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推进首批企业改革重组

2015-04-09 10:12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
上海国资 2015年7期
关键词:浦东国资改革

文‖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沈晓明

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推进首批企业改革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走市场化竞争的道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培育发展符合浦东产业导向的新产业

文‖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沈晓明

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浦东开发开放全局的一件大事。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浦东的国资国企改革十分关注,专题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区委、区政府从去年起着手调研,期间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论证,反复权衡。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实施意见和总体方案。

一、准确把握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

这次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基本遵循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国资国企改革20条意见,改革的目的是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发展,释放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改革把握的重点是问题导向,就是要针对多年来制约国资国企发展、影响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问题,使国资国企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大局,更好地为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在设计具体改革方案时,我们坚持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一体设计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概括起来讲,本次改革要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结构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浦东的国资国企绝大多数是全资国有或国资绝对控股,产权结构单一,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很小。要通过改革,推动国企的开放性、市场性重组,鼓励浦东国企与央企、市国企、外省市国企、知名外企、大型民企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具备条件的国企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引入新鲜血液,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是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浦东国资的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开发上,业务雷同的问题很突出。

国资以房地产为主,与形态开发阶段的任务有关,为一次创业迅速树立形象、打开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推进浦东二次创业,功能开发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国资继续以房地产为主已不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比如,张江高科一定要从房地产开发和房产出租向高科技投资转变,这是适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要。当然,高水平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仍然是需要的,我们还有不少区域亟待开发,但今后必须在新产业的培育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下更大的功夫。

三是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浦东国资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的国企在资本实力、开发经验和能力上,与北部的几个主要公司相比存在差距。一方面,北部的开发区逐步成熟。另一方面,中南部地区亟待引入高能级的开发主体,加大开发投入,加快开发节奏。前年四大开发公司南下临港只是第一步,我们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国资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第二,体制方面的问题。在浦东开发开放历史上,先有开发集团,再有上市公司,然后才有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浦东发展的阶段特点,按照生产关系要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理顺几方面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重点是理顺3个关系:

一是政企关系。历史上我们采取了整片注入、土地实转、资金空转的开发模式,开发公司既承担基础设施、环境配套建设的任务,又负责经营性的开发项目,在成片土地开发中自求平衡。现在情况不同了,土地成片注入的方法行不通,国有开发公司获得土地也要市场化招拍挂,再让国企承担低产出或零产出的项目,就很困难。为了保障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今后要逐步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契约化机制,形成与市场接轨的核算和结算方式,建立市场化平衡机制,这样国有开发公司才能与其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二是三驾马车的关系。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公司、上市公司,是浦东开发区的三驾马车。管委会掌握政策,负责规划建设审批;开发公司负责区域开发,项目引进;上市公司既是开发融资的工具,又持有区域大量建成的优质物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管委会和开发公司之间职责交叉重叠,推诿扯皮时有发生,难以形成合力。上市公司对开发公司的依赖比较严重,自主发展、自我开拓的能力较差。这次改革,要在开发区形成以管委会为主导的体制格局,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统筹开发区经济发展。而随着国资空间布局的调整,一些开发公司离开原来的开发区,开辟新的战场,发展的舞台更大,重要性更高。今后我们要形成这种局面:一个管委会服务多个开发主体,一个开发公司参与多个园区开发,这样才有竞争、有活力。调整开发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关系,关键是支持上市公司走市场化竞争的道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培育发展符合浦东产业导向的新产业。三是国有企业去行政化。国企员工讲行政级别,一定会造成人才使用论资排辈,造成干部能上不能下,绝不能再在国有企业中让这种风气生根蔓延。这次改革要坚决推进去行政化。

第三,监管方面的问题。完善国资监管,是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两条,一条是解决“管什么”的问题。目前国资监管的问题是,管的领域太宽,管的事情太多,监管的手伸得太长。这次改革就是要从管国企为主变为管国资为主。要按照韩正同志讲的,做到管多、管少、不管。管多,就是凡是与管资本有关的、与出资人有关的事情,要多管。管少,就是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要少管。不管,就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的内部事务,要放手让企业自主决定,政府不能去管。另一条是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过去的国资监管基本上是对所有企业采取一样的标准,这是不科学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企业。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要求,不能简单套用到高科技投资企业上。这次改革把新区国企分为市场竞争类、功能开发类和公共服务类三类,每类企业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考核制度、治理结构和薪酬制度,这有利于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然,分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市场竞争类企业也要讲社会责任;公共服务类、功能开发类企业也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讲成本控制和企业效益。

