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

2015-04-11 02:08徐晓丽
关键词:科学性心态信仰

徐晓丽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

徐晓丽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在“宗教热”日趋升温、信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理论界通过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问题的理论架构,引导国人充分体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科学与信仰关系的变迁轨迹,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交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体现为信仰对象的科学性与信仰方式的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宗教

当前,“宗教热”日趋升温,不同信仰间的争夺战正在上演。在信仰多元化的背景下,国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的充分体认是他们选择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拒斥宗教信仰的关键。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问题的理论架构显得尤为重要。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能否进军信仰领域成为信仰的对象,这关涉科学与信仰的跨界问题。

一、科学与信仰关系的变迁

在西方文明史上,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总体上经历了科学从属于信仰——科学与信仰的分立——科学与信仰的“联姻”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在人类社会早期,宗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具有绝对权威,政治是宗教的附属,哲学是宗教的婢女,以至于科学也沦为证明宗教信仰权威性的工具[1]。此时,科学从属于信仰,当然是从属于具有权威性的宗教信仰。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政教分离,哲学从宗教中分化出来,科学也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随之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揭示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的认识,科学与宗教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宗教追求的是一种不可实证的超验本质。科学与宗教的异质性,决定了二者的冲突不可回避。近代以来,科学的突飞猛进,势如破竹,逐步揭开了宗教的神秘面纱,不断攻占宗教信仰的高地,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西方宗教传统悠久的国家中,宗教依然固守着信仰的地盘,科学不得踏入。这源于西方一种由来已久、约定俗成的观念,即科学与信仰不相干。康德完成了这一观念的哲学表达和阐释。他认为,科学与信仰是两个互无交叉、互不干涉的领域。科学即真理、知识,是经检验并已验证的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而信仰是对不能被检验的对象的确信与尊崇。一种理论、学说和命题一旦被证实或证伪,便成为科学知识;只有当一种理论、学说和命题尚未被检验或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时,才谈得上信仰。这就为非理性、不可验证的宗教信仰划定了独特的存在空间,科学不得介入。因此,在西方宗教传统深厚的社会中,宗教信仰被视为信仰的唯一形式。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西方人关于科学与信仰分立的观念传入中国并影响中国社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宗教式弱的国度,宗教传统的缺失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人历来没有信仰。这种解读背后显然隐藏着这样一种逻辑:宗教信仰是信仰的唯一样态。但事实上,信仰作为文化的核心,总是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从中国文化的特质出发去认识信仰,我们发现,中国社会宗教传统的缺失意味着信仰有其特定的中国语境。在中国,信仰有着丰富的样态,有其广泛的所指,既包括宗教信仰,也包括各种世俗信仰、民间信仰甚至迷信,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是信仰的典型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信仰是较之宗教更为本质的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二:其一,中国人“信佛不进庙,信神不信教”的私人化信仰方式,意味着在中国“宗教无法完全吸纳信仰”。[2]其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崇尚务实、有用理念的中国人历来不排斥世俗信仰,青睐科学。其中,科学的东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无疑更值得人们去信仰,必将更加长久地滋养人们的心灵。把科学作为承载价值和信仰的基石,实现科学与信仰的融合是人类告别野蛮和蒙昧的裹挟,渐进地走向真知和高贵的必然选择。人类圆满的生活既应该是指向终极关怀的有所希翼的信仰生活,更应该是理性和科学引领下渐进抵达终极存在的现实生活。让人类理性而有所信仰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现代人所应追求的生活理想。这也恰恰是我们视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这样一朵西洋之花能够进入中国人信仰视界的重要原因。

以科学性为内在特质的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科学信仰的情形,就是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信仰和信念。”[3]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交汇,颠覆了西方科学与信仰分立的传统观念,实现了人类信仰史上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而工人党却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4]24摆脱了宗教羁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了科学的形态,科学性是其本质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显然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自然科学注重实证(基于经验基础上的观察与实验),实证性是其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而马克思主义则包含着相对多的直觉因素与思辨因素,无法也不必经由实证的方法来保证其科学性。这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尽管马克思主义也研究自然,但目的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度宏观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其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是社会。这与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是迥然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着独特的外在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科学性是在其创立过程中奠定的。19世纪中叶,当时自然科学最先进的理论成果——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此同时,当时社会科学最先进的理论——德国的古典哲学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英法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同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要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时俱进来加以保证。在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不断汲取时代所创造的最新、最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以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命题结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一系列经由实践检验为正确的命题结论的集合体。这些命题结论是否具备科学性,要经由实践来检验。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命题结论方能被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因此,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的160多年的发展历程,恰恰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而自我完善的过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命题结论已经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了实际的改变社会的强大功效,并将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解释和变革现实的功效。

