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文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10 19:04李雪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23
关键词:应用文有效性高职

李雪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高职应用文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雪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通向职业生涯、奠定成功基础的关键性课程。目前应用文教学中存在诸如割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异化、教学内容泛化等制约教学效果提高的问题,因此提高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

高职;应用文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应用文写作也随之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应用文课程已成为通向学生职业生涯、奠定成功基础的关键性课程。如何提高高职应用文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评价高职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参照以下四项指标:一是教学目标准确且具有弹性;二是教学民主,学生拥有安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三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四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性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割裂

就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那么相应的高职应用文的教学目标就需要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实现,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而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这三维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并实现的,这是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

但是,在高职应用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只关注知识授受和技能训练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活动的外化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高职应用文教学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

但是,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

第一,“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第二,合作徒有形式却内容无多,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第三,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三)教学内容的泛化

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再也不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广、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

但在教学内容的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泛化的现象: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某些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三、提高应用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散发吸引力?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调整自己教的特点,去面对具有差异性的各类学生的特点。

高职应用文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创造积极有效、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精练的教学语言等方面的常规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确定课程内容

首先,高职应用文写作无论是思维模式、表达方式、文章结构,还是材料使用处理,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基础性的、所有专业学生都需了解的内容。如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不同文种的知识、写作方法与技巧等。

其次,高职应用文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还需根据专业的不同,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如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可突出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财务分析报告等文种的教学;对土木工程类的学生则突出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策划报告、招标投标文书等的教学;而对机电类的学生则应突出产品设计说明、实验实习报告、科研报告的教学。

(二)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教学步骤

应用文教学第一步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第二步是应用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具体做法是将应用文基础知识与具体文种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使基础知识更具体直观,易于接受。如在学习通知的写作中,结合通知的结构写法,将开头结尾的方式,材料安排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等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如在会议纪要的学习中归纳梳理,可以将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方法的特殊性的知识,诸如在文章的显要位置表达基本观点、从属观点等融合在一起,明确应用文语言表达的庄重、准确、简练、畅达等特点。

第三步是总结、补充、完善应用文写作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应该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必须在第二步具体直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完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职应用文的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注重训练,落脚点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避免畏难情绪。以通知的正文写作为例:

第一,布置学习任务:“以学生处的名义写一份征文通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任务驱动法)。

第二,提供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征文通知正文应该怎样写?根据案例材料进行模仿写作(案例分析法、模仿创新法、启发式、讨论法)。

第三,讲授应用文常见的开头方式(讲授法),提问“能否为这个正文加个开头,可以加什么样的开头,请同学根据提供的材料,口头表述(说写结合法)”。

第四,延伸教学内容。“凭同学们的经验,这样的开头方式可以应用到什么样的文章中”,引导、启发并得出结论。

第五,布置弹性作业即分层布置作业。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作业,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几种具体的应用文写作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应用文写作中的典型范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选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

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时需要注意:一是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思考,充分调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力求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将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区分正确与错误的知识内容。

如,讲广告文案,我们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先播放几个优秀的广告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可以通过截取生活中某一典型场景、实物、图画、音乐、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结合校园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情景设置。

如在讲授求职信、简历的教学内容时,设置招聘会这一情景,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这样求职信和简历的内容就更有针对性。

如在讲授经济事务文书的经济合同的拟定时,由学生分别担任拟定合同的甲乙双方,双方需要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意识到经济合同的签订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循合法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等价有偿原则。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第一,明确项目的任务,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第二,项目实施,具体包括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提出需要修改的意见、完善意见等。第三,成果展示与交流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总结项目完成的过程。并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方法。

高职应用文写作是写作性很强的课程,一个文种就有无数的写法,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1]黄耀.五年制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3(19).

[2]董路.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3(6).

[3]李思玲,周翔云.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途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4(1).

(责任编辑:彭琳)

李 雪(1976-),女,辽宁锦州人,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本文系辽宁省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专项课题《高职应用文教学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JGZXQEB070)的研究成果。

2015-03-13

H05

A

猜你喜欢
应用文有效性高职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