二、扎实抓好首批企业改革重组

目前,首批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是新区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打好第一枪关系后续改革举措能否顺利推进。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成功。

第一,改革涉及的企业要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首批改革,既有企业合并,又有股权划转;既撤并企业,又新设企业;既涉及集团公司,又涉及上市公司,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我们必须扎实推进。这里的关键是,要认清新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比如,推动金桥集团和南汇工业园区合并,目的是改变国资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金桥已经基本成熟了,虽然还有一些二次开发的任务要做,但金桥集团作为有品牌、有实力、有经验的开发公司,再呆在原地意义已经不大了,只会造成资源闲置和能力荒废。而惠南等中部地区的发展,仅仅靠南汇工业园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们希望通过两家合并,把先进的产业、优质的项目、产城融合的开发理念带到中部去,彻底弥补中部地区的产业短板。比如,浦发集团和南发集团的合并,目的不是简单地减少企业数量,而是要攥紧拳头,把资产集中起来,放大融资能力,更好地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投融资服务。比如,把集团持有一部分上市公司股份划转出来,是为了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市公司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否则永远长不大。上市公司股权划转后,也不是轻轻松松过日子,相反,经营的压力会更大,对上市公司收益率、增长率的要求会比以前更高。

第二,新成立的国资运营公司要切实把握好目标定位。我们准备设立浦东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全区统一的国资运营平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举措。平台成立后,市场竞争类国企股权,包括上市公司股权都要统一划转到这个平台上。国资运营平台的设立和运行,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制度设计要始终立足于管资本。股权划转到平台公司以后,平台公司不能成为新的婆婆,和集团公司一样,不能去管企业日常经营,不能要求下属企业事事都请示汇报。平台公司就是只管资本,不管企业的日常经营,这一点要始终坚持。

二是依托平台实现国资的进退流转。比如,对不符合新区产业导向的国资,要通过平台实现稳步退出;对于关系浦东长远发展的战略产业、先导产业、基础产业,要通过平台加大投入;对于目前新区各家国企的非主业资产,要通过平台加大整合,盘活存量资产。

三是平台要为浦东开发开放大局服务。国资国企是浦东发展最大的存量资源,开发建设、转型升级,都要最大限度地用好国资、依靠国资。平台公司所产生的收益和资金不能在平台内部封闭循环,要为新区发展大局做出贡献。比如支持政府投融资,比如为像轨交公司这样的新设企业筹措资本金。

四是平台公司的战略要长期化、管理要专业化、机构要轻型化。长期化就是,平台公司对上市公司要实行市值管理,要在资本市场买进卖出,这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避免追逐短期利益、频繁买卖、投机炒作。专业化就是,平台公司进行资本运作,一定要有非常专业的管理人才。轻型化就是,平台公司人员一定要精简精干。同时要严格控制部门数量,控制机构层级,非经允许,平台下面不能新设公司。

第三,要切实抓好改革的相关配套工作。

一是思想工作。首批改革涉及6家直属企业,要分层分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向大家讲清楚,真正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干部工作。这次改革涉及一批企业干部的调整和选聘,组织部门要尽快跟进,拿出干部调配的系统方案。尤其对于市场竞争类企业需要新选拔的干部,一定要坚持市场化,与中介机构合作,放眼全球寻找合适的人才。

三是清产核资。产权划转涉及清产核资的要抓紧做,清产核资不是纠缠于历史遗留问题,而是为了把账算清楚,使新公司、新体制尽快运转起来。

四是后续改革。我们要把握好改革节奏,能快则快,第一批改革试点启动后,第二批要抓紧研究,尽快启动。今年改革发展任务很重,尤其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建设等中心工作,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一项都不能有任何中断和延宕,我们要最大限度减少改革震动,确保各项工作不断不乱。

国资国企改革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韩正同志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拆除篱笆围栏,敢于破除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大胆试、勇敢闯,争当改革的促进派!

(本文根据作者在6月11日会议上讲话整理,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浦东国资改革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三十年的浦东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改革之路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瞧,那些改革推手
“浦东好人”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