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燃用丁醇汽油的性能实验研究

2015-04-12 08:35石美玉朱荣福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燃用乙醇汽油丁醇

石美玉,朱荣福,林 明,杨 兆

(黑龙江工程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50)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汽车既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众多的车用代用燃料之中,生物燃料以其低污染、可再生等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2]。对于点燃式发动机,目前在我国常用的生物燃料是乙醇汽油,其中乙醇的体积比为10%[3-4]。生物丁醇作为第二代生物燃料,与乙醇相比,来源丰富,可不用粮食作为生产原料,更为适合与汽油混合作为车用燃料使用[5-7]。目前,对于丁醇汽油的研究,通常与发动机燃用汽油作比较,而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丁醇汽油的对比性研究较少[5,8]。

1 燃料理化特性分析

表1给出了汽油、乙醇和丁醇的燃料理化特性对比。如表1所示,乙醇和丁醇都是含氧燃料,燃料中的氧有利于燃料完全燃烧,提高热效率,进而降低油耗和排放[9-10]。与乙醇相比,丁醇作为车用燃料的优势有:丁醇的热值、密度更高,与汽油混合后,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较小;丁醇的蒸汽压仅为乙醇的1/6,远低于汽油,有利于燃料的储存与运输;丁醇的汽化潜热低于乙醇,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丁醇的化学结构与汽油更为接近,亲水性弱,与汽油混合不需添加助溶剂;丁醇的腐蚀性低,可直接使用现有的炼油管道运输,无需改动。

表1 燃料理化特性

2 实验装置及方法

实验发动机为三菱4G18发动机,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实验台架布置如图1所示。实验通过AVL i60直采排放分析系统测量和记录排放数据;利用湘仪CW160发动机测试控制仪测量和记录功率、油耗等数据。

实验工况为全负荷和速度特性2000rpm和2500rpm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方法参照《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实验前发动机预热15min以上,在燃料温度控制在298K±5K、机油温度368K±5K、排气背压低于6.7kPa时开始试验,每个工况测量时间不低于3min,实验工况之间间隔不低于5min。

实验燃料分别为纯汽油(记作B0),乙醇体积比为10%的乙醇汽油(记作E10),丁醇体积比为10%的丁醇汽油(记作B10)。实验时,发动机未做任何改动或调整,乙醇汽油和丁醇汽油均为现场调配,未添加任何物质。

表2 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图1 实验台架布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动力性分析

图2给出发动机燃用B0(纯汽油)、E10(乙醇汽油)、B10(丁醇汽油)的外特性对比。如图1所示,与汽油相比,发动机燃用E10外特性功率最低,平均降幅5%,B10位于二者之间,平均降幅2%。这是由于与乙醇相比,丁醇的热值与汽油更为接近,且丁醇含氧(见表1),有利用燃料完全燃烧,因此,在全负荷工况下,燃用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影响较小,优于乙醇汽油。

图2 发动机外特性功率对比

3.2 经济性分析

在相同的负荷下,由于乙醇汽油和丁醇汽油的热值低于汽油,容易导致发动机的油耗增大。如图3和图4发动机燃用三种燃料的2000rpm和2500rpm负荷特性油耗对比曲线所示,与汽油相比,发动机燃用E10的燃油消耗率最高,而丁醇汽油的热值高于乙醇汽油,因此,B10的燃油消耗率位于二者之间。

图3 2000rpm负荷特性发动机油耗对比

图4 2500rpm负荷特性发动机油耗对比

3.3 排放性能分析

图5 至图8给出发动机燃用三种燃料的2000rpm和2500rpm负荷特性HC排放和CO排放对比曲线。如图所示,发动机燃用B10时HC排放和CO排放最低,其次为E10,B0最高,在2500rpm负荷特性尤为明显。一方面乙醇和丁醇都是含氧燃料,燃料含氧有利于降低HC排放和CO排放;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相同负荷下,由于燃料热值导致发动机乙醇汽油的燃料供给量最多(见图3和图4),削弱了燃料含氧降低HC排放和CO排放的效果。

图5 2000rpm负荷特性HC排放对比

图6 2500rpm负荷特性HC排放对比

图7 2000rpm负荷特性CO排放对比

图8 2500rpm负荷特性CO排放对比

NOx的生成主要受温度和氧浓度的影响。由于乙醇和丁醇含氧,从而促进NOx的生成,因此,B10和E10的NOx排放高于汽油。另一方面,B10热值高于E10,增大了燃烧温度,因而B10的NOx排放高于E10,如图9、图10中2000rpm和2500rpm负荷特性NOx排放对比曲线所示。

4 结 论

本文对燃用B0(纯汽油)、E10(乙醇汽油)、B10(丁醇汽油)三种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做了初步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燃用B10对发动机的功率和油耗的影响小于E10;

2)相同负荷下,发动机燃用B10的HC排放和CO排放下降幅度高于E10;

图9 2000rpm负荷特性NOx排放对比

图10 2500rpm负荷特性NOx排放对比

3)相同负荷下,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B10会导致NOx排放增加,而B10的NOx上升幅度高于E10。

[1] 庄幸,姜克隽.生物燃料在我国公路交通中替代油品潜力分析[R].北京: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报告,2008.

[2] 冯飞.替代燃料、生物燃料、燃气汽车的技术特征及其发展前景[R].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7.

[3] 司利增,刘生全,马志义,等.电控汽油机燃用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的试验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7,36(4):10-43.

[4] 祁东辉,刘圣华,李晖,等.电喷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排放及催化转化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21-24.

[5] 李克,王宝林,韩志玉,等.汽油机燃用丁醇-汽油调和燃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9):820-823.

[6] 杨靖,李克,杨小龙,等.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燃烧放热规律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10):911-914.

[7] Haroldo Chacon.生物丁醇的性能优势及技术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2,30(3):254-259.

[8] 杨小龙,杨靖,林铁平.丁醇汽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2):32-35.

[9] 姚佳岩,盛翔,盛革平,等.汽油机缸内富氧燃烧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4):51-54.

[10]姚佳岩,张金柱,朱荣福,等.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1,193(2):33-36.

猜你喜欢
燃用乙醇汽油丁醇
车用乙醇汽油与大气环境保护
CFB锅炉燃用高热值动力煤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燃料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F - T 煤制油/ 正丁醇混合燃料对电控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山西2020年起全面推广乙醇汽油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推广乙醇汽油 2020年全国汽车喝酒精
重型车用柴油机燃用煤基代用燃料特性
用甘蔗汁生产丁醇的试验研究
丙酮丁醇梭菌高耐丁醇突变株的选育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