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考古与“节用”思想

2015-04-09 13:46王晓毅
史志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陶寺圣王良渚

王晓毅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 030001)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针对当时社会尚礼尚乐的奢靡之风,在《墨子·节用》中中假托“古者圣王”提出了一系列崇尚节俭、讲求实用的成器标准。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韗、鞄、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址,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俛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此甲之利也。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

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

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辟风寒;逮夏,下润湿,上熏烝,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然则为宫室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这段话中所讲的“古者圣王”从段中“古者尧治天下”可以看出,是指传说中的唐尧时期,也就是考古学上的陶寺文化时期。

墨子从百工职责、食、衣、兵器、甲胄、战车、舟楫、墓葬、宫室九个方面论述了当时的成器法则。

其一,天下百工,无论制轮工匠、造车工匠、做皮鼓的工匠、皮革工匠、制陶工匠、冶金工匠、木匠,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做出来的东西百姓能用就够了。

其二,饮食吃喝,能让人填饱肚子,补充体力,强健体魄,耳聪目明就够了。

其三,衣着穿戴,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夏天穿着凉快,冬天穿着暖和就够了。

其四,兵器,每日必携带,锋利结实就够了。

其五,甲胄,轻便耐用就够了。

其六,车辆,坐上去安全,拉起来能快速移动就够了。

其七,舟楫,能把人送到要去的地方就够了。

其八,丧葬,三层寿衣,三寸棺木,足够尸体在内朽烂就够了。墓室深不污染地下水,上不至于散发出气味就够了。死者入土为安,生者也不用长期悼念。

其九,建筑,地穴式居室虽然冬可以避风寒,但夏天太潮湿了,影响健康。要建有地基的宫室,宫室四周有围墙能挡风,上有棚瓦遮住不致雨淋日晒,中间干干净净能祭祀,墙的高度建到不至于男女混居就够了。

其中心思想就是:“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也就是说制造万物,能有效实现其需要的功能就行了,凡是增加成本而没有增加功用的,一律制止。简单说来,就是“利用则止”。

这种“利用则止”的造物思想,虽然是墨子托古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但从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也多能得到印证。

1.石器制造当中,并不是每件工具都经历了从打制到最后磨光、抛光的全部工序,而是能省则省,一切以实用为目的。很多石器都是仅磨光刃部,达到修锐的目的,其他部分仅仅经过简单的打制或琢制。

以石磬为例,来说明这种造物思想在石器制造当中的体现。磬是打击乐器,在先秦礼乐制度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目前发现的石磬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目前全国发现的此时期石磬一共11件。其中5件出土于陶寺遗址。

M3002:6,通长 95、高 43、顶边厚度为 2~4.1、底边厚 1.2~5.1,悬孔内径为 1.5~3、外径为 4.2~4.9 厘米[1]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M].大象出版社,2000.(P292)。

M3016:39,由火山角砾岩打制成形,豆绿色间有杂色斑点,经过琢磨,局部仍留有打制斑痕,体两端一宽一窄,顶中部略凹,底呈弧线形,一面中部略凹,另一面局部略显鼓凸,中部较厚,边缘较薄,对钻两个透孔,整器通长44、宽端高19、窄端高10、中部最厚处3.5厘米,两端表面遗有朱砂痕迹[1]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M].大象出版社,2000.(P293)。

M3072:10,由灰绿色安山岩制成,经精细修磨,磬体平整,局部表面光洁,中部折断,只余残半,两个单面钻成的圆孔,一大一小,大孔恰在断裂处,残长26、残高17、上缘厚1.7、下缘厚0.9厘米[1](P294)。

M3015:6,青灰色角页岩打制,经琢磨。股部短阔,鼓部狭长,折顶,平底,厚薄不均,靠近顶部有一圆孔,系先琢后钻[2]高蕾.远古磬与夏代磬研究[J].文物,2003,(5).(P48)。

M3015:17,青灰色石灰岩,打制,在大型墓中与鼍鼓同出。上端两面对钻一孔,通长80厘米[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1):39.图九:1.。

从上述出土实物可以看出此时期石磬的特点:1.石料的选择没有偏好,多就地取材。2.多为打制后未经琢磨,直接使用。3.形状不统一,制孔不规范,有两孔、一孔和无孔三种,孔径也是有大有小。长度不一致,厚薄不均匀,最薄处不足1厘米,最厚处可达14.5厘米。磬底不统一,有直的,有弧曲上凹的,也有弧曲下凸的。基本是一例一型,未见重复。4.悬孔多在股部靠顶边处,这样,磬被悬起时,鼓部自然下垂,便于敲击。悬磬的底边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经测量,这个夹角在10°到60°不等。经测音,发现这些磬的音高各不相同,说明古人没有调整石磬音高的意识[4]方建军.考古发现先商磬初研[J].中国音乐学(季刊),1989,(1).(P88-89)。

