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2015-04-15 16:38王小飞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

王小飞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王小飞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实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以下简称认证)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在认证标准的指导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是更新教育理念,用认证标准指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体系的建设;三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四是深化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设;五是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激励与制约体系的建设。

认证;教学;质量监控

2008年,随着关于医学教育评价工作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教高[2008]9号)文件由教育部、卫生部印发出台,国内医学院校的认证工作开始正式启动。到2014年底,国内的28所医学院校接受了认证。通过认证,医学院校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发挥办学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查改存在问题、实施整改措施,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实现全球和谐医学教育的目标。教育评价是认证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是实现认证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医学院校需要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之下,积极调整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思路,积极推行教学改革,规范各个环节的监控运行,探索、创新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新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医学院校平稳、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

一、认证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符合认证要求,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认证的标准明确提出医学院校必须构建统一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能够使学校的各级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广大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育评价活动中,保证课程计划的有效实施、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教学质量监控具有很强的形成性功能,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控,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教育的动态信息,从而为学校制定教育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能够引领评价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达到认证标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认证的标准明确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根据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需要、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及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出能够符合本校实际的各类课程计划,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在一些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中,教育评价依然是一个瓶颈,缺乏权威、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其改革指引方向,影响着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医学院校创新、构建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能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成为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

3.实现认证目标,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手段。认证的标准明确指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用人单位、毕业后继续教育机构必须积极参与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工作,根据他们对院校教育的计划和方式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并让他们及时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近几年来,国内大多数的医学院校每年都要进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年度教育质量报告,体现着学校所倡导的教育质量观,反映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在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状况各个教学环节开展全员参与的教育质量监控工作,才能形成权威、科学的教育质量报告,才能够保障公众对教育质量的知情权,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

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不全面。一些医学院校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仅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没有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真正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偏重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在实验教学、见习课程、实习考察、课后活动等教学方面的监控力度不足;对教学秩序的监控十分重视,而在教学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缺少监控措施;监控教师的教学状态比较严格,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缺乏监管与评价;在辅助教学工作的教学条件、学风建设、招生录取、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等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和单位仍然各自独立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督,不能与教学过程的监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也缺少政府主管部门、毕业后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等利益方的参与,不利于社会对公众教育的理解和认可。

2.教学质量监控的模式不科学。一些医学院校还没有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教学质量监控指导思想,缺乏与时俱进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时,评价模式单一,重视对教学质量状况的监督,而轻视对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控制;仅仅立足于本校和眼前的实际情况,未充分考虑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性,造成运行模式过于制式、僵化,导致教学质量监控的深度和广度都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教学质量监控手段陈旧、缺乏现代化运行方式,导致在教学管理中,难以建立起统一、科学和完善的教育评价监督机制,不能使教学运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结合起来,造成监控各部分内容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实时控制。

3.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一些医学院校在梳理教学信息、分析客观问题、落实解决措施等方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机制。少数二级教学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收集、反馈信息迟缓,开展工作的时效性较差,造成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评学、评教等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教学信息员大多由在校生组成,变动较大,导致教学信息的反馈有失客观性;信息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都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后解决,往往不能及时处理,且经常落实不到位;不少学校还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仍以人工为主进行教学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高效、准确的目标控制和实时控制;同时社会用人单位与学校缺乏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不能将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信息反向传递给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相关环节,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4.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和教学管理执行机构都同时设在教务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职责分工相混淆,使教学质量监控的科学性及有效性相对缺失,缺乏公信力;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自身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教学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督导工作的形式主义、呆板化情况严重,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学督导的功能和作用减弱;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缺乏全员参与机制,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时常处于被动、消极状态;毕业生社会评价机制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相脱节,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2]

三、构建符合认证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用认证标准指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认证的标准要求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来确定,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建设规划、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等发展目标,这是医学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重庆医科大学明确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造就特色鲜明、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秉承“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重医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体系的建设。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组织机构体系是中枢部分,承担着监控任务的主体职能和反馈职能。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才能保障信息获取、反馈渠道的畅通,推进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汕头大学医学院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的改革,由学院的教学委员会领导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并对校风、教风、学风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监控;成立教学评价中心,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管理学院教学督导组和临床教学督导组、临床学院和教学医院教学管理机构,对全院教学质量、教学秩序等进行全程监控,并确保其得以落实和实施。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的建设。要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达到全程性、全面性的目标,必须制订出一套科学、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来明确各系统的职能,规范各方面工作的程序,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沈阳医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心工作由“以监督指导为中心”转化为“以规范管理为中心”。科学编制了《沈阳医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条例》,规范和完善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程序;同时对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同行评教、学生信息反馈等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调研与论证,重新进行修订;保证了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使教学工作的质量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积极推动了全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深化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设。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是各类管理人员实施评价工作的标尺,必须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学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运行方式等多方面来考虑。广西医科大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目标系统、质量标准系统、组织系统、运行系统、评价系统、信息系统和奖惩系统构成,这七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既有激励功能,又有约束功能的良好运行机制,组成了有决策机构、制度保障、监督过程、信息反馈、整改调控等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激励与制约体系的建设。合理、完善的教学激励与制约机制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不断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辽宁医学院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教学督导评价处合署办公,通过整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规范,将教学评价结果科学地纳入教师奖惩系统,将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时辽宁医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发展中心,与学生工作处合署办公,将学风建设纳入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1]漆艳春.对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思考——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视角[J],文教资料,2013,(33):13-15.

[2]王瑾,黄培春,柯湛华.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展的新趋势[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6):809-811.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Authentication

Wang Xiaofei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121002)

The 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 system is the important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rgetof clinicalmedical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hereinafter referred toas certification)and the improvementofeducation quality and level in the university.Under the guidance of certification standards,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 system:one is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to guide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with certification standards;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 system;the third i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monitoring system;the fourth is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the fifth is to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centiveand restraintsystem.

authentication,teaching,qualitymonitoring

R-052

A

1674-0416(2015)04-0038-03

[责任编辑:文 剑]

2015-06-18

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创新研究”(编号:UPRP20140938)以及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高等教育)专项课题“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创新研究”(编号:JGZXQDB007)的研究成果。

王小飞,男,1974年生,辽宁锦州人,讲师,医学硕士。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