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

2015-04-14 03:01刘紫春汪红亮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庭

■刘紫春 汪红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僚和士大夫毕生追求的人生理想,与之相对应的家国情怀则影响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两千余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之一,家国情怀对当今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是否仍有价值?具体又有哪些价值?时至今天,我们应有怎样的家国情怀?本文拟对此稍作探讨。

一、家国情怀的思想渊源与内涵

家国情怀渊源于“家国一体”思想,系统阐述“家国一体”思想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但其渊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安抚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立下功劳的力量,同时也是有感于 “天命靡常”,欲通过建立一套制度来保障周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其具体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1](桓公二年,P94)这样,“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无论是宗室还是功臣,都划给他们一块地盘,让他们在各自的诸侯国享受做国君的滋味,又共同拥护周王的权威。

这些诸侯大多为姬姓的子孙,非姬姓者,则多迎娶姬姓女子,成为姬姓的姻亲。这样,就由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构建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与此同时,又通过宗庙祭祀制度,强调尊祖敬宗,维护宗族团结。普天之下,也就成了一个奉周王为“共主”的大宗族。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家”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家”,此时的“家”,既指周天子分封的家、室、宗,有时也指国,家和国往往纠缠在一起。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与社会管理中,也反映了这种纠缠,家的治理深受国的影响,而国的结构也打上了家的印记。

虽然家指的是一种政治组织,但是,由于家和国都是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政治组织,整个社会也都靠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划定等级、确定权利和义务,因而,西周宗法制下的家国治理模式,为后世的“家国一体”思想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

春秋时期,王道衰微,礼崩乐坏,对西周盛世充满追忆和怀念的没落贵族孔子,致力于按理想中的周礼重建社会道德规范,创立儒家学派。孔子及其门人根据时代特点,在西周家国治理模式基础上,系统阐释了“家国一体”思想,使得该思想逐渐成熟,成为儒家学派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之一。

《论语》中载道:“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P259)为什么要学诗呢?因为《诗》中反映了先王如何教导人们处理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原则,能够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孔子认为,事父应孝,事君应忠。正如子夏所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在家尽孝,在朝尽忠。孝与忠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孝是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P66)当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时,孔子回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也就是说,家、国应是一体的,治家与治国也是一致的。所以,吕振羽认为,孔子所谓的“孝”,是要从狭义的“孝父母”而达到广义的“忠”,而作为其中桥梁的,正是西周的宗法制。[3](P73)所以,西周的宗法制是孔子“家国一体”思想的源泉,而在此基础上,他又结合时代需要进行了一番推演,将个人的人格养成融入这一思想体系,并使之更加完善。

孔子的“家国一体”思想在其门人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2](P399)荀子曰:“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家”是“国”之本,“家国一体”的理念更加清晰和突出。到了《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的终极意义及实践途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P6)

这段话的伟大之处在于,将个人修身的意义上升到平天下的高度,也即是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紧紧联系起来,个人已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已超越单独的个体,而具有整体意义。相应地,家庭和国家也是如此,不应局限于一家一国的利益,而应从整体和全局高度思考立家、立国之本。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实质。具体来说,包括三方面的内涵。

第一,个人是基石。个人是组成家庭和国家最基础的细胞,西周的宗法制瓦解以后,少了血缘和政治等级的束缚,个人的品性修养对于“家国一体”思想的实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儒家思想中,尤其重视个人修身之于治国平天下的意义。他们强调个人要慎独修身,“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强调个人要心怀天下,“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2](P52)。强调个人要推己及人,自天子到百姓,都应将自己置之于家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觉担负起使命和责任。

第二,家庭是纽带。家庭是个人物质上的保证和精神上的寄托,君臣可以易位,父子则不能颠倒。《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即从亲情的角度指出“仁”的社会内涵,爱人首先爱自己的亲人,处理好家庭关系。家是国之本,治国必先齐家,因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2](P14)。所以,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熔炉。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教育调理好子女是一门学问,更是治国理政的素质冶炼。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历史上,传颂着许多既是治国理政大家又是治家教子典范的传奇故事,也留下了浩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文献,在深切的家庭关爱和严格要求中播撒着治国理家的智慧。

第三,国是最大的“家”。国是家的放大,社会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君臣、官民关系的原则都由父子关系引申而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4](卷第7《广扬名章第十四》,P55)。而作为大“家”的国,也肩负着实现天下太平的重任,君主作为大“家”的家长,应以其德行修养以及人伦教化的措施,使天下归心,“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君主以其仁义、忠恕之风化育天下黎民百姓,使百姓欣然归慕,这样的君主就是受百姓爱戴的父母。

二、家国情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家国一体”思想随之成为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古代君臣在谈论国家方针政策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将家和国联系起来。唐太宗在为太子选辅佐官时就说:“但自古嫡庶无良佐,何尝不倾败家国。”[5](卷第4《太子诸王定分第九》,P116)中唐左补阙卢履冰与皇帝论礼时也说:“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伏惟陛下正持家国,孝治天下。”[6](卷37《五礼篇目》,P677)宋徽宗强调:“内外家国,理当一体,则有条而不紊。”[7](卷21《妃嫔一·内职》,P101)明太祖朱元璋则告诫理财诸臣曰:“理财要当视国如家,君民即父子也。子衣食不给,而父独能稻锦乎?”[8](志卷之32《洪武逸纪》,P1018)所以,“家国一体”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理念。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致使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

