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夏天敏小说的悲剧意蕴

2015-04-11 05:11邹成桔陈俊娟昭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德山四爷老马

邹成桔, 陈俊娟(昭通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云南文学研究

探寻夏天敏小说的悲剧意蕴

邹成桔a, 陈俊娟b
(昭通学院 a.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b.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夏天敏是一位写农村题材见长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作品已经得到了文艺界的认同,他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来的悲剧意蕴成为小说的重要组成元素,着重探讨人的命运和遭遇。论文力图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夏天敏小说蕴含的悲剧意蕴的分析,阐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写苦难和悲剧的意义。

夏天敏; 悲剧; 意蕴

昭通作家夏天敏从乌蒙山中走出来,他的根深深扎在大山中,他醉心于大山中的一草一木,他为大山中父老乡亲的苦难伤感,疼痛。他的小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小人物,写生活小事,着力于细枝末节的刻画,他的叙述细腻生动,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在夏天敏的艺术世界里,我们感受最深的却是他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和深深聚集在他作品中的强烈的悲剧意蕴。在描绘个体生命的有限、苦难的深重、生存的挫折感、幸福的短暂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时,夏天敏用细微处见精神的手法把一幅幅悲剧图景展现出来,让人们体会到流露在他作品中的无处不在的悲剧意蕴。

一、命运中展现的悲剧意蕴

老舍说过“悲剧就是一个人跟自己的命运抗而抗不过”。人不停地用那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的过程贯穿了苦难的人生历程的每一阶段。

《好大一对羊》里的人物德山老汉就有着撕扯人心的悲剧命运:身处大山深处极度贫困的德山老汉被一个天上掉下馅饼砸中——副专员扶贫走访山乡选中了他家,不仅给了400元钱,还跟他结成了扶贫对子,赠送了两只外国高级羊给他养。于是,命中注定贫穷卑贱的“德山老汉觉得腰板上的劲似乎比过去足了,佝偻的腰也直了许多”[1]。然而,随着高级羊的到来,乡长、村长怀着各自的目的,层层给德山老汉施加压力,养好外国羊变成了政治任务,“只能养好,不能养坏”。畜牧站兽医给德山老汉如何养好羊的交待,让“德山老汉听得一身疙瘩,额上的冷汗渗了一层又一层”“这不是养羊是养爹了。我爹活着还没这样精细呢”。[1]于是德山老汉成了高级羊的奴隶,德山老汉为了高级羊耗尽心力,耗尽财产,结果本就赤贫的家变得更加的贫困,连小女儿生病也舍不得花钱治疗。于是脱贫羊不仅没有让德山老汉脱贫,反而在羊的“拖累”下越发贫困了。最后,五十出头的德山老汉唯一的小女儿也为了给羊割草而陷入泥潭死了。德山老汉的悲剧命运让我们感慨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思想愚昧,生活贫困,但贫困的日子也不由自己掌握,心灵上层层压着负担。他的悲剧命运在于对客观的无形的力量的无法抗拒,对主观的精神世界的极度麻木和愚昧。所以,德山老汉成为最具震撼人心悲剧性的代表人物。

在“羊吃人”的悲剧后,夏天敏又创作了《好大一对羊》的续篇《德山老汉和他的马》。在《好大一对羊》的结尾,德山老汉唯一的女儿因为养羊而死了。村长满心愧疚而把村里的一头瘦骨嶙峋“等着下汤锅”的老马给了德山老汉,没有了女儿的德山老汉和哑巴婆娘从此和孤独的老马相依为命,他们倾注在老马身上的关爱如同倾注在去世的女儿身上,把老马当成了一家人。在德山老汉夫妇的照料下,老马一天天强壮起来,马有了精神,走起路来也神气得很,村里人看到老汉对老马呵护备至,笑称老马是老汉的兄弟,德山老汉不反驳,在他卑微的命运里,因为有了老马而现出的些许微光已经让老汉欣慰不已了。然而命运并不准备让老汉悲哀的一生有些许喘息,汶川大地震影响到了望云村,村里发生了小地震,村长为了安排防震工作借用了德山老汉的马,途中累坏了老马,老马被丢弃在陡峭的山路上。德山老汉知道后连夜赶去,人马悲伤不已,相拥而泣。德山老汉夫妇冒着严寒、危险,忍着饥饿,守护于老马身旁,终于老马站了起来。然而,在干部们的“政绩观”作用下,乡长暗示、村长鼓励、利益驱动,为了得到更多的救济款,村民们共同努力,“人造”地震,村子终于变成了重灾区。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家家建新房。在交通不便的望云村,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需要到山下去肩挑背驮,又是在层层的无形的压力下,为了能在限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德山老汉和他的马拼命干活,生命的力量用到了极限。压力、疼痛、疲惫终于转化成了无尽的绝望,老马终于不堪忍受,在悬崖上决绝地跳下了深谷。

