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制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

2015-04-09 14:16陈乳胤陈永清刘丽琴苏州大学医学部实验中心江苏苏州21500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学部学部仪器设备

陈乳胤, 陈永清, 刘丽琴(苏州大学 医学部实验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



PI制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

陈乳胤, 陈永清, 刘丽琴
(苏州大学 医学部实验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

分析了PI制的特点,总结本单位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实施PI制后对共享平台设备、人员、服务出现的新要求,提出PI制下要建设实体化、多层次共享平台,按规划开展平台设备建设,按功能体系整合平台设备。实施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培训,提升人员的设备操作水平。建设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预约授权服务,实行全时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设立平台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实行设备共享服务收费制度,建立稳定的平台运行经费来源途径。建设保障平台安全的制度,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措施,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保证平台安全顺畅运行。

PI制; 仪器设备; 共享平台; 机制探索

0 引 言

仪器设备是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性条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规模日益扩大,仪器设备对高水平科研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各高校在大力开展仪器设备建设、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苏州大学仪器设备主管部门从制度建设、机制形成和网络化管理等方面,在共享平台的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3]。医学部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根据学部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实施PI制的特点,积极探索PI制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行机制。

1 PI制下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机遇和挑战

1.1 PI制

PI制(Principal Investigator),中文也译为“课题责任人负责制”,是美国实验室运作的主要方式,在美国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4]。PI制中一个实验室一般由一个PI负责,对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管理负全面责任。PI制的特点是以PI为核心,以课题为中心组建科研团队,团队一般由3或4人组成,包括1名实验技术人员[5]。

1.2 PI制在医学部的概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美国各大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和知名高校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主要采用以PI制为基础构建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实践证明,PI制能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6]。苏州大学医学部2008年起在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中实行PI制,至2013年,已成功引进40多位PI,学部PI制基本上参考国外的成功做法,每个PI拥有相对完全的人、财、物等权,对经费使用、科研方向、工作进度、团队人员引进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与国外PI必须支付团队人员报酬不同的是,学校负责还按标准支付PI团队人员的报酬。PI制的实施彻底改革了医学部的科研管理模式,实践证明,PI制让学部的科研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学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础项目数从2009年近20项增长到了130项,纵向科研经费由2009年的1 00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亿元。PI制的实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3 PI制对共享平台建设提出全新要求

PI制在给学部带来巨大的科研成果效益的同时,对共享平台的运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 仪器设备的数量规模迅速扩大。随着PI的不断引进,科研项目的持续增长,原有的仪器设备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自2010~2012年3年间医学部仪器设备总值净增加近1亿元。

(2) 仪器设备的质量要求高。我校引进的PI总体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申请到的大项目多,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均比较前沿,PI对产出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的层次要求高,对数据的精度要求高,需要高质量高精尖仪器设备。

(3) 服务质量的要求高。学校对PI在规定期限内的科研产出有明确的要求,每个PI都带领团队最大限度的提高科研绩效,这就要求共享平台能提供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服务。

数量众多仪器设备,大量的高精尖仪器,PI对设备购置的自主权,对设备选型的高质量要求,以及对实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和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使得学部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面临全新的挑战。同时,PI均有在国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对仪器的设备共享使用的认可度高,也给学部全面推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带来了新的机遇。

2 PI制下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

2.1 PI制下共享平台的建设原则

实施PI制前,医学部共享平台是由参加学校共享平台的几台仪器组成,人员和设备分属于各个单位,平台属于虚拟运行状态,只能提供零散的共享服务。服务效率不高。

为配合PI制的实施,更好地发挥共享平台支撑服务作用,2009年医学部在学部实验中心建设实体化的共享平台,将服务面广、服务能力强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到共享平台,统一管理,对外共享[7]。少量设备虽然总值大,但服务对象单一,通用性不强,虽机时数不多,仍由原单位管理使用。建设由12名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支撑队伍,12人中有7位具有高级职称,每位人员都有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操作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平台的建设,仪器设备总值由建设初期的900多万元增长到3 000万元,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方便使用就近服务的原则,建设多层次共享平台,在学部共享大平台下,各研究所(中心)建立面向自身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共享平台,将仪器设备放置在规定区域,指定专人管理但不负责具体操作,各PI的实验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后方可操作[8]。建设多层次共享平台时还改变由设备总值区分设备所属平台层次的做法,由仪器设备能否为该所(中心)提供有效支撑服务,是否有充足的机时为原则进行建设。如一台设备虽然总值很大,但如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该设备就建立在中心(所)所属的共享平台上,为该单位服务,兼顾对其他单位共享。以此为原则建设多层次共享平台,使得各层次的平台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并能提供就近服务,有效提高了平台的服务效率。

