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

2015-04-14 07:17郑明月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郑明月

【摘 要】本研究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与金融服务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金融服务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心即以满足小微企业客户需求为目标,为其提供基本银行结算服务、相应的融资服务以及财富管理和相关咨询类服务。为了促进商业银行转变其传统信贷理念,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任度,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市场选择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经营市场中宏观与微观上变动的发展难题。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与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是主要难题。因为微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比较小,劳动力的利用制度较为灵活,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其经营管理的决策制定快捷、简单等众多优势都有利于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业务。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开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十分重要。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存问题

1.商业银行的服务动力不足

商业银行的服务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发展具有很多风险,如行业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和经营风险等。这些风险存在使得商业银行不能够完全放心在小微企业市场中发展信贷业务。另外,很多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缺乏,其诚信度透明度不够高等内部因素影响着其融资能力,导致商业银行服务动力不够充足。

2.贷款风险控制模式的缺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监测三个部分。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授信的时候,因为其本身的管理制度的不足、对信用记录保存意识不够、对相关财务信息的供给不当等问题,商业银行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违约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另外,在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方面,由于经验不够,商业银行不能够利用开发投资产品组合的方式来减弱小微企业带来的的贷款风险。在信贷业务完成后的风险监督方面,因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赢利、竞争力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了解不足,使用统一的风险监测指标因而造成准确度大大降低。

3.小微企业经营模式的约束

目前我国有一些小微企业经营模式存在个人销售的状况。这种模式下风险很大;资源分散,且利用效率底下;就单笔业务来看,成本太高;不利于一线人员平均业务水平提高;缺乏整体观念,容易因为个人利益导致内部销售冲突,损害整体品牌形象和客户体验。另外,虽然很多企业采用的团队经营模式,但是经营模式比较固定,不能够很好创新,因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

1.改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模式

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之前务必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模式、财务状况和信用程度等进行审查。与此同时,将小微企业的市场现状、产业集群与信贷风险相互关联,并依照其客户的经营特色、产品类型和运作模式等进行风险探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以便于促进盈利能力发展,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等。在进行信贷之后,要及时进行跟踪与监督,以保证贷款能够准时流动回银行之中。另外,将小微企业客户服务工作也纳入到贷后监控工作中,构建以客户感受为导向、以客户价值贡献度为基准的售后服务模式,使贷后监控工作与客户服务的采购结合,最终实现优质客户的价值得到挖掘、问题客户的风险得到控制,满足银行自身的盈利需求。

2.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模式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小微企业客户的自身特质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对小微企业市场环境细致分析,加强商品创新力度。根据小微企业的自身需要制定和创造出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建立个性化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将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差别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对管理制度给予创新,促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放贷。另一方面,在差异化存贷比制度上,监管层可以在政策层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支持,如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金融债,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

3.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重构

首先,建立整体性评估模式。即将行业与商圈融、小微企业与经营者分别融为一个整体。在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进行审查与核对的时候,要对其财务报表和非财务信息同时纳入审查范围内。第二,建设更加流通、顺畅的金融服务流程、要以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特性为基础,建设单独的信贷受理通道。在外界条件通允的情况下,依照其信用、风险级别对小微企业的分行授予一些特定审批权限。与此同时,通过小微企业开发的商圈化,实现授信产品的标准化和授信审批的模式化,提高整体审批效率。第三,构建关系型贷款模式。在此模式中,设定合理的激励条款,当小微企业达到与之对应的某程度时,商业银行对其主动进行利率的调低,减少其资金筹集所耗成本。第四,将利差制度、担保制度差别化。商业银行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照资本、风险、市场利率和盈利目标等现状来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对不同行业、区域的借款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利率,并在风险变化时,随时自主调整风险溢价。商业银行在进行资金担保时应该对不同状况对不同类别的企业授予不同担保方式。商业银行在进行担保方式的创新时可以对市场竞争力较强、经营管理模式较好并拥有较高技术开发能力的公司降低担保要求。

四、结语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小微企业的重要程度也有所提升。现今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仍在初步发展阶段,必须对其进行探究,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子欣.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D].2011:35-39.

[2]刘田田.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成本收益研究[D].2014:43-46.

[3]张哲.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2013:24-4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