唯一的女儿死了,相依为命的老马也死了,德山老汉还得活着,活着承受命运的一次又一次打击。老马的纵身一跳,也带走了德山老汉的灵魂。作家用平和的语调讲述了一个贫困山区农民的命运不幸,读来让人觉得痛苦和无奈深深的浸漫开来。

二、人物性格造成的悲剧意蕴

夏天敏笔下的底层农民,像山上随处可见野草,卑微懦弱,长期的贫困愚昧让他们对自己的卑贱有了认同,传统的封建道德等级制度又让他们对“官”产生了莫名的敬畏,大有见到“官”就有莫名的跪意的奴性意识。

在夏天敏的小说《皇木滑竿》里,主人公陈滑竿是一个在旧社会靠抬滑竿谋生的人,因为是“一把好手”,得以抬过一些“大人物”——县长和他的小少爷,甚至还抬过省主席,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骄傲。新中国成立后,他改行拉板车,被划成右派的县长的儿子成为他的同行。“不能抬滑竿,陈滑竿就十分苦恼。他迷恋那抬滑竿的潇洒日子,尤其是抬省主席那段辉煌历史不能忘怀”。[2]终于,在一个深夜就把昔日的皇木滑竿找出,将右派少爷请上滑竿,在院子里重新体验了一把抬滑竿的滋味,如愿以偿。鲁迅先生说过,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只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做稳了奴隶,另一种就是连奴隶也坐不稳。陈滑竿就是想把做稳了奴隶的滋味再体验一番,并以此自得。

《四爷收徒》中,乡场上的四爷是一个能识别猪有病无病,有宝(猪砂)无宝,能靠眼睛看就能给活猪估斤两的神奇经纪人。乡场上的人都对四爷敬重有加,甚至乡场的开场都要等四爷到场。但就是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会一看到一个“黑毛呢中山装”便就短了自信和气魄,变得拘谨猥琐起来。原来这个“黑毛呢中山装”就是一乡之长邹大发,在大批“资本主义道路”时,他曾多次训斥过四爷这一类的搞资本主义尾巴的人。后来邹大发因为犯了错误而被开除公职,众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只有四爷对他仍是害怕。“他敬畏的是人家毕竟做过官,难保不再做官,那时你龟儿子些要换嘴脸也来不及了。”[3]邹大发跪拜四爷为师学鉴别猪这一绝活,四爷就是不敢收这个徒弟,还因为他这一跪,四爷头痛犯了三天。“四爷的爷爷除了传给子孙祖传的手艺,还传了祖传的毛病,敬畏官员。若受官员的大礼,头当剧疼,遗传之神秘,几代未曾改变”[3]四爷这一祖上遗传的毛病,只怕不只是四爷一人的毛病,而是普通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奴性意识造成底层老百姓的另一悲剧。

对于陈滑竿和四爷,读者会感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既可笑又可叹,笑他们滑稽荒唐,叹他们可怜可悲。

三、人与社会冲突的悲剧意蕴

人在社会当中生活,人与社会总是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对抗性,这些对抗性成为无数悲剧性冲突的主要原因和决定性因素。冲突后产生的悲剧性表现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尤为突出。夏天敏的小说擅长写小人物,其中写的小人物不再只是反映他们自身生活的变化,而是通过他们生活的变化,反映贫困山区存在的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透视农民极为艰辛的生活状态。

《随水而去》里的肖三爷,老伴死了,照看着又聋又哑又瘫的儿子,靠着几亩麦子活命,穷得用不起化肥,天天摸黑起早拾粪,被车撞得额头、膝盖、手都破了,抓几把干灰敷伤口上,硬把看病吃药的钱省下运水浇麦子。撞他的人说“干灰敷不得,要得破伤风的”三爷呲着牙说“乡下人命猪狗般贱,代代人都这样,没啥了不起。”[4]伤口感染了,流脓流水的也舍不得去看一次病、清理一次伤口。结果因为专员不负责任随手划定的烤烟样板田要连片种植,乡长强行把几百亩地上的快要成熟的麦子改种了烤烟,但夏天一场大水把样板地上的烟苗淹没了,农民的生计就更无指望了。

