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的困境与思路

2015-04-10 15:18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欠发达经济社会领导

朱 磊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236800



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的困境与思路

朱 磊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236800

分析了当前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存在的问题: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对解放思想的理解不准确,相关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到位。论述了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点内容: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后指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思路: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解放思想的前提,领导干部是解放思想的主体,深化改革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针。

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思路

解放思想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解放思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奥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正是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就。事实证明,解放思想是一大法宝,是支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保障。解放思想没有止境,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必须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牢牢把握其规律,进一步破除妨碍地方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障碍,不断追求制度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树立更坚强的保障。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解放思想是追赶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形成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首要举措。

1 解放思想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279;“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364。解放思想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就理论层面而言,解放思想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就实践层面来看,解放思想就是要具有科学的预见能力,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开放的思维去促进社会的发展。”[2]因此,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先根据客观实际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再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客观实践,是思想认识和客观实践的高度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但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目前,欠发达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外向型经济薄弱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的滞后。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欠发达地区加快崛起,最紧迫的任务是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改革的大突破。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摆脱旧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的束缚,破除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理念的迷信,使地方经济社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解放思想就是把思想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发展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各个地区应该坚持的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欠发达地区既要在发展速度方面赶超发达地区,又要追求发展质量,注重保护好环境,面临着发展、资源、环境的三重压力。面对新形势下蓬勃发展的局面和激烈的竞争格局,欠发达地区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条主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举,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就需要坚决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符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都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欠发达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放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赶超发达地区,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也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不同利益群体、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与发达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既要实现赶超发展,又要实现和谐发展。这就要求首先要在思想上来一个大解放,因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解放思想。欠发达地区由于整体实力弱,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才能不断增强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当前,我国处于改革的深水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旧矛盾不断叠加、新矛盾不断涌现,如何破除遇到的矛盾,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意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机遇意识,找到着力点和突破口,谋划改革、谋划发展。

解放思想最终要通过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法路径体现出来,通过思想解放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确立新的发展路径和评价标准。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所遇到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不足的问题,摆脱传统观念、旧的行为方式的束缚,拓宽看问题的视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寻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2 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存在的问题

当前,欠发达地区在解放思想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思想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解放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理论认识问题,是社会个体的思想观念是否做到实事求是、思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因此,解放思想会演变为理论上的务虚,谈理论的多,重实践的少,虽能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具体到怎样解放思想,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怎样做,却毫无思路,在工作实际中还是老思路、老办法。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不利于社会个体的开放性、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创新型思维能力的提升,思想观念也就不容易更新和解放。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从整体上趋于保守,也影响了社会个体的思想解放,因为制度、政策构成了社会个体行为的规范体系,从总体上对社会个体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调控与整合。从总体上而言,欠发达地区的制度政策环境不利于社会个体的思想解放。一些欠发达地区提不出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方针政策,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缺乏,创新精神不足。

第二,对解放思想的理解不准确、不到位。对解放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笼统的概念,对解放思想的内涵、重难点、思路等问题的理解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思想解放了,但在另一个问题上却抱残守缺;有的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切身利益上过于看重名利得失,有难以突破的观念,从而影响了思想解放。对解放思想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理论界对于当前解放思想的讨论还不深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种观点仍然处于相互交锋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领导干部对解放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部门利益至上的思维方式制约了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转变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都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一些领导干部受制于个人利益、部门利益的局限,就会以利益得失对待思想解放,反对触动自身利益。

第三,解放思想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到位。尽管意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也大力提倡解放思想,但是缺乏解放思想的激励保障机制。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讲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279。既然是创新,就要允许犯错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解放思想既体现在思想认识上,更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让思路、方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这样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可以让创新者在前进的道路上犯错误并允许其改正错误,以鼓励更多的领导干部去创新。并可以让创新者免除后顾之忧,为他们在工作思路、方法上的思想解放提供保障,避免政治压力或领导压力的阻碍。

3 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策略

当前,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点就是转变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行为观念,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把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都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进一步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摈弃不合理的政绩观,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当前在欠发达地区,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特别是生态文明意识欠缺,对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2)在发展经济方面仍倾向于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中的短期行为惯性较大,过分注重发展的速度、总量,忽视了发展的质量、效益;(3)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的主观能动性较差,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欠缺,开拓创新精神不足。

其原因是: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时,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地方的资源禀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地区优势,没有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优势进行充分调研,制定出符合地方发展客观实际的发展战略,并长期执行下去,不能因地方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一些地区的发展战略存在偏差,脱离了地方发展的客观实际,有的趋于保守,无创新精神,导致地方发展缓慢;有的急躁冒进,缺乏冷静思考,导致地方出现烂摊子,发展受挫;有的发展很好,但没能长期坚持下去,一个领导一个战略,发展目标不能得以持续推进。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科学理性地思考问题,确立符合地方科学发展实际的发展战略,使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产业规划科学合理。

