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启“春节模式”

2015-04-15 14:03胡琳菁
江西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礼盒南昌市农产品

◇文/胡琳菁(本刊记者)

农业开启“春节模式”

◇文/胡琳菁(本刊记者)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是一年中的大事。无论是吃穿住用行,还是玩娱乐购,总是围绕着“年”打转,“年域经济”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事实上,这“年域经济”包含了诸多的行业和经济载体,诸如服务行业、建筑行业、农业、旅游业等。

“村里村外”年味浓

年关将至,老百姓都开始忙着采购年货。而各个地区的“年味”也因各自的习俗不同而显得五花八门,相比较农村而言,城市里的“年味”总是会淡一点,因为有些老祖宗留下的“年意”只有在农村才能感受到。

在抚州,当地人忙于过年的时间就长达一个月之久。家家都要置办年货,要熬糖、挤粉、酿酒、蒸糕、宰猪、顺鸡顺鸭、干塘捉鱼、晒香肠咸鱼腊肉,要爆米花、炒花生薯片、打年糕、做灌米糖、做冻米糖、做芝麻片等。而制作这些食材的原料,都需要在年前选购。除此之外,大年初一的早晨不吃荤腥,以青菜、豆腐、芋头为主,青菜为芥菜,希望一年清清洁洁;芋头,希望日子愈来愈好。过年七天,家中还需备着雪片膏、面条、饼、甘蔗等,蔗为“节节高”,饼为“平平安安”。

在上饶,每当秋收时节过后,当地的妇女便会三五成群,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迎接打工回家的丈夫和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等到腊月二十四“小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将家中打扫得一尘不染。传说这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让他在玉帝前多说好话,回来后天庭才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

在农村,过年的重头戏,莫过于年夜饭了。下午四五点起,便传来阵阵爆竹声,一家人围坐一团,享受着团圆的美好时光。大年初一,是赶庙会的日子。据了解,这一天很多地方的农村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好。初二“喝汤”,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中,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

春节源自农业社会

春节自始,便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据专家介绍,在农业社会里,对于物质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天时,“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正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春节,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春节一过,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

此外,春节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基于农业社会产品的丰富多彩;春节时期的娱乐文化,是基于农业耕作中的冬季闲暇;春节时期的祭神文化,是基于农民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以盼五谷丰登。春节时期的所有文化形态,几乎都是农业文化的典型表现。

农业民族在固定的土地上世世耕作,代代传承,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极为浓厚的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这两种观念的根深蒂固,才有了如今中国人对春节的特殊感情。

但几十年以来,中国人过春节有了很大变化,求神祭祖等仪式的意义已大大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衍生而出的经济现象。农业经济是一种忙闲不均的季节经济,而春节源自于农业社会,本身也是作为季节经济而存在。

农产品成时下送礼新宠

时代发展至今,农业和春节经济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整个农产品的供应、消耗,小到具体的物件。

近几日,南昌市民王女士接二连三地收到了农产品礼盒,有鲜虾鱼类、精品蔬菜,还有有机大米礼包,这些农产品无一例外都被精心处理和包装过,盒子上还标有品牌名称。如今,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农产品在精心“打扮”后走上了品牌礼盒路线,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春节送礼的首选。

过去把鸡鸭等活禽当年货送,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嫌麻烦,而把这些活禽处理、加工后放入礼盒送人,就既方便又实惠了。记者在几大超市走访后发现,除了火腿、南北干货、冷冻海鲜等传统农产品礼盒外,许多印象中不适合礼盒包装的农产品也想尽办法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像最常见的鸡鸭鱼肉,在经过深加工后都被包装到了一个精美礼盒中,价格从60元到200元不等。例如一款特色咸禽肉,在一个漂亮的大礼盒内,还分小包装,里面装着咸鸡、咸鸭、咸鹅三类禽肉。又如一款淡水鱼拼盘,几条不同种类已宰好的鱼,采用真空包装,再配上一点冰冻的虾仁、银鱼等,也组合成了一个精品礼盒,这些都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

“这种农产品年货礼盒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都帮消费者处理好了,拆出来只要再洗洗切切,就能下锅了。”正在认真选购的姚美芬女士告诉记者,她打算买几份不同的农产品礼盒,等过年回乡下送给父母和亲朋好友。在她看来,这样的农产品礼盒送给亲友有面子,最主要的还比其他年货更实惠。