2.2 PI制下共享平台仪器设备建设机制

按规划开展平台仪器设备建设,随着PI被不断引进,科研项目持续增加,科研领域不断拓展,对仪器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被动的按需开展仪器设备建设已远不能满足PI制下科研高速发展的要求。在PI制下,实施按规划开展平台仪器设备的建设,根据学部引进PI规划和科研领域拓展计划,适度提前开展仪器设备的建设,使得共享平台的功能实时匹配甚至是适度超前PI引进以及科研的需求。

按功能体系整合平台设备,为更好服务PI制下的科研实际,将现有设备进行整合,并有计划地进行系列化建设[9-10]。经过整合建设,学部共享平台有以下几大类的仪器:辐照类,电子显微镜类,生物影像类,组织细胞培养分析类,蛋白质组学类,包括TSQ Vantage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TO Orbitrap Elite纳升级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仪、Smart Spec Plus核酸蛋白测定仪、电泳仪等。进行设备整合时,坚持设备共享的原则,将学校共享平台中的设备按功能整合至学部平台中。按功能体系开展平台设备建设,平台设备相互有机联系,发挥综合效应,平台能根据PI需求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强平台的服务能力。

2.3 PI制下共享平台服务模式

在实施PI制前,共享平台设备按要求是24 h开放,但由于科研人员少,项目少,需求不多,实际操作中是预约服务,定时开机,只有在个别特殊要求下才会出现晚上或休息日开机的情况,实施PI制后,随着40多位PI到岗,近200个科研大项目同时开展,同时由于学校对每个PI在科研产出上有明确要求,使得PI们都非常重视项目申报和在研项目的推进,以期早出成果,出好成果,产生了大量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需求。PI制下,客观上要求共享平台必须提供全年全时开放服务。针对实施PI制出现的全新情况,平台对需专人操作的仪器实行全天24 h通过共享平台信息管理系统预约,定时开机测试。对实施“一机多人”操作的仪器设备,平台与学校“一卡通”工程结合,实行预约授权服务的模式,共享平台根据PI的预约申请,对特定的设备操作人进行授权,设备操作人使用本人已经授权的“校园卡”打开特定的设备场所的门禁,开机使用设备。PI制下,共享平台的服务模式由定时服务真正转变为全时服务[11-13]。

2.4 PI制下共享平台支撑服务队伍管理模式

仪器设备管理、操作和使用的主体是人,使用者的能力决定设备的使用效率。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支撑服务队伍,才能使共享平高效运行[14-15]。在PI制下,为满足众多PI,大量科研项目开展研究的需要,平台实行全时服务模式,共享平台工作人员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寒暑假,需全年在岗。共享平台购置了大量的最新高精尖仪器设备,对设备的操作精度要求非常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要求高。

学部根据PI制下的工作实际对实验技术人员实行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实施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建设好一支实验技术人员支撑队伍,学校在2013年最新绩效工资方案中,对实验技术人员在绩效政策上倾斜,学校对学院(部)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30%的奖励性绩效补贴。学部在制订绩效细则时,对共享平台人员再实行按机时数、测试样品数和服务质量进行奖励性绩效分配的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调动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加强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设备操作水平。每周一次邀请资深仪器设备专家、技术精湛的实验技术人员或仪器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一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人员以沙龙的形式定期开展仪器设备操作经验交流,研讨开发仪器设备功能。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外出培训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提升仪器设备操作能力,使用水平。

2.5 PI制下共享平台经费保障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PI开展科研重要支撑的大型仪器设备,其功能越来越强大,集成化程度、精密度也越来越高,使得购置价格和运行维护成本也非常高。为保证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和学部均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设备购置,并制定政策,对PI使用课题经费购置大型设备并提供共享的,给予优先提供仪器使用服务,减免测试费的奖励,使得广大PI愿意参加共享平台的建设,保证了共享平台设备能及时更新。2013年,学校出台了“大型仪器设备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仪器设备开展共享服务需收费的原则,并规定将测试服务收费的收入中的一定比例用于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为共享平台设备具有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来源建立了可靠的制度保障[16]。

