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第一国际的独立贡献

2015-04-14 03:01■黄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巴黎公社恩格斯委员会

■黄 帅

在1844年至1847年合作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建立共产主义的政党以领导人民群众去实现科学共产主义。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正式创立,当时他们就设想建立国际性共产主义政党来领导世界共产主义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共产主义者同盟面临着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镇压,已经无法正常活动下去,于1852年11月被迫解散。到了19世纪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第一次在多国普遍高涨,马克思、恩格斯改变了想法,他们决定通过建立政党性质的国际组织来促进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在马克思的大力促进下,1864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到1876年欧洲革命低潮时宣布解散,活动了12年。其间,恩格斯紧密配合马克思,对第一国际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第一国际前期(1864年9月28日—1870年9月20日),恩格斯作为马克思领导协会强有力的助手发挥协助作用

直到1870年9月20日之前,恩格斯一直在英国曼彻斯特从事商业活动。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作为职业革命家,没有社会职业和固定收入,无法养家糊口,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和得力助手,需要承担马克思一家大部分的生活费用。所以,他被迫到曼彻斯特从事商务,以其收入帮助马克思。1850年至1870年是恩格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虽然他没能在国际工人协会中担任正式职务,也没有参加第一国际前期的几次代表大会,但是他在实际工作中全力配合马克思领导总委员会、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工作。

第一,与马克思及总委员会重要成员保持通信联系,及时了解形势发展,为总委员会出谋划策。

恩格斯几乎每月甚至每周都与马克思通信。1864年11月4日,马克思向他传达了9月28日在伦敦圣马丁堂宣布成立第一国际的情况和自己为何要参加这次大会的原因。马克思在信中说:“我知道伦敦和巴黎方面这一次都显示了真正的‘实力’,因此我决定打破向来谢绝这类邀请的惯例。”[1](P12)马克思还将总委员会设在伦敦,决定1865年在比利时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以及当时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成员情况告知恩格斯。11月7日,恩格斯回信,对马克思打破惯例参加第一国际成立会议的做法表示完全支持和充分肯定。他在信中说:“我们又同那些至少是代表自己阶级的人发生了联系,这毕竟是好的;归根到底,这是一件主要的事情。”[1](P19)第一国际成立不久,虽然已经制定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但是新生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中仍然存在着各派力量,他们力图通过控制临时中央委员会去推翻马克思的实际领导,削弱“德国人的影响”。当时意大利的马志尼派在英国工联部分领袖和勒·吕贝的支持下,策划反对马克思领导的阴谋活动。1865年3月24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道:“国际总委员会和报纸的理事会里一片混乱,并且出现了一种反抗缺席的‘暴君’、同时使整个小店铺垮台的强烈愿望。”[1](P192)恩格斯得知这些情况后当即鼓励马克思要与阴谋活动斗争到底,尽力克服混乱情况。1868年11月,贝克尔要求第一国际可以接纳巴枯宁派的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并且将巴枯宁派的同盟申请书和纲领、章程寄给了总委员会,马克思又将其转寄给恩格斯,征求他的意见。恩格斯这样回信说:“对这些妄图钻进国际的家伙,最好是冷静而坚决地加以拒绝”,“否则,就会有两个总委员会,甚至两个代表大会,就是国中之国”。[2](P220-221)恩格斯清晰地表明了坚决反对同盟分裂的态度。

第二,恩格斯协助马克思召开好第一国际的重要大会。

第一国际于1864年成立后,在1865年至1869年这五年间,共召开过五次重大会议,即1865年伦敦代表会议、1866年日内瓦第一次代表大会、1867年布鲁塞尔第二次代表大会、1868年洛桑第三次代表大会和1869年巴塞尔第四次代表大会。这五次重大会议都讨论并通过了总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和众多工人运动面临的重大问题。总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都由马克思负责起草,起草过程都征求并且采纳了恩格斯的意见。恩格斯非常重视对国际章程的修改和讨论,亲自参与并且指导章程的修改和完善,为新成立的各国工人阶级联合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奠定了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他还积极做好每次大会的筹备工作,与马克思共同分担国际的具体领导工作,研究大会议程,亲自草拟大会的有关文件,负责整理和翻译决议,通过通信的方式及时了解会议进展及结果,并对大会成就与缺点、经验进行总结。1869年3月,恩格斯还按照马克思的要求草拟了 《关于萨克森煤矿工业行业协会的报告》,后来马克思在国际总委员会上作了宣读,并且获得了通过。1870年9月,马克思在起草普法战争宣言时,也利用了之前恩格斯邮寄给他的关于亚尔萨斯和洛林问题的材料。

