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江西农业现代化的引领者和探路人

2015-04-15 14:03万珍
江西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南昌县示范区现代农业

◇文/万珍(本刊记者)

做好江西农业现代化的引领者和探路人

◇文/万珍(本刊记者)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勇敢地走出了一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路子,让示范区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探路人。在江西,南昌县、吉安县、万载县、赣县、分宜县和临川区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直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物资装备水平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表现突出,为江西现代农业化强省建设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据统计,2014年这6个国家示范区农业总产值28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3%;粮食总产量55.88亿斤,以占全省8%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3%的粮食;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9.4%;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8家,占全省总数的9.4%;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增活力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推动了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资金、科技和人才的有效集合,培育出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示范区通过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等方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昌县建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县13个乡镇土地交易场所都已建设完成。据统计,2014年南昌县预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3.8万亩,流转率达到35%。在此基础上,南昌县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搭建多种平台、健全营销体制,大力发展新兴多元化营销方式。“2014年,全县已有40余家农业企业的170余种农产品进入160余家社区(超市、学校),实现供社区(超市、学校)农产品销售总额超3.2亿元。”南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吉安县则大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引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农业有效资源入股,参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经营,围绕富民产业发展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据统计,今年吉安县全县新发展农民合作社60家,累计有农民合作社357家;新发展家庭农场155家,累计有家庭农场163家。

提升科技强支撑

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支撑,其发展水平如何,成为衡量示范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几年,通过构建产学研互动机制、引进现代化装备设施、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各示范区的科技应用和物质装备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

“我们省级农业部门,十分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这为各示范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建立‘一对一’对接的服务机制,促进示范区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应用。”江西省农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除省级外,各地示范区也在积极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南昌县与省内外25家农业科研院校加强了技术合作,聘请了90名专家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服务,先后组织培训了农技人员和农民11万人次。

从新技术的引进和运应来看,各示范区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赣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新品种66个,推广新技术24项,新建展示培训中心1个、科技示范基地项目28个、农业新品种展示园5个及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8个;抚州市临川区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粮食生产科技工程等,2014年该区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区达600余个,面积3960余亩,集中育秧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早稻大面积丰收,并多次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此外,各地通过引进并应用农业物联网、钢架大棚、微喷灌、温湿调控设备等,完善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使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4年我们共投入了3.5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了12个第一产业重大重点项目,推进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了1.3亿元水利项目。全县高标准粮田占耕地总面积的55.3%,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72%,比上年增长4%。”万载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以上的数据。

多方融资促发展

示范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从园区规划,到人才和技术引进,到项目的具体落实,都需要资金投入。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资金不足成了示范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希望各级加大对示范区资金扶持成了大家的一致呼声。“从赣县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投入不足表现为多方面,政府受财力所限在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工商资本进入园区投入的也不多;因现有引进的农业招商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回报低、风险大等特点导致金融资本进入少。”赣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宜县则希望“中央能设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示范区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该产业更快更好达到现代农业的标准,从而取得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省农业厅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原则,整合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农业重大技术推广等,统筹用于示范区建设,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每年60%以上用于全省示范区建设。

“我县探索组建了‘政府+金融机构(信用社+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新型信贷联合体。通过建立信贷担保机制、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实行贷款贴息和农业保险等方式,让资金难题有所缓解。”吉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最关键的是各地要探索自我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的方法。

此外,省农业厅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园区建设实现途径,加强与中国邮政储蓄江西省分行合作,着力构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共建平台。此前,省农业厅已与省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惠农利农”战略合作协议,省邮储将从今年开始,争取未来五年内,在我省“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超过300亿元。

猜你喜欢
南昌县示范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早稻迎丰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南昌县锣鼓十八番音乐研究与探索*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当前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定因素研究—以南昌县为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