第一,从个人来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受“家国一体”思想的教育与熏陶,每个中国人都奉行内外有别的集体主义和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将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理念内敛于心、外化于行。

百善孝为先。在家尽孝,不仅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更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诗经·蓼莪》篇里载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清代方玉润赞“此诗为千古孝思绝作”[9](P306)。这说明,“孝”早已成为中国人内心自发衍生出的一种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孝”被后世儒家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孝弟于其家,而后仁爱及于物”[10](P1133)。孝是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基础。在儒家的推崇与统治者的宣传下,孝就不再是外在强加的道德约束,而成为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和自觉的价值追求。《韩诗外传》记载“二十四孝子”之一的曾子语曰:

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吾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转毂百乘,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11](卷7,P608)

曾子之语与《诗经·蓼莪》篇中所述如出一辙,中国历史上,诸如此类的表述汗牛充栋,诸如此类的人物数不胜数,孝是传统社会个人慎独、自省与社会评判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为国尽忠,是在家尽孝观念的扩展,是个人面对国家这个大“家”时的价值情怀。晏婴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班固谓“爱国如饥渴”,直白道出了个人对国家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道出了身居高位者,必须为国担当,为民请命,不考虑个人之利弊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布衣,仍须有担当意识,面对家国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每一次抗击外来侵略,都有无数人民的浴血奋战和无名烈士的牺牲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仁人志士,总是对国家怀着一份赤子之心,无论多么艰险和屈辱,在为国尽忠上,虽九死而未悔!

第二,从家庭(族)来说,助个人成才,助国家治理,是家庭的价值核心。传统社会的家庭(族),都将儒家思想作为家规族训的指导思想,将抚育儿女、凝聚社会和尽忠报国作为其存在的价值所在。

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有太多的内涵和无限的意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游子对故乡的眷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艰难岁月人们对家庭的牵挂;“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是关键时刻血缘对亲情的鉴定。对个人而言,家代表着责任、依恋、关爱和奉献,是血脉、亲情构筑的温馨港湾。而个人对家的眷恋和奉献,除了血缘亲情的因素外,还与家庭(族)倾力培养、扶持个人成长有密切关系。家庭(族)为个人的生存、成长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帮助,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由家庭(族)负责,个人与家庭(族)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传统社会中,家庭(族)自觉担当起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无论是在塞北,还是在江南,家庙、宗祠是村落间不可或缺的建筑,而其中的家规宗法更是必备之文。细细读之,虽有着封建伦理的桎梏,但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与利于和谐的约规,是家族治理的智慧和基层治理的法典。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教育或要求族人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与国家的关系、与乡党的关系、与族内宗亲的关系、与宗族延续的关系以及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等。

在家国思想影响下,传统家族文化的主流,均将国家利益和中华大一统摆在首位。当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舍家报国。许多族训中均强调:“国难尽忠”。20世纪初,一些家族将家族建设与保卫国家联系在一起,“爱国家以保种族”。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以及二三千年的持续,与这种家族文化密不可分,“家族群体是形成中华大一统局面的基础性力量,家族文化则是中华大一统的思想基础”[12],可谓确论。

不过,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家国理念传承过程中,过分强调家庭、家族理念也带来了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缺乏等方面问题,具体表现在:内外有别,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在日常事务处理上,无论是私人事务上,还是在公共事务处理上,都带有强烈的私情色彩,所谓“熟人好办事”“朝里有人好做官”等世俗潜规则泛滥;公心淡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面对公共空间,往往缺乏顾及意识,随意或不随意地侵犯别人的私人空间;合作不够,善于以人画线,讲究小团体、小圈子,甚至于形成朋党之争,贻误大局。

第三,从国家来说,民为邦本,君人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成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从家国思想出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与此同时,作为天下最大“家”的操持者,治国理政者必须以天下之心为心,对天下人负责,为天下人谋福。正如在家庭中,子女孝顺的同时,反过来也要求父母慈爱。也就是说,君主也必须受到相应制约。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汉代的贾谊对此阐述道: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吏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13](P10)

国家的安危依靠人民,君主的荣辱依靠人民,官吏的贵贱依靠人民。人民是万世万代的根本,不可欺骗。

二是必须严于律己,做天下人榜样。作为国家这个大“家”的家长,君主必须做天下人的道德表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唐太宗也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5](卷1《论君道第一》,P1)君主能严于律己、以上率下,普天之下就会同心同德,“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14](卷3《内篇问上》,P142)。

三是必须以天下为公,公私分明。作为大“家”的主政者,必须超越一家一族的利益,以天下为重,以公共为心。如此,君主就能得到天下民众拥护,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如若以一己之私而祸害天下,“夫欲盛而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15](卷192《唐纪八·高祖武德九年》,P6139)。

