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04-11 07:04陈寅瑛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主体

陈寅瑛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是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结晶,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从这一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但任何一种哲学,都必须立足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在时代变化中结合社会现实,解决重大问题。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道路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于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理论根基和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在欧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理论,与中国社会相结合而中国化,既是这一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从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属性而言,它是具有实践性质的理论学说,他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并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必然建立在与具体的社会情境相适应的情况下,并在结合的过程中具体化。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普世性的真理,包含重要的理论作用。而普遍的理论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价值,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新理论,既不同于封建文化又不同于资产阶级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才最终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导。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1.历史主体理论与“人民主体”理念。历史主体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所有行为的发起人和执行人,同时它也是认识客观社会历史的思维主体。

历史主体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马克思强调,人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人类因追求自身目的所产生的活动构成了历史。因此,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人所创造并发展的,其最终是服务于人的发展。

历史主体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人民主体”理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任何政策的评价标准都在于人民是否拥护。江泽民通知的“三个代表”思想,其核心在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历史主体这一观点的直接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核心目的在于让国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则全方位阐释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

“人民主体”理论是历史主体理论与中国实践相适应的产物。过去我们曾僵化地看待生产,其实生产力水平仅是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物化依据,其标准是人所赋予的,人的发展才是从人的主观角度,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尺度。归根结底,评价社会发展的标准在人,因此将历史主体理论应用于我国历史实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理念。

2.生产力理论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后一对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又根源于前者。因此,生产力是促进历史进程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现状是我国建设的国情基础,生产力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鲜明体现。我党自邓小平时期逐步改变了工作重心,断然否决了阶级斗争,转而进行经济建设。他还提出了先进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于改革。

邓小平同志随后阐述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

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是对生产力理论的应用和创新。随后,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在“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中均有体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

3.社会结构理论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历史表象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路线规划、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实践中揭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组成结构可分解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等。若社会各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间形成稳定、相互协调、持久的关联体系,那么社会整体将处于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

结合社会结构理论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对这其的直观表现。我国的和谐社会理念包含了物质、政治、精神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而社会结构理论强调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包括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我国的实践中,改革早期就有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念;改革新时期提出了社会建设,发展政治文明的理念;十八大的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后,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这一布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表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1.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发展。马克思始终强调其理论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重复或僵化的教条。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特点,可归纳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相融合。历史性包含人类从历史发展中获取的根本见解。而时代性则表示理论体现了具体时代的特征及现实内容。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结合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充满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蕴含着普适性的哲理,能更积极地适应当下的社会现实。

中国所面临的当下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创立的时代背景相比,无论在社会结构、运行方式,还是发展困境方面都有着巨大变化。历史唯物主义对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和深化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2.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蕴含了早期的生态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只是局部现象,而未成为社会的主流问题,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未被充分展开并论证。而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性的进步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速度,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展,它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早期生态观的新阐释。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重新看待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供给间的关系,也涉及资源环境的极限消耗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更为全面地扩充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使之更适应当代实际。

四、启示

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使得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产力的提高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从而巩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内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改革及建设伟大成果的集中表现。

同时,经济的巨大变革必然影响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对现有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对现代主流文化积极引导是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软性保障。这必然要求我们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同时加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建设。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万斌文集:第三卷历史哲学[M].杭州:杭州出版社.1992.

[4]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4,(14).

[5]衣俊卿.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2011,(3).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