接,使外围绿化楔形插入城市中心;其次,沿龙凤河和主要城市道路设置10 m~20 m绿环(城市绿道);最后,围绕城市中心区设置5 m~8 m绿环(社区绿道)。形成了内外贯通、轴带结合、点面结合的网络状的城市生态体系。

b.慢行系统构建。

确定稳静设计、促进慢行友好和公交优先、促进低碳出行的交通发展策略。首先,围绕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形成总长35 km的慢行网络;其次,配置慢行红绿灯、标识牌、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等慢行过街设施和确定每1 km2设置10个自行车租赁点的标准;最后,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辅助坡道、辅助栏杆等无障碍设计。

3)主线二:制定严密适用的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的制定上,重点探索了城市开发强度的确定方法。采用了城市整体密度分区原则法对容积率进行了确定,即从城市建筑总量确定各地区密度分配,再到具体地块密度分配逐级进行控制。宏观上根据土地供给和需求,结合环境标准的价值判断,估算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密度;中观上首先建立根据交通、服务、环境确定的基准模型和根据生态、安全、美学确定的修正模型,从而确定城市密度分区,进而确定居住、办公、商业、工业等各类用地密度分配;微观上以街坊作为容量控制单元,根据土地、地块、交通、城市等因素制定地块密度分区原则。

在开发总量的具体确定上,依据近5年~10年容积率的变化趋势、介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预判、近几年所批项目容积率抽样统计分析、同类城市比较等因素确定开发总量的区间范围,用以总体上控制下层次街坊的开发总量确定。

4)主线三: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

在城市景观的塑造上,亦从整个市区景观构成出发。首先,确定了市区整体空间形态分为四类区。在四类分区中,空间形态从一类到四类,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逐渐降低,建筑体量逐渐变小;其次,根据整体空间形态,确定了围绕史公塔南北塑造视线通廊和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划分城市风貌分区特色景观塑造思路。

3 控规编制观念转变的思考

在控规的编制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个人认为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和转变一些观念,即在我们所编制的控规中,大部分控规的不断修改和调整是一种必然结果。用空间层面的技术手段来完全解决规划实施中不断涌现的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难以奏效的,这是必然现象,不可避免。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不可能精通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无奈。所以,我们要转变一些传统的编制观念。即在控规的编制中,把从终极蓝图的设计转变为过程规划,把工程设计转变为政策设计,把控规的弹性控制转变为适应性的确定。

4 结语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我国法律认定的规划管理的唯一法定依据,对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规划的编制,虽然在上位规划未能批准的前提下不能作为法定规划直接指导城市建设。但在目前介休市建设管理上无法可依的混乱状态下,为城市建设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建设管理参考,有效缓解了私搭乱建、资源浪费的现实问题。在编制的技术方法上,亦确定了符合实情的“立足整体、全面把控、自下而上、积极反馈、动态调整”的思路。重点通过生态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景观体系塑造三方面内容,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同样存在这样特殊情况的小城市控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殷 毅.理想空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 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 桑 劲,夏南凯,刘 朴.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Several thinking in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Yong Jianguo

(Shanxi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01,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present planning compilation system,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mpiling process from the compiling technical routine, main design methods, and compiling ideas, combines some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and compilation system by taking the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of North New City in Jiexiu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the exampl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ling and planning compilation of small cities.

controlling and planning, compilation method, urban construction

2015-08-24

雍建国(1984-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31-0018-02

TU984

A

猜你喜欢
控制性绿道规划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