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2015-04-10 21:15袁蛟娇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然界主体意识

袁蛟娇,王 乐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袁蛟娇,王 乐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分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由来,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新科技革命的双面作用等。剖析了以人为主体视阈下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别,大体分为人类种族、人的发展、人的意识等因素。提出了主体人视阈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包括:明确人的主体成因地位,确立主体人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等方面。

人类社会;自然界;生态环境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存发展,就不得不进行能动改造世界的物质性实践,这种实践活动必然引发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前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人类存在于自然世界中,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后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类实践必然引发含有人类本质特征之物的产生。然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使得两大世界并没有沿着相同的方向协调互进、和谐发展,而是产生矛盾、相互制约,这一问题的制造者正是人类自身。

1 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由来

1.1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

自然界的历史先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后来二者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本身就可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人类自身因素中,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劳动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因为在劳动中发生着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过程。这一方面维持人类自己的生存,另一方面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并构成了人类社会,使得物质世界分化。在这种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由畏惧到适应再到能动改造的“超越性”转变。人演化到能够通过理性认识世界并能改造世界的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由自然决定转变成人主宰。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人欲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或者人类实践改造的不当,都可能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即使在人类发展初期的采集和狩猎,也常常由于过度的采集和狩猎而消灭了一个地区的许多物种,破坏了自己的食物来源,被迫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1]。因此,从宏观上来说,人和人的劳动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1.2 新科技革命的双面作用

新科技革命使得新生产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财富。可以发现,现实的生产方式中代表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并与人类生活逐渐适应。同时,作为生产力内在要素的劳动者的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劳动资料不断丰富发展。这些变化增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福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科技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增强了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信心,在精神状态上给人以支持;另一方面扩大了人类的视阈,扩充了人类的知识面,使人类有能力征服自然。然而,不断发展的生产技术对自然界的索取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生长的补给速度、对自然界的改造超过了自然正常运行的程度。例如,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就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生产生活中燃烧过多煤炭、石油等燃料后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大气中引发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逐渐变热[2]。因此,科技的双面作用使得伴随着这两大世界不相协调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危及人类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而问题本身是由人类自身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导致的,是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的活动造成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异向发展的矛盾,这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人类自身才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本源,而人类自身包含着不同方面的属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成为主体,那么以这个主体所探寻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则具有多样性。

2 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3]。客观自然界是自在存在着的,以一种规律性和自发性规定自身,其内部系统会有效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人类生存需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一旦人类改造失衡,问题便立即产生。

2.1 人类种群的原因

以人为主体来探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应该考虑人类自身的问题,包括人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是社会存在中关于人存在的两大因素。人口的过度膨胀和素质低下增加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日益膨胀的人口数量对自然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过多的人口占用了原本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多的资源与更大的占有之间的矛盾使得农业耕地资源不足,耕地的减少产生了粮食危机;人口的不断膨胀也增加了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使用量,同时引发了水资源受污染的现象,造成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庞大的人口基数背后,人口素质的低下会加剧上述问题的恶化。因此,过多的人口及其不断增长的趋势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消费,造成了能源紧缺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

2.2 人类发展的原因

从人类发展角度来思考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注意的是发展模式和发展目的。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最终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目的是生态环境问题诱发的两大关键因素。

第一,粗放的发展模式和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以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来追求经济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模式是以牺牲和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导致整个世界资源的日益减少。同时,人类没有合理的处理粗放型生产带来的各种废弃物的对策,最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被排放到自然界中。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也加快了资源、能源的消耗,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世界各国构成严重威胁。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这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尚未改变,反而占据主导。这一模式和结构缺乏科学的理性指导,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律,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第二,城市化进程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人的发展旨在以人类自身生活幸福为基础,推进人由必然走向自由。而获得幸福生活需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步步实现。近年来,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对世界各国人文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成了诸如城市绿化减少、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间接地增加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倘若这种影响没有及时得到规避,且城市化进程又不断推进,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将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3 人类意识的原因

人类意识的原因是指生态文明意识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在哲学的角度就是意识对实践所起的加速和延缓作用。人的意识不仅仅指意识本身的属性好坏问题,还包括属性相异下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冲突。

第一,生态文明意识的落后与弱化阻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文明意识落后与弱化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是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环保意识较差,即人们尚未形成合理的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二是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破坏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即不良后果产生后人们才采取措施。这与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和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有关,这两方面都造成了世界各国生态环保意识的弱化,一旦这种意识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必然会阻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延缓社会进步的节奏。