第三,撰写政论文章,声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19世纪60年代,民族问题日益成为第一国际和欧洲各国工人组织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国际工人协会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19世纪60年代,英法等国的工人阶级声援波兰人民反对俄国的民族起义。恩格斯一直坚持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立场,支持波兰人民反对沙俄霸权统治。恩格斯十分重视波兰人民的解放斗争,同时也深入分析了国际需要重视波兰问题的原因。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波兰问题上的观点,斥责蒲鲁东主义在波兰问题上的错误立场。1866年1月底至4月6日间,恩格斯应马克思的邀请撰写了一组题为 《无产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的文章,共三篇,发表在英国《共和国》周报上。通过多年来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研究,恩格斯论证了民族解放斗争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相互关系。正如他一直强调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人民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关系。所以,文章开篇就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波兰问题上的立场,文中指出:“凡是工人阶级独立参加政治运动的地方,他们的对外政策一开始就表述为几个字——恢复波兰。”[3](P219)也就是说明了工人阶级只有支持民族独立,消除民族压迫才能解放自己,在后文紧接着揭露、批判了蒲鲁东派在波兰问题上的错误。蒲鲁东派为俄国压迫波兰作辩护,认为波兰因武装反抗俄国遭到镇压是“罪有应得”;同时称赞俄国是“未来的伟大国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国”;并斥责总委员会“抄袭了波拿巴主义的民族原则”。[4](P171)恩格斯痛斥这种为沙皇俄国诡辩的言论。他的这些论著,既声援了被压迫民族勇敢地进行解放斗争,又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第一国际中期(1870年9月20日—1872年9月6日),恩格斯在第一国际中担任总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国际的各项活动

1870年9月20日,恩格斯终于摆脱商业的束缚,迁居伦敦。在10月4日的总委员会会议上,由马克思提议,恩格斯被提名并最终当选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委员。10月11日,恩格斯第一次出席总委员会会议。从此以后,他在总委员会中是最积极的委员,一次会议也没有缺席过。于是,他就直接协助马克思共同分担起国际的具体领导工作,1870年冬至1871年夏恩格斯担任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西班牙、葡萄牙的通讯书记。在这一时期,恩格斯对第一国际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决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斗争。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9月6日至9日马克思起草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时,得到恩格斯给他寄去的很多关于揭露普鲁士政府侵略野心的材料的帮助。1870年9月底恩格斯迁居伦敦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发表了关于法国军事形势的战争短评。他笔底充满着谴责普法战争双方的帝国政府争权夺利的战争罪责,坚定工人阶级和普法人民呼唤和平的信念。1871年1月31日,恩格斯建议总委员会讨论英国工人阶级在普法战争现阶段应采取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和平的策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下,在总委员会和历次代表大会的讨论、发言、决议、宣言中,都充分地阐明了国际工人协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坚持保卫和平、反对侵略斗争的明确立场。

第二,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爆发起义,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期间革命活动的最高峰。恩格斯在19日得知这个喜讯后,当即给予大力支持。从3月21日至5月30日总委员会召开了11次会议,主要讨论巴黎公社革命的有关问题。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坚定地团结大多数委员,坚决声援巴黎公社,尽力为其出谋划策。恩格斯于4月11日和5月9日在总委员会会议上两次发言谈巴黎公社问题。第一次发言中,他说:现在武装的“工人有二十万人,他们比在过去所有一切起义中都组织得多得多”。法国1848年的起义只战斗了四天就结束了,“现在战斗不会这么快就结束”。后一次发言他预言公社“在这些街垒战中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战斗”。4月25日总委员会讨论巴黎支部联合会委员会提请开除托伦会籍的提案。雕刻工人托伦本是第一国际的创立者和巴黎支部联合会的领导人,于1871年2月作为工人代表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后,他背叛公社,仍然参加迁到凡尔赛的国民议会。总委员会坚决支持巴黎支部提请开除托伦的议案,恩格斯起草的决议案获得总委员会一致通过,指出:“鉴于国际工人协会的每一个法国会员无疑地应该站在巴黎公社的队伍中,而不应该留在篡夺权力的和反革命的凡尔赛议会中。”[5](P321)所以,总委员会决定开除托伦的会籍。同时,他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的情况,尽一切可能直接与巴黎公社社员、战士保持联系。他还就公社军事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痛惜巴黎公社错失立即向凡尔赛反动派进攻的大好机遇,力促巴黎公社要大力加强街垒保卫战。

