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促早熟防早霜技术要点

2015-04-10 00:38马海龙
新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苗情斑病玉米螟

马海龙

2014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出苗期间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光温水匹配较好,田间长势整体好于常年水平,但部分地区因低温春涝造成玉米播期推迟,生育进程延后,同时出现秋旱,农业部组织专家制定了东北玉米促早熟防早霜技术指导意见,开远市通过组织实施加强田间管理,取得了成效,秋粮丰收。

防旱排涝促进生长

玉米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耗水量最大、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长势,适时适量浇好抽雄灌浆水,有效防范“秋吊”,促进穗大粒饱。8月份东北仍处于汛期,低洼易涝地块及时疏涝排渍散墒,避免因涝害倒伏造成严重减产。

合理施肥增粒增重

根据土壤肥力、苗情及前期施肥情况及时追肥。对于底肥和中耕追肥充足长势良好的田块,不再追肥;对于肥力不足的田块,在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溉或利用有效降雨,在行侧开沟深施肥,每亩追施尿素25~30公斤,或每亩用150~20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肥。高产田块适当增加用量,加快生育进程,防止叶片早衰,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粒数和粒重。

科学用药防病治虫

针对这年东北地区玉米螟、粘虫、蚜虫以及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等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的情况,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选用药剂,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黑光灯或性引诱剂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综合运用高架自走式机械喷雾和飞防等多种措施,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对出现病害的植株,及时摘除底部病叶,并带出田间集中烧毁,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促进早熟防霜冻

采取放秋垄、拔大草、割除空秆及病株、打底叶、除无效穗、果穗站秆剥皮晾晒、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加速籽粒灌浆。防止过早去除玉米中上部茎叶,促进营养向果穗转移。对晚熟品种及低洼地块,在上风口放置谷壳、玉米秸秆、杂草等点燃熏蒸,提高局部环境温度。有条件的地块喷施缩节安、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抗逆抗寒能力。

适时晚收脱水提质

早霜来临前尽量延迟玉米收获时间,充分利用玉米后熟作用,延长籽粒有效灌浆时间,一般在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进行机械收获。收获前10天喷施玉米脱水剂,每亩用量60~100毫升,对水15~20公斤喷施于棒3叶处,加速籽粒脱水,降低含水量,提高产量和品质对贪青晚熟的植株,及时收获青贮作为饲料。玉米收获后采用码趟子、上仓子、穗上房、选穗分类等办法堆放,加速脱水,防止籽粒霉变。

猜你喜欢
苗情斑病玉米螟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苗破土 查看苗情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凤栖梧·植保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