《徘徊望云湖》中,望云村的村民,居住在苦寒的云贵高原上,土地贫瘠少产,平日已有黑颈鹤刨人种子与人争食的情况。一到春天,粮食告罄,村民便眼巴巴的等着救济粮。而路困桥断,粮运不进去,定为国家黑颈鹤保护基地的望云村便走进了既要给鹤投食,不让鹤饿死、而人却饿得肚子瘪瘪狼群样的两难境地。小说描写的穷困令人震惊:“村里的饥饿象瘟疫一样蔓延,不少人家里煮的糊糊越来越稀了,有的干脆稀得象镜子,把晃动的人脸照得五官清晰。”石柱被老婆和饿得哭叫的娃娃吵得无法,下山借了一口袋粮食,“熬了一大锅糊糊。凑合着给娃娃些吃。一吃就吃得鬼火冒。大黑也不顾嘴里烫起泡,才舀起一碗嘴对着就没有松开过,一眨眼就灌进去了,又来舀第二碗。二黑三黑吃得慢,扑过来将大黑的碗夺了,大黑将碗扣在二黑头上,三黑将头一低,将大黑拱倒在地,哥儿几个在地上扭打成一团。”[5]石柱老婆气得找根竹棍发了疯对光着身子的孩子一顿狠抽。晚上听着在睡梦中疼得呻吟的孩子,又揪心地难过,失声痛哭。被一窝饥饿的娃娃折磨得快发疯的石柱婆娘,顾不得保护黑颈鹤的法律,带着对夺人口食的黑颈鹤的仇视去与鹤争食。被投食员刘大毛发现,为了粮食,她把贞操出卖给了刘大毛。在人鹤争食的过程中,三只黑颈鹤饿死了,等待村民的,或许是法律的惩罚,而“望云村百十个活鲜鲜的人,好意思摆着饿死?共产党给有这章法?”[5]

《接吻长安街》里柳翠的母亲,“长年病着,成天咳个不停,咳得喘不过气来,……眼睛睁得老大,尽是眼白”,却“绝对不会给自己买药吃,带回去的钱她绝对不会使用一分。山区人命贱,活着也就活着,死了也就死了,就是买一粒药吃,也非到躺倒甚至快死了才舍得。”[6]

《好大一对羊》里,德山老汉家里吃的是黑糊糊的稀泥样的东西——野草洋贴根叶和拇指大的洋芋,一年到头都饿着。睡的是乱七八糟的山茅草,一堆鱼网似的破棉絮,一团一团油渣似的。一家三口住一起,姑娘十多岁了,也挤着睡。

《好大一棵桂花树》讲述的就是巨大的城乡现实差别,城里要建个广场,需要一株桂树,于是桂花家的桂花树就要被弄进城了,因为贫困,3万元一株的桂花树对桂花一家来说就是救命钱,卖了树,丈夫可以治病,孩子可以上学……但就是因为贫穷,乡下人就不能拥有欣赏哪怕是他们自己土地上的花草树木的权利了?凡是有棵好树有块好石头都要被弄进城里。

在这些描写中,作者用平和的、冷峻的语调,将贫困山区严酷的现实生活环境展现在人们面前;将贫困山区人民无法挣脱的以官本位为体制的一张官僚网带来的苦难生活展现人们面前,令人窒息扼腕。

四、结语

人们说,在追求金钱至上的今天,人们要的是娱乐,呈现苦难的悲剧意蕴的意义不大了。事实上,在任何时代苦难都和爱情一样在文学的主题中不可替代。翻开夏天敏的小说,没有充满趣味、充满温馨、充满诗意的描述,没有风花雪月、纵情山水的情节,有的只是让人难以自抑的苦痛和悲凉。他把根埋在土地里,与农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他们流血他疼痛,他们撒泪他愤懑。

夏天敏的作品以深刻的艺术真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以其深刻的忧患意识激发读者的深思。在展现那些艰辛的苦难、农民的命运、尖锐的矛盾时,以真挚的感情表现了对人物命运的关切与悲悯。分析他的作品悲剧意蕴,体会他作品中从苦难的展现到流露出深深的忧患意识的过程,从认识到教育再到反思,无疑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

[1]夏天敏. 好大一对羊[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45—47.

[2]夏天敏. 皇木滑竿[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66.

[3]夏天敏. 四爷收徒[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06—109.

[4]夏天敏. 随水而去[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76.

[5]夏天敏. 徘徊望云湖[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3.

[6]夏天敏. 接吻长安街[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243.

Explore Tragic Implications Xiatian-Min Novels

ZOU Cheng-jua, CHEN Jun-juanb

(a.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School of Humanities,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

Xia Tian-min is a writer known for writing the rural theme, a series of his work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literary sessions, the Tragic Implications in his works become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novel, it focuses on person’s fate and suffer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suffering and tragedy in the new era, it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Xia Tianmin Tragic Implication Analysis.

Xia Tian-min; Tragic; Implications

2015-03-09

邹成桔(1977— ),女,云南昭通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I207.42

A

2095-7408(2015)04-0056-04

猜你喜欢
德山四爷老马
Designing current–strain-assisted superconductor–ferromagnet multi-bit memories
四爷和他的马
老马
老马的三个愿望
机智救场
老马与老贾
傻四爷
过去未来现在
寻找老马
科尔沁兄弟(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