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思考和建议

2015-04-14 07:21王璋弟
中国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温州市民办医疗机构

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所举办的医疗机构(以下称民办医疗机构)已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陆续制订相关政策扶持和引导下,民办医疗机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民办医疗机构正在发展蜕变为当今医疗服务市场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打破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局面,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模式,把竞争机制引入此领域,对医疗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并将发挥更大作用。

一、温州市民办医疗机构的现状

2012年9月,国务院医改办正式批复同意温州市作为社会办医联系点,鼓励温州市在社会办医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截至2013年6月30日,温州市登记民办医疗机构1641家(含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其中民办医院66家(综合性医院15家、专科医院51家,登记营利性医院58家,登记非营利性医院8家),占全市医院总数59.46%。据2012年统计,全市民办医院核定床位4065张,占全市医院总床位数(26293张)15.46%。业务收入8.55亿元,占全市医院总业务收入6.53%;诊疗人次为176.62万人次,占全市医院总诊疗人次7.08%。

二、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社会格局变化和政策调整,一些涉及主体属性、资产权属等法律法规和投资回报、人员流动等政策的局限性逐步凸显,制约了民办医院发展。

1.民办医疗机构经营不规范

(1)工作制度未成体系且执行不力。由于大部分民办医疗机构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对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不够重视,过于简单、缺乏操作性的制度形同虚设。对利益的追逐仍为主要经营目标,其管理部门往往身兼医疗、护理、行政等多种职能,致使未能对医疗、护理、药剂等关乎医疗质量的环节深入实施内部监督。

(2)利益驱动下的营销策略。目前民办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远远比不上公立医院,由于受利益驱动,不惜铤而走险,违规发布医疗广告,还有的采取医托、免费体检等多种方式,通过不正当的营销方式争取效益,适得其反。

(3)老百姓对民办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民办医疗机构持续表现出“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特点,以机制灵活的专科特色门诊及小型专科医院居多。同时,民办医疗机构多因“虚假宣传”、“过度治疗”和“高收费”等而广受质疑,从而导致了老百姓对民办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

2.民办医疗机构受到不公平待遇

(1)设备准入、科研立项、临床用地等问题。民办医疗机构也希望能够给患者提供比较好的设备,也鼓励医务人员钻研业务,然而现实是,民营医院购买CT等医疗设备还存在一定障碍。而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时,没有获得相应的医保定点资格,几乎是一些民办医院的“灭顶之灾”——不仅余下的市场份额大大降低,且面临来自几乎所有相关医院的竞争。

(2)人才引进难。现有人才流动政策的制约是民办医疗机构难以形成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继续教育、福利、户籍、职称晋升、发展前景等。民办与公立医疗机构间人才流动缺乏有效渠道更是民办医院难以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3)民办医疗机构受投资环境、投资平台的制约。投资医疗卫生领域,只能追求投资回报的稳定性,而不能寻求投资回报的丰厚性。

三、对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建议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温州市的民办医疗机构起步虽早,但其规模、运营状况、硬件设施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当务之急是在现有医保体制下以发展的思路寻求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明确市场定位,发展特色服务,突出专科特长,避免恶性竞争,才能取得长期效益,成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

2.走高端、品牌、特色之路 温州市作为国务院医改办正式批复的社会办医联系点,应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鼓励走高端、品牌、专科、特色之路而不是低端的重复建设和数量优势。

3.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执业行为。从实际出发,自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并细化现有的各项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在管理中能够有章可循,落到实处,起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防止医疗差错的重要作用。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执业行为,并确保充分运转起来,才能为民办医疗机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4.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用人自主权是民办医疗机构的优势,只有改变观念,注重学术氛围,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才能改变民办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匮乏的状况。

5.口碑效应胜于广告,以优质服务营造品牌形象。口碑的宣传效果远远强于广告效应,且不需要额外的投资,是一种经济且有实效的宣传方式。口碑的建立,重点在于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优化整合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周到、合理的服务,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同和自愿的宣传。同时发展特色医疗服务,闯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逐步树立品牌形象,使专家的知名度、专科特色、社会信誉度等要素共同形成一份无形资产。

6.确保“公立”与“民营”的公平竞争。确保“公立”与“民营”的公平竞争是医改执行过程中需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对多元医疗机构所在市场环境进行规范,不仅可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医疗服务安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良性竞争的展开及有效持续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宝贵的“入场时机”。

7.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管。强化自身内部监管,结合以制度管理和人才梯队培养,通过提升管理的内涵,向管理要医疗服务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同时加强外部监管,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以往执业状况的评价,加大监管的频度、深度、力度,依法处理,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

作者简介:

王璋弟(1978-),男,温州人,研究生,在职博士在读,目前职称:中级,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州市民办医疗机构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