2.6 PI制下共享平台安全运行机制

安全是共享平台成功建设和顺利运行的首要条件。学部共享平台集中了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价值不菲,出现安全问题将损失巨大。一切工作中,人的生命安全更是第一位的,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PI、平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做好平台的安全规划和设计,使用合理的布局,采用安全的材料建设平台,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不将不安全的实验室投入使用,确保平台环境设施安全[17-18]。建章立制,建立共享平台安全运行的制度机制。平台每个实验室都根据本身安全要点制订了相应的安全细则,每台设备都建立了安全操作规程,对每一位仪器操作人员开展操作培训,通过安全操作测试后才能上机操作。完善安全设施,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平台的各个实验室安装监控和门禁,实时记录人员进出信息和操作过程。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对不严格执行平台安全规范的人员进行处罚。全方位的安全措施,确保共享平台安全顺畅运行。

在采取具体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开展共享平台安全文化建设,即不仅要强调平台人员的安全意识,更要强调在意识指引下平台人员的行为。安全文件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共享平台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工作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日常的各项工作中,融入到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成为每位平台人员的自觉行为,从而确保共享平台长期安全[19]。

3 结 语

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是有效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平台支撑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也量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然选择。PI制是全新的科研组织管理形式,医学部实施PI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医学部在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框架体系内,积极探索在PI制下学部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TCS-SP2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为例,2012年机时数达到了2 114 h。医学部共享平台将继续探索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提升共享平台服务能力,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在已经取得成功为PI科研创新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工作,进一步拓展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全面提升学部共享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1] 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08-210.

[2] 杨 兵.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误区及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07-413.

[3] 杨树国,黄 乐.强化评价 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79-182.

[4] 孔 巍,诸海英.高等医学院校实施课题责任人负责制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5):288-290.

[5] 罗勇军,周其全.充分借鉴美国PI制 促进高原军事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J].重庆医学,2012,41(16):1663-1664.

[6] 陈巧巧,卢永嘉.浅析PI制的含义及发展[J].学理论,2011(14):93-94.

[7] 孟庆如,孙兴莲.江苏省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29(1):23-25.

[8] 左玉生,林 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共享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11-213.

[9] 付 强,王志强,朱平川.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75-177.

[10] 鲁 伟,李 莉,胡 颖.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共享[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9):158-160.

[11] 王礼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88-197.

[12] 马汉达,宋元书.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9):99-101.

[13] 刘柏山,李英杰.地方普通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16(2):200-203.

[14] 郑 旭.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中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28-30.

[15] 邱宝国,王伏玲.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初步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17-420.

[16] 毕卫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进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58-261.

[17] 尹智宏.如何设计全新的现代“开放共享”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68-172.

[18] 尹智宏.如何设计全新的现代“开放共享”实验室(续)[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176-180.

[19] 路建美,黄志斌.高等学校实验室环境健康与安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2.

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Sharing Platfor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Exploration Under the PI Mode

CHENRu-yin,CHENYong-qing,LIULi-qin
(Experimental Center of Medical Colleg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How to build up the sharing platform and the sharing system o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truly applicable is a common challenge faced by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he PI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newly-emerged demands on the equipment, personnel and services of sharing platform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I system in the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ment mode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our unit. Then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sharing platform should be materialized and multi-level sharing platform should be built under the PI system. Equipment platform should b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lan, and the equipment on the platform should be integrat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system.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The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ersonnel operating the equipment. The platfor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developed to provide the reservation authorization service. A full-time service (24 hours) mode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service capability. The special maintenance funds for platform running shall be set up and the expense-charging system for equipment sharing service shall be implemented to create and maintain the stable resource of platform’s operational expenses. The system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platform shall be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security precautions shall be implemented. The education on safety culture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platform.

PI mode; apparatus; sharing platform; mechanism exploration

2014-06-10

陈乳胤(1972-),男,江苏泰兴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实验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

Tel.:051265880115;E-mail:chenry@suda.edu.cn

G 482.0

A

1006-7167(2015)02-0282-04

猜你喜欢
医学部学部仪器设备
一种多吡啶双核单功能铂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癌活性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简介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绘画作品选登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Correlations among 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 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and body mass index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医学院毕业生质量分析——以武汉大学医学部2010-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为例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