第二,破除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发展经济的理念,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发展经济,主要体现在:认为只有依靠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才能加快地方发展,只有财政出钱才能解决城市建设问题,只有行政干预才算加强管理等诸多错误想法。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是加快地方发展的契机,应该紧紧抓住。但是,发展地方经济,还要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地方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要破除权力意识、腐败意识的影响,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管理等问题上多思考市场的作用。

第三,破除“等靠要”、急躁冒进的作风,提升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消极被动、畏难退缩,等着上级给政策或向上级要政策。还有一些干部存在急躁冒进的情绪,总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不遵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思想都是有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摈弃这些错误的思想作风,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树立“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的思想,务实创新、开拓进取。

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地方发展规律的认识,认真研究地方发展态势,立足地方发展的客观实际进行科学决策,将决策失误的代价降到最低。人民群众也要积极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特别是要积极培育现代意识、公民意识,如人性关怀、危机意识、公民意识、平等意识、文明意识和科学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经济、制度、管理上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素质、理念的现代化,只有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人的现代公民意识,欠发达地区才能实现思想解放,从而全面赶超发达地区。

第四,破除以物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物为本是指在地方发展中过分突出经济建设,把增加经济总量当作目的,对群众的生活改善与否、幸福与否考虑的不多。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工作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本身没有错,但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如果过分突出经济建设,而不考虑群众的生活,则会沦为“拜物教唯物主义”,以GDP论英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并不会因为经济发展而得到提高。

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对以物为本的彻底摈弃,而是做到发展“物”是为“人”服务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让每个个体得以发展的机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就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牢牢把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的正确判断,想方设法把经济发展的总量提上去。在此过程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始终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避免因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动荡。

4 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本思路

欠发达地区要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理念、思路去推进工作,在解放思想上迈出新的步伐。

第一,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解放思想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根本理论,要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思想解放。30多年来的思想解放,正是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个历史时期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要破除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教条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逐渐消失了,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在思想解放上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所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残余影响[4]。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不到位,缺乏企业应有的活力。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断,依此来评价社会的发展变化,凡是不符合某些具体论断的,都被视为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很显然,这种认识方法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脱离了当今世界形势和中国发展实际,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障碍。欠发达地区要牢牢把握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深入思考推动地方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地方发展。

第二,牢牢把握领导干部是解放思想的主体。在当下中国,领导的重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欠发达地区在解放思想方面滞后,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当地领导干部在思想解放方面滞后。因此,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应以领导干部为重点。

(1)加强对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紧迫感,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走在时代前列。“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破除一切与科学发展不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做法。教育领导干部把握思想解放的重点,领会思想解放的难点。

(2)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的效果不突出的原因在于解放思想务虚的多、务实的少;被动的成分多,自觉的成分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缺少解放思想的实践基础,经济相对落后,政策相对保守,领导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创新活力明显不足。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地区,必须打破常规思路,寻求不寻常的路。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学习他们好的政策、方法;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创新,成为创新型的地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多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尊重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3)建立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种监督保障机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而思想的解放又需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5]鼓励、支持、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还必须建立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勇于创新者受重用、保守畏缩者受批评的体制机制。实践的发展和创新是思想解放的根本动力,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思想解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持久动力。要鼓励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保障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领导干部也要做勇于创新的实践者,在解放思想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和富民政策创新。

第三,牢牢把握深化改革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针。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深化改革是当下中国解决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深化改革是赶超发达地区的良策良方,是欠发达地区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薄弱,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必须依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依靠改革调整结构、发展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1)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欠发达地区思想解放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欠发达地区市场化发展不足,社会成员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直接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因此,只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活力。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展健康绿色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兴农业经营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做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2)简政放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切实释放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和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要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根本,认真做好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和审批,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从而积极地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最优良的环境。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王炳林,于昆.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J].社会科学研究,2008(4):50-53

[3]田瑞兰.“解放思想”必须注意的三个基本问题[J].甘肃理论学刊,2009(2):82-83

[4]吴敏.欠发达地区更要继续解放思想[EB/OL].(2008-03-04)[2014-10-28].http://www.aisixiang.com/data/17845.html

[5]卢岳华.解放思想的长效机制及其建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33-35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3.005

2014-10-10

朱磊(1980-),安徽砀山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

D262

A

1673-2006(2015)03-0013-05

猜你喜欢
欠发达经济社会领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