由此看来,陶寺人对石磬的要求仅仅在于“敲之有声”则止。

2.陶器制造当中,通过观察陶寺遗址出土陶器,发现有两套系统在运作。一套是日用陶器,一套是随葬用的明器。两套系统明显是不同的工匠体系。

日用陶器简单、实用,器类主要是釜灶、鬲、斝等炊具,扁壶等汲水具,盆、罐等盛储器,碗、杯、盘等盛食器;而随葬明器则复杂、华丽、外表厚重、体量巨大、装饰繁缛,无所不用其极,器类有土鼔等乐器、彩绘龙纹、云纹、勾连纹等几何图案的盘、双耳罐、瓶等。

尤其是彩绘陶器,它不同于之前仰韶文化的彩陶,彩陶是在烧制之前绘彩,烧成之后彩与陶融为一体,同时也将艺术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而彩绘陶是在陶器烧好之后绘彩,其颜色稍抹即逝。由此可见,彩陶是让人用的,而彩绘陶是为神或地位相当于神的崇高的逝者所用,普通人是不能碰的。

然而,这两套陶器在质量上却大相径庭。实用陶器虽没有过多装饰,颜色也以灰为主色调,但其却经过高温烧造,火候高,坚固耐用,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起居需要。随葬的明器一般都经过彩绘,有的甚至是通体彩绘,然而华丽的彩绘之下却是疏松的陶制,烧造火候明显偏低,毫无实用价值可言。

由此看来,陶寺人对实用陶器的要求是“耐用”则止,对随葬陶器的要求是“耐看”则止。

3.玉器制造当中,虽然玉器从选材到制作成器远比石器要复杂得多。但陶寺玉器与良渚、红山等玉文化发达地区相比,从器类、器形到装饰工艺都显得简单、质朴,甚至可以讲毫无特色。多数玉器仅仅是磨光,而不采用其他任何装饰手法。

由此看来,陶寺人对玉器的要求是“光亮”则止。

4.陶寺遗址出土有五件铜制品。铜环构造简单;铜容器口沿残片具体形制不明;铜铃两侧边及上部都有铸漏,这可能是由于纯铜熔液流动性差,其在冷却时收缩性也大,气体充斥所致;铜齿轮形器轮齿边缘较为粗糙,内圆不规整,齿形物的长短、宽窄不一,齿间具也不等。最新发现的铜蟾蜍,造型古朴,不修边幅。

由此看来,陶寺人对铜器的要求是“成形”则止。

5.从陶寺墓地的情况来看。大型墓,墓圹宽大,但并不太深,墓坑残存深度在0.7米~2.1米之间,多在1米以上。中型墓有四五十座,分两种,一种墓坑较深,多在2米以上,最深3.55米,另一种宽而浅,分布在大墓周围,深在数十厘米至1米上下。小型墓深在0.5米~1米之间[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1).(P32-33)。

这与“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的理念完全吻合。

6.在陶寺城址内西北部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台基,经2005、2010—2012年的发掘,揭露出从陶寺文化早期一直修补扩建并沿用到晚期的ⅣFJT1—ⅣFJT3。早期基址位于台基的南部被包在中期台基之内,中期基址位于台基中部,北、东、西侧被晚期台基包围。晚期的ⅣFJT3保存相对较好,可以看出为长方形,残存南北48米,东西宽40米,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方向220度。从打破ⅣFJT3边缘的灰坑壁看ⅣFJT1使用时期的水浸土层达到1米,被陶寺中期ⅣFJT2的施工道等破坏,这说明陶寺早期该台基周边存在大面积的沼泽地带[2]何驽.试论都邑性聚落布局的宇宙观指导理论——以襄汾陶寺遗址为例[A].三代考古(五)[M].科学出版社,2014.(P28-29)。

这些发现正与“作为宫室而利”为解决半地穴式房屋“下润湿,上熏烝,恐伤民之气”的记载相吻合。

良渚与陶寺,是中国史前文明中最耀眼的两颗明珠。20世纪80年代至今,浙江杭州的反山、瑶山、寺敦、福泉山等遗址分别一次性出土数量庞大的玉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良渚有规模宏大的祭坛,随葬品也远比陶寺要丰厚。良渚文化当中,作为礼乐器的高端产品,料无所不用其精,工无所不用其巧,装饰无所不用其华丽繁缛,与陶寺器物质朴实用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良渚社会弥漫着一种奢侈的社会风气。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良渚享受高端产品的人群也远比陶寺要多。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良渚遗址群内部由于以最大人力、物力对宗教行为的直接投入导致现有社会模式的崩溃。正是由于陶寺人“利用则止”的观念,抑制了其奢侈品的大面积消费,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所以,良渚没落之后,陶寺崛起,中国国家最终起源于中原地区。

猜你喜欢
陶寺圣王良渚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以陶为伴以寺为家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良渚保护大事记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文教思想及其实践
荀子“圣王”观与儒家道统论的内外维度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陶寺文化的兴起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