(三)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的科学性

科学的理论既要能够产生解释现实世界的功效,又要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任何一种信仰体系都包含着对未来的预设。人类社会将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预见。这种预见的科学性体现在预见依据、预见限度和预见态度上。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所做的预见,避免了神秘主义和空想倾向。而且,这种预见仅限于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的预见,避免了对具体细节和措施的预见。毕竟,“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5]。另外,马克思主义主张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未来社会的认识,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的科学性

信仰对象的科学性是决定信仰的科学性的首要条件;信仰方式的科学性则是信仰的科学性的外在保障。一种信仰能否被广泛传播和接受,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含的信仰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系于人们能否以科学的方式信仰。信仰方式涉及信仰心态与信仰行为两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态的科学性

信仰心态是信仰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体现为知、情、意三要素的结合。但在不同的信仰中,三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自所起的作用及地位是各不相同的。信仰心态的科学性取决于理性认知在信仰心态中的地位,因为科学是理性认知的成果,理性是保证信仰心态具备科学性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态中,理性认知占据主导地位。一个人不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难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信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态中,当然也包含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因素,但其不占主导地位。拉法格曾说,“马克思虽然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6]。与之相反,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宗教徒的信仰心态中占据主导。宗教仪式的目的就在于人为地加深信徒们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的过度膨胀势必走向非理性的狂热。“所谓狂热就是要排弃理性。”[7]以理性认知为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应拒斥狂热。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此有过惨痛的教训,付出过巨大代价。当人们以群体式的狂热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向极致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物极必反式的信仰危机,与狂热一同退去的是对原有信仰的游离和怀疑。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无疑不应该诉诸于信仰对象本身,而是应该反思当初的信仰心态。显然,曾经的狂热不但不能证明我们的坚定和忠贞,反而背离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只会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拒斥狂热是理性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态的必然表现。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心态,其实质是一种“批判式信仰”[8],即在理性的支配下,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思想、心态上应经历一个对马克思主义质疑——反思——批判——扬弃——创新的认识周期,并周而复始不断反复。这恰恰是对科学精神的张扬。近代科学繁盛以来,科学精神日益彰显。科学精神的典型特征就是基于理性的质疑,质疑基础上的反思,反思前提下的批判,批判过程中的扬弃,扬弃平台上的创新。其中,合理质疑是科学的起点,是驱除轻信与盲从、独立思考与判断的保证,其目的是为了导向正确的方向,建立起不惧怕质疑并经得起质疑的信仰。当然,我们需要的是合理质疑,而非怀疑主义。进而,“批判是科学的生命”(法国哲学家库辛语),是由质疑走向创新的中心环节。没有批判的精神,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无法实现超越前人的创新。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否定,而恰恰是为了对其施以科学性维护。正因如此,我们将以批判为中心环节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态称之为“批判式信仰”。这种信仰心态是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理论旨趣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正是经由批判最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两个必然”的结论。这样看来,马克思主义便不存在是否能批判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批判,厘清学术批判与政治宣传的界限,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置于科学良性的批判之上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我们曾有过将学术批判与政治宣传混为一谈,意识形态层面忽左忽右的历史教训。给予学术批判充分的话语空间和自由,坚持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是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行为的科学性

信仰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但其总是要外化为一定的行为。信仰行为是信仰者基于信仰心态所引发的外在行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行为上并无宗教信仰那样特定的仪式,而是注重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投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践,实现信仰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行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为:注重在学习和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性维护。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4]636列宁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曾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9]。所谓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其实质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这门科学进行科学性维护。这种维护涉及对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及“反例”要进行科学解释,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要进行科学回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始终贯穿着其信仰者自觉的科学性维护。

马克思主义信仰行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注重实践而无特定仪式,实现了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实践本性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行为上必然要诉诸于实践,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信仰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统一[11]。与之相反,宗教徒的信仰行为与世俗行为是分化的,信仰行为体现为一系列的宗教仪式,祈求在祷告中获得神的救赎。因此,文革时期的“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实际上已经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渐行渐远,最终背离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常态生活中进行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行为的科学性的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是信仰对象的科学性与信仰方式的科学性的统一。

[1]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423.

[2]李向平,何子文.信仰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信仰[J].社会科学家,2010(4):8-13.

[3]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20-2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8.

[6]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

[7]洛克.人类理智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98.

[8]张秀勤.批判式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论析[J].探索,2014(2):166-170.

[9]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74.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11]秦晓波,丛琳.从全面发展到自由发展:对《共产党宣言》“人的解放”思想的认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

【责任编辑王凤娥】

A81

A

1674-5450(2015)02-0031-03

2014-08-0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BZZ029);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项目(ZTS201312)

徐晓丽,女,辽宁营口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科学性心态信仰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