上述三方面对统治者的道德诉求与制约,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思想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封建专制文化的禁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里,对“国”的概念主要理解为两点:一是“疆土”,二是“君主”。而第二种理解往往使人们把“君”和“国”连在了一起,君是国的代表和象征。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不断宣扬和强化这种认识,统治者打着家国同构的幌子,强调“忠君”即是“爱国”,不仅要求民众对君主从理性上绝对服从,而且诱使民众作感情上的父权认同。这种君主一体的理念,把“国”的真正意义异化了。民富国强的国之要义、制度程序的国之治理、自由平等的国之基础、开放创新的国之道路,常常淹没在君主的独裁下。

三、家国情怀的当代价值

在壮怀激烈、天翻地覆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正一反两次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一次是彻底反传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次是“打到孔家店”的“文化大革命”。随着革故鼎新的浪潮,在倡导新文化,要求自由、民主的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认识被严重误解。一方面,家被定义为封闭、守旧、自私的落后意识;另一方面,“国”在救亡图存的大旗下和反修防修、保护社会主义胜利成果的呐喊中或被无限放大,或被过度标签化。而人在家、国观念的更新中逐渐与传统越来越疏离,越来越隔膜。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制度理念、发展理念、人伦理念、创新理念不断确立,极大地推动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个人至上淡化了家庭和国家,金钱崇拜淡薄了亲情和友情,以至于道德滑坡、私利膨胀,严重影响了家庭和顺,社会和谐,剥蚀着“仁、孝、忠、义”的家国情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和现实,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需和重要。而传承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的“家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则是其中应有之义。发掘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当代价值,将其与现代文明、时代精神融合创新,重构“家国”理念,对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有重要意义。从精神文化层面分析,家国情怀的当代价值同样可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分析。

从当代语境理解,“孝”培育和体现的是感恩情怀,“忠”体现的是个人的担当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化,儿女感恩父母的辛劳付出,孝敬回馈父母和社会的养育之恩,是社会的基本伦理价值;个人自觉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就是当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隔膜,社会碎片化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大力传承“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文化精髓,重构以感恩情怀和勇于担当为核心的个人价值观念,以感恩的心态积极面对社会中的种种动人美好以及各种挫折、矛盾,始终保持一颗报答家庭、回馈社会的善良之心。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之间要形成教育链条,家庭要摒弃小家庭意识,将小孩作为社会人,从应具备相应道德素质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培养小孩;学校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重构以感恩情怀和勇于担当为核心的个人评价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感恩和敢当精神,营造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共策共进的良好氛围。

国家认同与内部自律仍是家庭的永恒使命。家国一体必然导致家庭(族)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进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近现代以来,由于将传统家族文化视为封闭性、宗法性、落后性、反动性的象征,家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观念和内部自律精神被人们忽视,导致如今国家在一些人和家庭观念中变得虚无,社会充满戾气。因此,要大力弘扬国家认同观念,使家庭成员在对国家的认同中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进爱国情操,把对家庭的眷恋、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对家族历史的追忆延化为疆土之爱、人民之爱、文化之爱,从而增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重构公共空间意识和内部自律意识,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尊重社会的公共空间意识;积极引导家庭加强内部自律,弘扬“和”的家庭氛围,提倡包容、扶持、恩爱、平和的家庭关系,使家庭中多一些忍耐、理解、支持、平顺,少一些急躁、误解、嫉妒、争斗,就能在社会最小的细胞内营造理想的人际关系,并进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调节社会的“和谐”因素,使整个社会平和包容、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以民为本”与“天下为公”仍是国家的基本准则。传统“家国一体”思想对统治者的道德诉求与制约,以民为本、严于律己、以天下为公,越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自由、平等、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是能显示出其独特及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国家因民而兴,又因民而亡。无论什么时代,民心向背一直是影响国家兴亡的根本因素。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民为本、以天下为公仍然是当代治国理政的最基本准则。

民生为先,国家为重,要求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增强政府官员的法治观念,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有规定必须为”的原则,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真正以法治的理念、健全的制度推动各级官员坚持民生为先、国家为重的准则。今天,尤其要求执政者摒除“家国文化”传统中“山头主义”“圈子意识”的负面影响,弘扬“国家一体”“天下为公”的善治之风,严格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始终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结语

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是今天家国情怀的理想目标。感恩、担当,和睦、自律,至公、奉献是今天家国情怀的核心价值。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中那种强烈的主体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精心构筑现代文明的民主意识、公共意识、全球意识,以浓烈的家庭亲情、国之大爱,汇入德治、法治的现代社会框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1947.

[4](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7](宋)司义祖.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明)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9]周振甫.诗经译注[M].中华书局,2010.

[10](宋)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96.

[12]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J].江海学刊,2003,(6).

[13]姜以读,李容生.中国古代政府管理思想精粹[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

[14]晏子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家庭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庭“煮”夫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恋练有词
略谈“家国情怀”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