1871年5月马克思疾病缠身,总委员会领导任务几乎全部落在恩格斯身上,总委员会通过马克思撰写的《法兰西内战》这一文件后,恩格斯负责出版英文第一版,和随后第二版和第三版的一切事务,恩格斯还很快将其译为德文、西班牙文、丹麦文、荷兰文。二十年后,1891年恩格斯为《法兰西内战》写了序言——《〈法兰西内战〉导言》。1871年9月21日,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国际代表会议上,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指出:“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工人的政治行动必须要有工人政党的领导,“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5](P449)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巴黎公社社员、战士受到了残酷的镇压;第一国际也受到了严重牵连,遭到了反动分子的诽谤;法国报刊捏造事实,刊登谎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远在德国的老母亲也受到报刊上反动文章的影响,致信恩格斯劝他远离马克思。他于1871年10月21日给母亲回信,劝她不要轻信报刊谣言。恩格斯在信中向母亲表明:“我丝毫没有改变将近三十年来所持的观点”,“即使马克思不在这里或者甚至根本没有他,情况也不会有丝毫改变。所以,归罪于他是很不公平的”。[6](P308)恩格斯坚定地站在巴黎公社的立场上,劝说他母亲不要轻信谣言,要从革命大局来看问题,这种“大义劝亲”的坚定立场和革命精神是很感人的。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梯也尔政府与国外的反动政府相勾结,大肆屠杀迫害巴黎公社战士和无辜的人民群众。在白色恐怖之下,恩格斯毅然投入到援救巴黎公社社员的活动中去。他呼吁成立“流亡者基金会”,积极为巴黎公社战士及社员募捐资金、安排就业,救济流亡者。1871年7月,负责救济公社流亡者的专门委员会成立。恩格斯在有生之年,都一直关心、帮助公社流亡者的生活。

第三,出席1872年海牙代表大会反对巴枯宁派,并提出总委员会方案。

1872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在荷兰海牙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总共有来自于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西班牙、美国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67人出席会议,具有空前广泛的国际性。这次大会是一场关系到国际生死存亡的大会,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巴枯宁主义进行决定性斗争并且取得重大胜利的大会。恩格斯搜集了关于巴枯宁秘密同盟的材料,在会上代表总委员会向海牙代表大会提出关于巴枯宁派社会主义民主同盟的报告,报告将巴枯宁派的种种分裂行径和篡夺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公之于众。巴枯宁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幌子,鼓吹无政府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反对一切国家和政府,主张工人自治。这是蛊惑人心、不切实际的空想。巴枯宁派还想在会上排挤马克思派,篡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领导权。恩格斯在大会上经过揭露、批判,将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定性为“敌视国际的团体”[7](P164)。 大会终于决定把巴枯宁等首要人物开除出“国际”,这是海牙大会的重大成就。在海牙大会上马克思与恩格斯还联名对国际章程第7条作了以下重要补充:“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府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夺取政权”“消灭阶级”[7](P35)。这是依据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恩格斯在海牙代表大会上的另一重要贡献就是,1872年9月6日,恩格斯提出会址迁移问题的提案。他首先说明过去主要是出于保证总委员会的国际性质和文件的安全,所以将总委员会会址设在伦敦。现在考虑到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洲整体的大环境不好,党内矛盾又很尖锐,“所以必须改变总委员会的驻在地”[7](P730)。恩格斯认为:“在纽约我们的文件是会安全的,在那里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新的组织,在那里我们的党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具有真正的国际性质。”[7](P731)所以,将会址迁移至美洲远离欧洲大陆,有利于各支部和各联合会自由发展,防止总委员会会址在伦敦8年产生僵化现象。总委员会的会址迁往美国的初衷是可以让第一国际更少地受到反动政府和警察的干涉,保存力量,走出国际在欧洲的艰难形势。马克思在提到恩格斯建议将驻地迁往纽约时,曾指出:“这样就保证了协会继续存在下去,准备迎接由于局势的变化而必须在欧洲恢复协会 的时刻到 来。”[8](P399)当时还有人提出把新会址迁到马德里或布鲁塞尔。最后,大会以26票赞成、23票反对、9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恩格斯的提案,大会决定把总委员会会址从伦敦迁往纽约。

三、第一国际晚期(1872年9月7日—1876年7月15日),恩格斯直接参加国际后期领导工作

总委员会迁到纽约后,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形势。拉萨尔派、工联派、蒲鲁东派的残余力量都聚集在无政府主义的旗帜下进行阴谋活动,形成了总委员会中的反对派;国际内部的分裂分子一直妄图通过建立秘密组织来取代国际。同时,纽约总委员会失去了在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影响力。在经费方面,纽约总委员会几乎一无所有。在这样涣散不振的形势下,由总书记左尔格领导的纽约总委员会一直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活动。在恩格斯的指导下,纽约总委员会尽力继续发挥国际的作用,努力展开了多方面的工作。

