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型蓄电池厂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2015-04-14 14:41符志晖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核算方法成本核算

符志晖

【摘 要】成本核算是工业企业财务核算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各种成本核算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势。中小型企业因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带来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并对现有的核算方法不断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进。

【关键词】成本核算;中小型蓄电池厂;核算方法

长青厂是一间中小型蓄电池厂。其上级部门检查时发现工厂的财务状況不真实,财务成本管理不到位,要求财务部根据工厂现状尽快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使成本核算流程及方法能真实反映工厂的资产状况及经营业绩。

一、工厂定额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长青厂财务状况不真实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分配和归集成本费用的发生,出现产品成本核算不实的问题。工厂原来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定额成本法。定额成本是按照成本项目,根据现行消耗定额和现行计划价格制定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来制定的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一定时期后需要修订。期末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定额成本的差异,求得产品实际成本。定额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较大。

长青厂生产规模比较小,属于中小型企业。工厂内部管理水平比较低,定额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定额管理工作的基础比较差。随着工厂电池产量逐年增加,成本核算工作量越来越大,而且负责财务成本核算的人员频繁变动,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没有到位,数据失真。成本核算人员只注重存货明细账与存货盘点实物数量之间是否相符,没有根据定额成本的差异对当期的实际经营成本进行调整;没有在定额变动时及时修订定额成本,为下期定额成本的调整提供依据;不能有效地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结果造成产品成本核算不实、帐实不符,虚增或虚减了利润。

二、蓄电池成本核算要求和条件的分析

长青厂生产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由二十多种物料构成主要材料部件、辅助材料和包装物。电池分为汽车电池、船用电池、高尔夫电池、阀控动力类电池等。每一类电池又分大小不同、型号不同的各种规格产品。加上多种品牌经营和代其他工厂贴牌生产的电池,生产中涉及到几十种不同的电池。电池生产主要分为极板、装配、包装三个车间,而各车间的加工工序又有较多复杂的流程。

按照上述电池的工艺特点,电池生产企业一般应把分步法作为核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即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汇集生产费用。但多步骤统计的工作量比较大,工厂的生产统计工作没办法做到位,分批法由于产品批次太频繁,实际生产情况也不允许采用,所以暂时只能选取品种法这种最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长青厂电池产品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各项间接费用,主要还是选择制造成本法。在工业企业中,确定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采用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企业为了结合本身产品生产的特点,加强成本管理。一般工厂进行复杂的成本核算,大多建立在较高电算化的基础上。当前长青厂的成本核算软件系统比较落后,人员素质又跟不上,所以工厂暂时的目标是力求达到既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又要简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三、以标准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成本法

面对工厂硬件和软件条件都较差的状况,长青厂财务部结合工厂情况和电池产品的特点,参照成本核算方法中的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思索出一种适合工厂当前情形的以标准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成本法。

1.以标准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该成本核算方法要求每月末必须对车间所有在产品进行实物盘点,在产品的实际材料价值按实物盘存数量乘以技术部门提供的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成本计算确定,根据上月在产品实际材料价值,加上本月生产领用材料总价值,再减去本月在产品期末盘存实际材料价值,计算确定当月完工产品入仓的材料总价值。同时将上月在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与本月归集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合计金额,按材料价值比例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摊,最终计算确定在产品的期末总价值及本月完工产品的实际入仓总价值,并据此在财务上做完工产品结转入仓的帐务处理。根据上述方法计算确定的当月完工产品的实际入仓总价值,乘以当月各规格型号完工产品的当月KVAH产量占当月所有完工产品的总KVAH产量的比例,来计算确定当月各规格型号完工产品的入帐价值。KVAH(千伏安时)指的是电池的容量,每个规格型号的电池有多少KVAH容量是可以非常精确地计量出来的。

2.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成本的计算

技术部门提供的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电池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包装物的成本,它包括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量和标准单价两方面。标准材料消耗量根据产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研究,列出所需的各种材料,通过对过去用料经验的记录进行分析,采用其最高与最低值的平均数,经过实际测定和技术分析等数据,科学地制订用量标准。标准单价以当月材料购入的加权平均单价确定。每个工序的在产品都能通过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成本计算出其实际材料价值。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成本计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月末实盘在产品的实际材料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准确反映,从而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成本核算。

3.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如何既合理又较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对于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和加工工序较多的电池生产企业更是如此。工厂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电池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既要分配计算材料费用,也要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由于完工产品与不同完工程度的在产品所发生的加工费用不相等,因而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各项加工费用不能按它们的数量比例分配,应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工厂加工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的价值比例分配,由于电池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价值占整个产品价值的80%以上,所以这种方法基本上属于约当产量比例的分配方法。费用虽然占总成本比例不大,但有效的分摊使在产品期末总价值和完工产品的入仓总价值得到合理地反映。

四、以标准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成本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以标准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成本法比以前的定额成本法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如果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标准材料成本能准确确定,据此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中分摊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亦较客观公正,则工厂帐面上的在产品及完工产品成本应接近实际成本。但这种成本法如果难以确定材料在各个生产环节中的正常损耗水平,将难以准确确定各项在产品和产成品的真实标准材料成本,将会在计算确定在产品标准材料成本的基础上,把一部分材料损耗归入当月完工产品的入仓价值,随同完工产品的销售实现一并消化,从而低估了在产品的价值,虚减了利润。

技术部门提供的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量,经过多年的生产验证,应该是比较客观的。为了减少标准消耗量和实际消耗量之间的损耗差异,财务部要求生产部每天把各个工序的领料和产出情况报送给财务部,财务部通过技术部门提供的单位产品标准材料消耗量统计出各工序应结存的在产品的数量,通过两者比较来反馈、核算出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损耗情况。每周与生产部核对一次结果,找出差异,排除主观原因,核实客观真正的损耗数,从而进一步精确调整技术部门的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量。经过长时间的统计测试,使产品标准材料成本与实际材料成本的差异保持在一个很小的差异范围内。财务部每月末把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实际盘点数与生产部的月产出情况数和财务部的统计数三者进行核对,准确核实各种产品的实际结存数,以准确核算当月的产品成本。

每一间工厂的生产流程都有其特殊性,工厂的管理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管理任务,成本核算体系也会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是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能解决企业所出现的问题。这种以标准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成本法暂时满足了长青厂成本核算的需要,使在产品及完工产品的成本核算接近了实际成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工厂资产状况及工厂的经营业绩,为以后采用更精确的成本核算办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南轩.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李艳平.成本概念及成本法与实际成本.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09).

[3]王雪芳.浅谈中小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甘肃科技,2011(05).

猜你喜欢
核算方法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之我见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电气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生态文明理念下构建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方法初探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探析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