临近春节,全省农产品价格平稳

在城市里,各项农产品销售纷纷进入春节旺季的准备期。

记者在走访南昌市多家超市、菜场后发现,在蔬菜、水产、家禽等专柜处,均有“南昌市政府菜篮子”民生工程的标志,该标志显示这些专柜是由南昌市物价局、农业局、商贸委、交通改善办联合颁发的“稳物价、惠民生”平价农副产品专营区。在某超市专营区选购鲜虾的刘女士说:“以前总觉得超市的东西很贵,特别是过年时节,所以不大敢在超市多买。但是如今超市的菜价和在菜场基本一样,且干净卫生、种类齐全,你看这里的水产品普遍也就在每斤15元上下。”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目前市民普遍关注的大米,10公斤装的每袋价格在40元左右;国内一线品牌食用油价格普遍在每桶60-70元之间,其余二三线品牌价格更是低至30-40元;12枚装的散装鸡蛋普遍在10元以内;蔬菜价格也稳定在每斤2-4元之间。而不少超市还纷纷打出了“每周比价、保证低价”的口号来吸引消费者。

从江西省物价部门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近几年我省春节期间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均处于平稳状态,且供应充足,去年肉类、蔬菜、水果价格还出现前涨后跌的情况。

2014年全省晚籼稻生产成本收益呈“三升一降”态势。即晚籼稻平均亩产490.42公斤,同比上升4.79%,延续了近年来持续增产的势头;亩均晚籼稻总成本为940.18元,同比略降1.54%,其中人工成本同比下降4.79%;已出售的晚籼稻均价为2.68元/公斤,同比上涨3.36%。此外,自2014年11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小幅下跌。

在宜春,今年元月份蔬菜供应量充足,品种齐全、产地丰富。蔬菜价格因产地和质量的不同呈多样化,果菜涨幅明显,部分叶菜小幅走低,但是市场交易仍十分活跃。蔬菜价格整体波动不大,相对平稳,涨跌幅度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即使临近春节,也未出现大涨大跌现象。

严阵以待,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保证价格的同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亦不容忽视。1月13日下午,南昌市农业局组织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市农业局副局长吴学春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切实做到认识、责任、工作三到位,有效保障市民农产品的消费安全。

春节期间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高峰时段,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集中、事故易发和高度敏感时段。为了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南昌市农业局已安排380批次元旦、春节期间农产品监督抽查任务。并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快速有效地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受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新建县在元月伊始就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并陆续发放了5000余份《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问答》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宣传折页。辖区内各乡镇综合站和农监站落实值班制度,确保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

此外,新建县工商局还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开展牛羊肉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检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43个,检查冷库场所8个,检查牛羊肉经营户60户,未发现违法销售牛羊肉制品行为。

春节催熟乡村休闲农业市场

2015年1月,南昌国鸿生态园、湖光山舍田园农庄、怪石岭生态公园、江西凤凰沟景区、绿都生态谷、玉明魏家山庄、大可天下客家风情园、海湾农庄、进贤县西湖李家、斐然生态园10个单位被评选为2014年南昌市十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春节将至,走出喧嚣的城市,到美丽的乡村休闲旅游,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随着交通愈加便利,农家乐的条件整体提升,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使乡村休闲农业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加上春节又本是举家团聚的日子,更让休闲乡村旅游成为了首选。

近日,记者从南昌市休闲农业协会了解到,今年南昌各大休闲农庄、农家乐将推出各种休闲农业主题活动,为市民的节假日休闲增添更多的乐趣。摘草莓、赏美景、野外烧烤,各具特色的活动成了吸引市民前往休闲旅游的“法宝”。

据了解,近些年,南昌涌现出多处“农家乐”,每逢周末、节假日,生意都异常火爆。位于安义县的一处农家乐每当春节时,高挂的红灯笼将院子装扮得十分喜气,客人一进门,主人就端来花生、瓜子相迎。为了能让客人更好地感受农家春节,热情的农家院主人还会邀请客人共同剪窗花、贴春联、烙葫芦、包饺子等。“以前冬天,农家院基本没什么客人。”农家院的经营者对记者说,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城郊度假游玩,让农家院从“冬闲”变成了“冬忙”。

猜你喜欢
礼盒南昌市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模拟成真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礼盒
考了个大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新年礼盒
吃两个
折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