第一,设法与欧洲各国的支部恢复联络。

1873年1月5日,恩格斯得到了纽约总委员会的委托书,他被任命为负责意大利事务的全权代表。后来,还兼任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事务的全权代表。恩格斯非常关注与欧洲各支部恢复联络的活动,并且给予了很大的支持。1873年10月5日,恩格斯致信左尔格,说道:“每次邮班我们都等着你的消息和新总委员会的活动情况。”[6](P527)恩格斯通过通信的方式与左尔格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及时向总委员会汇报关于意大利新建支部的具体情况。恩格斯还撰写报道文章,介绍当时欧洲特别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当局政府的动态、国际的活动情况和分裂分子的活动。1873年1月至2月中旬期间,恩格斯还撰写了《关于国际在大陆上活动情况的报道》一文发表在《国际先驱报》上。

第二,纽约总委员会尽力援助逃亡到美国的巴黎公社社员。

尽管没有资金和经费来源,纽约总委员会依旧坚定立场,多次举办纪念巴黎公社革命的集会活动,致力于帮助逃亡到美国的公社战士和社员家庭,为他们筹得救济款。1873年8月11日,左尔格写信给恩格斯,说道:“根据您的提议,总委员会把为给分社战士的寡妻孤儿募集的钱寄给您,请转交给奥·赛拉叶,并把他的收据寄给总委员会。”[9]

第三,关注北美工人运动。

纽约总委员会领导失业工人斗争,鼓动、参与工人的游行示威和罢工斗争,对美国的工人运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到1874年由于总务委员会难以开展工作,左尔格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他向恩格斯报告此事时,恩格斯于9月17日给他回信说:“在你退出以后,旧国际总归是完全地结束并终止了,这也是件好事。”[10](P619)即是说,像第一国际这种旧的“国际”形式已经过时了,将来要成立的新的“国际”将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联盟”。第一国际最终于1876年7月15日在费城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告解散。

海牙代表大会后,恩格斯在继续指导纽约总委员会工作的同时,也在欧洲大陆继续批判第一国际中的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和拉萨尔主义,从理论上捍卫并发展马克思主义。1872年底至1873年初,恩格斯以《论住宅问题》为名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批判蒲鲁东主义者主张发展私人住宅来解决住宅问题的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观点,阐明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根本改造私有制社会,通过兴建大量职工公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住宅问题。恩格斯在文中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念,以示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1873年恩格斯还发表《论权威》一文,强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都需要权威,批驳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派反对一切权威、鼓吹工人自治的谬论。恩格斯说:“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要是巴黎公社面对资产者没有运用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哪怕一天吗?”[11](P227)1875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哥达纲领中拉萨尔主义的错误观点。他于1875年3月18日至28日,给德国党领导人奥·倍倍尔写了一封长达五千多字的信,指出:德国党要与拉萨尔派合并,绝不能在党纲中采用拉萨尔派的错误观点,例如主张通过德国地主资产阶级的“国家援助”,举办工人合作社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还有拉萨尔派认为农民是“反动的一帮”,完全否认农民的革命性等等。为此,他要求德国党在新纲领中必须消除拉萨尔主义的错误。

总之,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作出了自己独立的贡献。他的杰出贡献可以简要概括为思想理论、组织行政和政治宣传三个方面。思想理论上,他强调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强调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反对民族压迫、达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工人阶级解放,必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他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理论的新名称,以便争取更多工人摆脱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他有力地批判了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和拉萨尔主义的错误思想,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组织行政方面,恩格斯大力支持巴黎公社革命、救济安排巴黎公社流浪者,坚决消除巴枯宁分裂阴谋集团,尽力加强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际支部联合会组织,指导纽约总委员会的工作。在政治宣传方面,恩格斯大力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在1871年伦敦代表会议上作了工人阶级的政治任务的报告,批驳各种否认工人阶级政治任务的组织观点,他还在多种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稿,宣传第一国际的主张和决议,还把第一国际的重要文献翻译为多国的文字出版。

1884年,在马克思去世一年后,恩格斯这样说:“我一生所做的事,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12](P219)恩格斯晚年还想做很多事,其中包括他想依据自己亲身经历和积累的材料撰写一部第一国际史。可惜他没有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就因喉癌于1895年8月5日去世了。从第一国际的历史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是第一提琴手与第二提琴手的协奏。马克思无疑是第一国际的首脑,恩格斯不愧是第一国际的副帅。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苏)伊·阿·巴赫.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文件资料)[Z].北京:三联书店,1977.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猜你喜欢
巴黎公社恩格斯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那年曲折探访巴黎公社墙
巴黎公社墙,150年鲜花未断
150周年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报刊对巴黎公社的宣传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