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

2015-04-11 07:04牛金玲刘佳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个性化

牛金玲 刘佳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引入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面对种种诱惑和考验,党的自身建设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也不容乐观。首先,学生基层组织涣散、组织生活形式化。其次,学生党员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再次,部分学生党员的业务成绩、综合素质和作风同党员的标准仍有差距。第四,没有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过硬,且训练有素的工作队伍,党务工作多由辅导员兼职。最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不可避免地收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使党员的素质和党组织发展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2.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思想顾虑。个性化教育是相对于模式化教育而言的,是一种“人性化、个人化、特色化、和谐化”的教育。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强调思想的统一性,强调党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能否引入个性化教育一直备受争议。一是担心会影响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扰乱人们的思想观念,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二是担心对于个性的强调会影响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等党性原则;三是过于注重特色会掩盖党固有的政治性,从而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这些顾虑的存在是对党、对党员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得出结论。

3.高校党建工作中引入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而社会有发展,同样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都是木头,一百二十万党员就是一百二十万块木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充分阐明了党的领袖对于党建工作和个性化教育的态度,形象地说明了党性和个性的关系,党员不是政治符号,而是党性和人性、共性和个性的融合。那么,党员教育也理应是个性化教育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统一。尽管中国共产党代表一定的阶级,但是党的奋斗目标已经超越了阶级的狭隘指向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这同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个性化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实现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途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个性化教育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个性化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的内在要求

1.个性化教育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应有之意。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和主动性,针对个体自身的个性特长,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教育对象自身的优势和内在潜能,将个体的价值最大化,使个人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党性建立在良好的个性素养的基础上,每个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的崇高、政治立场的坚定都体现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上。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在各个领域的优秀分子和专门人才,因此,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尊重党员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员在各个领域的智慧,激发党员的内在潜能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学生党建工作应在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想建设和信仰引领,在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主动性、尊重人的个性才能的基础上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2.个性化教育激活高校学生党建的生机和活力。“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指导的一元性与现实人性发展中的多样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即‘一’与‘多’的矛盾。这一人性方面的对立统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与现实的个人人性发展的多样性相结合的人性基础。”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崇尚民主、自由,提倡教育的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着政治化、模式化、单一性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党务工作者逐渐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不断解放党建工作的思路,更新党员教育的理念,创新党员教育的方法,拓展党员教育的平台,挖掘党员教育的资源,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重新激发大学生党建的生机与活力,这就必然需要引入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3.促进个性化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相得益彰。个性化教育在我国,是在应试教育和模式化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的情况下提出的,目的就是纠正应试教育和模式化教育的偏颇。毛泽东曾经说过,“我记起了龚自珍写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我们党内,我想这样讲:‘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使我们的党员成了纸糊泥塑的人,什么都是一样的,那就不好了。”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思想引领的前沿,在当今世界开放、多元、自由的潮流和趋势下,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要不断提升育人水平,提高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就必须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使两者互相补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充分体现先进性的,具备社会主义建设能力的合格接班人。

三、以个性化教育理念引领创高校学生党建的创新之路

1.加强思想建设,大胆创新主题教育活动载体。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要改善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成长规律和成长需要出发,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创新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等技术手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学生党员的思想脉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水平。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通过组织学生党员挂职村官、支农支教、帮助解决企业难题,协助基层党组织做好创先争优。

2.加强组织建设,不断丰富党的组织管理形式。各级学生党组织是党的机体上的重要细胞,只有保证细胞的先进性,才能使党组织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管理没有永恒不变的模式,只有适应需要”,面对当前大学生党支部设置不够科学,组织生活单一乏味、凝聚力不强的现状和复杂多变的形势,要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的组织管理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低年级党员数量少的可以按照年级、专业设立,高年级学生党员多的可以将支部建在班上;根据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以社团或学生会为基础建立党支部。其次,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各支委的职能,锻炼能力、积累党务工作经验,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管理和指导。对支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加强对支部建设的思想引领,并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3.加强作风建设,全面塑造党员完整健康的人格。作风是党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外在表现,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作风建设,就要搭建平台锻炼学生党员队伍。首先,建立各种学生党员工作站,让党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在重要工作中,对学生党员提出明确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意识。其次,鼓励学生党员创办学习型社团,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动作用,通过活跃第二课堂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第三,加强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性,加强学生党员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骨干作用,自觉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第四,建立学生党员心理驿站,由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党员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4.加强制度建设,继续推动制度的完善和人性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就要不断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科学化和人性化。继续完善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制度、生活制度、监督制度和工作制度,可以通过设立学生党员加油站、学生党员阅览室、成立学生党员教育基地等形式加强学习,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学生党建微博、学生党员空间等平台促使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思想感受,避免形式主义和空谈;通过发展对象面向基层学生党支部进行答辩的入党答辩制度保证党员发展的标准和群众监督的权利;通过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宿舍、一个党支部联系一个社团等形式的党员联系制度拓展学生党员服务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服务意识;此外还有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都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在执行上加以创新,增强制度的时代性,使之更为人性化,为学生党支部的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1]唐艳.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个性化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雷骥.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和多样性的人性基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寇北辰.管理美誉永恒不变的模式[J].领导与管理,2012,(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个性化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