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施肥新技术

2015-04-10 00:38孙洪英
新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坐果温室有机肥

孙洪英

番茄富含多种有益的人体所需元素,是人们日常生活难以离开的蔬菜和水果。要种植好温室番茄,施肥管理是关键,既要把握好施用肥料的品种、数量,还要重视施肥方法。

1  施肥管理

1.1  重施有机肥

有机肥所含营养元素全、肥效缓而长。有机肥是土壤微生物的能源,具有活化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土壤微生物的增加可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为此重施有机肥是番茄施肥技术的核心。使用有机肥须是发酵好的,否则易产生有害气体。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施用优质有机肥60000~75000公斤。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微生物制剂,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用量30~45公斤。

1.2  平衡使用化肥

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合理使用可弥补有机肥和土壤中所供给某种营养元素的不足,平衡使用化肥不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番茄常用的肥料品种有: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硼砂、硫酸锌和三元复合肥等。其中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或旧温室中使用效果较好。

1.3  合理分配基肥、追肥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有机肥、磷肥、微肥和80%的钾肥、30%的氮肥混匀后做基肥,并将其中的2/3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翻于地下,其余1/3起垄时施在定植行内,其余70%的氮肥和20%的钾肥分别做追肥使用。

1.4  叶面喷肥

番茄进入盛果期后,根系的吸肥能力下降,此时可进行叶面喷肥,常用方法是每公顷每次喷洒1%尿素溶液加0.5%磷酸二氢钾溶液加0.1%的硼砂混合液600~750公斤,5~7天喷1次,连喷2~3次,有利于延缓植株衰老,延长采收期。

2  番茄合理追肥的四大原则

番茄对肥料十分敏感,追肥时应掌握“一控、二促、三喷、四忌”原则。

2.1  一控

番茄定植至坐果前的时期,应看苗追肥,控制追肥量。若追肥过多且过于集中,易造成植株徒长,甚至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除植株严重缺肥情况下,一般都应控制追肥量,略施稀粪水或生化有机肥液即可。

2.2  二促

番茄幼果期和采收期应重追肥,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第一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要迅速追施速效肥料1~2次,一般施用浓度为30%的人粪尿或5%含硫复合肥浸出液,以保证植株不脱肥。幼果进入膨大期后,为满足植株生长需要,避免后期脱肥,应采取勤追猛保的方法,一般在晴天每隔10天施1次浓度为40%的人粪尿或5%含硫复合肥浸出液。

2.3  三喷

番茄不仅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而且可以由叶子吸收矿质营养,以促进果实及种子发育。因此,在果实生长期间,特别是前期连续阴雨不能进行土壤追肥时,应喷施2~3次叶面肥,可用生化有机液肥300~500倍液喷施,还可用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500倍液喷施,以提高番茄品质。

2.4  四忌

番茄追肥忌在土壤较湿和中午高温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忌过于集中施肥。集中施肥易使植株徒长且产生肥害,在土壤较湿的情况下施肥易引起落花、落叶和落果等生理性病害;在高温条件下施肥,植株叶片水分蒸发量大,会影响肥效发挥。此外,施肥时间应避开高温时期,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3  注意事项

番茄生长过程中,气候变化大,前期温度高不利于秧苗生长,后期光照弱、温度下降,不利于授粉坐果,容易引起病毒病、灰霉病等病虫害。因此温室番茄在管理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选择优良品种

为充分利用温室效率,应选择生育期长、高产、抗病品种,产量可显著提高。

3.2  培育壮苗

购苗种植风险大,成本高,时常出现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因此,目前大连地区主要采用穴盘育苗法,基质为含矿物质元素较多的草炭土等,育苗期30天左右,当番茄苗高15~20厘米时定植。

3.3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棚内温度

温度过低会影响番茄生长速度,引起番茄灰霉病、晚疫病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推广,主要操作步骤是:挖25~36厘米深,宽50~100厘米的沟,将玉米秸秆放在沟内,撒入菌种,填土覆盖。秸秆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可提高棚内温度3~5℃,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即可达到提升棚温目的,又产生了肥料,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

3.4  调整合理植株密度

温室栽植密度过大,会使得单株坐果率低,果型偏瘦,产量不高。经过反复摸索试验,温室番茄每公顷栽30000株左右为宜,当植株第一穗果成熟时,及时摘除下层病老枝叶,可加强通风透光,增强养分向上层运输,提高坐果率。

猜你喜欢
坐果温室有机肥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