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财务管理创新方式探讨

2015-04-14 13:35徐颖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比较管理模式创新

徐颖

【摘 要】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寻求有助于自身发展的新思潮,探索创新之路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模式;比较;创新

改革背景下,相当大比例的事业单位体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财政虽仍对事业单位提供财政保障,但事业单位运行及发展资金已不能全靠国家财政。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也对事业单位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科学的管理理念缺失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滞后,在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既缺乏市场经济理念,也缺乏风险意识。

2.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混乱

在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方面,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缺失严重。没有内部的审核与监督制度;没有固定财产的定期清查管理制度;没有单据的规范化报销制度,责任不明、隶属不分、管理混乱都是事业单位无可回避的问题。财务制度的管理混乱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的确造成了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巨大困难,这同时也是其财务管理的哏节所在。

3.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难以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队伍素质普遍较低。一方面是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缺失;另一方面又是相应的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现有会计人才素质低下、思想意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等。

二、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比较

1.增加会计科目及相应的核算内容

新制度新增了与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如,在国库集中支付部分新增“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在部门预算管理部分新增核算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内容的等。

2.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确定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摊销是对除固定资产外,其他可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3.实现基建数据与会计大账数据合并

《事業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基建投资,在按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4.完善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在收入、支出、结转结余核算中要求对财政资金进行明细核算,有效避免了财政拨款资金间混用、挪用情况的发生,有利于财政预算执行控制。

5.规范非财政补助结转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八大变化中,包括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资金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动态反映事业单位多渠道资金的全貌和流向及最终的结转结余情况,有助于规范事业支出和分配行为。

6.明确资产计价和入账计量原则

固定资产计价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计量固定资产的价值,它的正确性同时关系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及企业收入与费用是否配比;经营成果的核算是否真实。它包括初始计价(取得固定资产时成本的确定)、期末计价(固定资产期末价值的确定)

7.全面完善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新制度通过新增、合并、重新归类等方式,设计了全新的会计科目体系;明确了各会计科目确认计量原则,调整了明细科目的设置,完善了科目核算内容,给出了更详尽的科目使用说明。

8.完善财务报表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报表也满足企业投资者 债权人、社会投资者需要 能反映经营状况等会计信息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须编制和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三、对财务创新的思考

1.转变发展观念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既要增强自身法律意识,也要严格遵照其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开展工作,将科学管理、科学引导理念带入实际工作;既要面对市场,也要保有风险预防机制,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2.健全财务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使之与自身发展与改革相适应是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诸如建立审查制度、检查制度、理财制度都是事业单位可选择的改革方向。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既要加大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才的重视,也要强化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的会计制度,不断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投入是发展形势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四、事业单位会计企业化的可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并不缺乏企业参与公益的事业性活动的例证。同样,事业单位也可进行开创性尝试。科学理财、促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都是事业单位应进行的改革尝试。可以说,财务管理方面,现代企业与事业单位存在广泛的共性基础,两者交叉核算也完全可行。如,“国家大剧院”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但除自身经营演出节目创收外,还有三分之一收入是财政拨款,因此,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深化与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的大背景,且2012年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过程中,重新修订了会计核算,主要改变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引入折旧”等概念,加大了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准则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二者间趋于统一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冰.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及对当前公司运营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2.

[2]周洁.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0.

猜你喜欢
比较管理模式创新
同曲异调共流芳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