第二,各国利益观认识不同延迟环境治理。由于全球各国在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他们在理解作为基本人权的环境权上出现鸿沟,必然会延误环境的治理,使生态环境现象演化成生态环境难题。发达国家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其生产方式粗放、人口众多且素质低下、生态环保意识薄弱等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利用其先发展的历史优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大量产生,实际上是过多、过早地占用了属于本国的环境权[4]。虽然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指责存在合理性,但是发达国家不愿承认和承担生态责任,尽管其自身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来改变这种现象,但他们也不愿承担因调整生产与消费方式所带来的代价。

因此,在这种论战中,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只会变成人们辩论的话题而被延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而恶化。如果再不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2.4 人类实践的原因

作为具有意识的能动生命物,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展开实践活动,获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资源,同时克服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前者是人的发展方式问题,后者则是环境管理和治理运动。

人类会根据对自身健康和生活带来副作用的物质和现象制定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安全标准,但这些标准在庞大的机构设置和巨大的人力、物力耗费面前则显得苍白无力。而且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事后处理,即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以后才启动管理方案,根据环境破坏的副作用制定安全标准,即使标准再切实可行都无法使自然环境恢复到原本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已经把“消除污染”的目的建构成把污染减少到某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即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对健康的危害是从现代技术那里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5]。这是一种主体主观性的精神安慰,是主体纯粹的自我建构,它是对“凡事有利也有弊”观念的投降而陷入了庸俗辩证法的误区。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寻找问题成因及采取相应措施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客观现实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使各个国家在具体的环境管理和治理上陷入了困境。同时,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使得人类对环境立法产生挫败感,降低对它的信赖度。因为它既缺乏道德力量也破坏了科学的完整性。一方面忽视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扭曲了科学用来造福的本来面目。因此,为各个国家的环境管理与治理运动带来挑战。

3 从主体人的角度省察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不是成为发展的阻碍。以人类自身为主体的角度去探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人类自身因没有做好保护而导致诱发因素存在,在人类这个实体上并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使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矛盾对立。然而,人类需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应该采取积极行动改善现状,使自然与人类社会和平相处,进而才能持续发展。

3.1 明确人的主体成因地位

一方面,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看,人类与人类社会主宰着自然界,这是整个物质世界在当代的表象,并构成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的确是人类自身不合理的行为作用于自然,才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使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所以在解决措施方面,必须先从人类自身出发进行思考,探寻问题的内部原因,进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明确了人的主体地位,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出人类自身有哪些方面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发因素,从自身做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3.2 确立主体人的发展目标

人的存在是为了与时俱进地发展,人的发展必然要指向未来,而面对现实的问题是人类取得发展的前提,要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并积极投身于实践。这个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以对自然界本质规律的认知为前提;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人存在与发展的需求。两者辩证结合,构成人的实践目标,以目标引领问题的解决并获得人类自身的进一步的发展。

3.3 在思想意识中确立人的价值取向

主体人的发展目标应是科学的价值目标。在付诸实践活动之前,需要在思维意识领域树立这样的价值目标,确立人的价值取向。价值本身是物趋向于人的关系范畴,人的价值取向包含在人的价值意识中。然而,应认识到这种价值取向和意识并非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在价值中存在着由物到人的联系,但是,这样的联系不能完全把人类当作绝对主体,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这种绝对主体的价值意识和取向导致的。应在思维领域内科学地树立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的,物趋向于人的价值取向,这样才可以避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人的发展目标。

3.4 在实践中取得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在实践中解决好这一问题,才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同时,实践的目的是在批判主客观的前提下产生的,用科学合理的实践目的去指导实践才能有效地避免问题的产生,从而更有利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按照彼此相宜的规律共处共进。

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人类史”与“自然史”研究的统一,在他们的思想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要认识一个就离不开另一个[6],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说明 “自然”与“人类”的对抗,而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只有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严宗泽.生态环境问题的文化哲学省思[J].创新,2013,7(3):34-38

[2]郝栋.绿色发展道路的哲学探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2012:9-10

[3]杨伯起,俞伟波.从人与自然关系谈生态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1998(03):41-42

[4]董武娟,吴仁海.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云南地理研究所,2004,16(1):74-78

[5]巴里·康芒纳.与地球和平共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53

[6]张岂之.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J].史学集刊,2001(03):5-10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6.005

2015-01-30

袁蛟娇(1990-),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B02

A

1673-2006(2015)06-0017-04

猜你喜欢
自然界主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