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摘 要】互联网用于金融业,于是产生了互联网金融。它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的银行的运行模式。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它又有什么特征,商业银行又应该如何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
人类已经飞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移动互联时代。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又有什么特征呢?
一、互联网金融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就是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活动,它并不是一种脱离金融本质的全新金融范畴,而是互联网与金融交叉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从狭义上理解,互联网金融指互联网企业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其典型的应用模式有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人人贷,众筹融资等。从广义上理解,互联网金融包含一切依托互联网开展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银行、网络支付、网络证券、网络基金、网络保险、网络投融资、网络金融资讯以及其他外延服务等。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主要是狭义的互联网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互联网金融能够完全跨越时空。互联网金融能够突破时空局限,依托全天覆盖全球的虚拟网络,让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动动手指头,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能支取任何地点的资金,办理远程银行业务,这是传统银行所望尘莫及的。二是互联网金融更具有经济性。互联网金融可大幅降低业务成本。早在2000年时,欧洲银行业测算其单笔业务成本,营业网点为1.07美元,电话银行为0.54美元,ATM为0.27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则只需0.1美元;一般而言,银行业通过在线虚拟支付成本是通过物理分支机构支付的1/16到1/6。三是互联网金融更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推动云计算,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集散处理,对金融业提升服务与风险管控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同是也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当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和利润来源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其发挥的金融替代作用逐渐显现,并已开始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动摇着商业银行的作为金融中介地位。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利用互联网的作用简化了支付过程,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支付体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替代作用。网贷平台与银行贷款服务模式相比,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也给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竞争。
2.使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受到挑战
长期以来,银行在资金成本、信用成本等方面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有绝对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供给者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得其所需的信息,使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商业银行的成本优势在逐步丧失;同时网络借贷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网络借贷能够为个人及小微企业筹集资金,因此深受客户的欢迎,这必然会减少银行贷款的利差;另外第三方支付及互联网理财也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
1.转变经营理念
首先,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套用一下互联网思维,金融1.0 时代,人们借钱;金融2.0时代,更多的金融平台帮助人们用不同方式借钱或者放钱;金融3.0时代,互联网将使得这个循环更快,金融拥有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满足个人投资者金融消费需求的能力。所以商业银行应该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时代,努力升级传统商业模式。
2.建设与商业银行相适应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跨领域合作
对于一些资金充足、创新能力卓越的商业银行,有能力更加激进、主动地拥抱互联网浪潮,大胆开展金融新业态的业务模式创新,如在P2P、供应链金融平台、互联网理财、移动支付与生活场景、电子商务等领域不断加强业务渗透,获取平台经济效益,扩大业务经营版图。不断丰富交易平台的金融功能,整合各类支付、理财、融资、消费信贷服务,加强跨领域合作。比如北京银行就明确提出实施科技引领战略,打造“全能智慧银行”,并与小米公司将在移动支付、便捷信贷、产品定制、渠道拓展等多个方面合作,未来也将基于小米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探索综合金融服务。
3.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风险控制优势,有效控制风险与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普惠金融
互联网和金融最大的契合点是大数据。对于银行而言,“大数据”将使银行决策从“经验依赖”向“数据依据”转化,将在深入了解和把握银行自身乃至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评价经营业绩、评估业务风险、配置全行资源,引导银行业务科学健康发展。 “数据-信息-商业智能”将逐步成为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线,为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强大支撑。同时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将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风险精细化管理,基于客户动态行为以及客户静态财务数据,量化客户违约可能性,从而有效做好风险预警。同时,银行运用量化技术实现客户信用评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风险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确计量风险及资本,实现资本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并实现普惠金融,提升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实务,2013(5).
[2]闫冰竹.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发展 [J].中国金融,2014(4).
[3]严建红.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挑战及应对策略[J].国际金融研究,2001,(4).
[4]马蔚华.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J].中国经济周刊,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