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专业技能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2015-04-15 16:38林春明
关键词:专业技能实训技能

林春明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构建专业技能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林春明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以医药卫生专业技能标准为核心内容的评价体系来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带动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重构,推动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实训基地校企融合,保障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了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技能标准;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构建一套依靠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合力打造的以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对接学校育人功能与行业、企业医疗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弥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缝隙,纠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错位的问题[1]。

一、构建专业技能标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美国学者Donabe dian提出的质量评价理论框架“结构-过程-结果模式”[2],以及美国统计学家爱·戴明博士创造的一种管理产品质量的方法(戴明环),即“PDCA循环系统”:plan-do-checkaction cycle,内容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 ction(处理)四个阶段。[3]这些理论都强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通过质量评价体系来控制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与核心问题,其中,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评价体系构建尤其是保障并检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劣的试金石。专业技能评价体系是指高职院校(尤其是行业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保障学生具备预期的职业能力目标,由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组成团队,对接行业执业资格和企业技术标准要求,在调研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应岗位需求的模块化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依据测试标准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计划的能力培养、测试与评价[4],在实践过程中带动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的重构或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中专业技能测试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这一专业技能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制定并实施专业技能测试标准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医药卫生类高职学生受制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专业能力,尤其是岗位要求的实践技能缺乏问题突出。例如以理论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体系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难以掌握岗位核心能力,造成实习期间对技术操作存有畏难情绪,以及学生从学校走入医院、企业实习,面对陌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的改变难以适应等。要解决这些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医药卫生高职院校应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建设,即按照行业标准和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强化专业设置与岗位(群)核心技能的对接,将行业的职业标准与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对照行业的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及评价标准体系。

自2009年起,学院在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开发和教学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四个专业为试点,依靠行业协会、医院企业主管以及学院教师的共同参与,编制专业技能测试项目和考核评分标准,开发出了19个模块341个具体操作项目构成的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以一种行业或职业标准重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效缩短行业或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5]2012年,学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助产、口腔医学、卫生信息管理等其他专业进行技能测试标准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推进以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开发引导医药卫生高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三、专业技能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成效

由行业、企业和院校三方共同制定的专业技能测试标准是专业技能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核心内容,这一评价体系符合行业要求、企业需求以及高职毕业生标准,从实践应用效果来看,主要强调的是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来规范、完善人才培养过程,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重要的引导、保障作用。

1.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重构。基于专业技能测试标准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一种以行业或者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即课堂教学内容、课外学习内容和课外实践内容相互联系、融合,构成一个动态、有机的统一整体,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实践性、公开性与职业性特点。学院坚持“技能标准引领、知识全面传授、素质大力提升”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新理念,将各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中所涵盖测试项目的专业技能实训与测试纳入到各专业正常教学计划与课程教学中,使各专业技能测试标准的测试项目融合到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理论教学服务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保持一致的“双向并行”教学运行机制。[6]

2.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改革方向。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中的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主要由技能模块、技能操作项目和具体考核指标内容组成,具有详细、具体且操作性强等特点。以护理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为例,其以临床护理程序为主线,按照临床护理人才素质要求的指标内涵编写了涵盖基础护理技能、急救护理技能、健康评估技能、专科护理技能等10个技能模块、70项护理技能测试标准,并从护理职业素养、技能操作程序、操作质量、人文关爱四个方面细化和量化各考核指标。[7]

3.专业技能评价体系推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从专业技能测试标准的制定过程及内容来看,主要是参照行业、企业就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这就需要标准实践者的教师必须原则上具备两种身份即行业专家和一线教师,需要创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通过引进技术骨干、企业实践进修等制度建立了行业专家占50%以上的“双师合一”教学团队,即学院各专业均聘请行业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双教研室主任等制度,建立行业专家工作室和兼职教师资源库,校企共同推行专业技能测试标准,有效推动了专业技能测试标准的实施,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4.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促进实训基地的校企融合。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实施过程中学院吸纳医药卫生行业企业的技术、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共同推进“校中厂”建设,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药车间、连锁药店等校内技能训练基地,完善训练基地的管理规范与实训项目操作标准,引进和开发虚拟教学软件等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同时,学院与医院、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共同开发医学检验实践教学仿真软件,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技能测试标准,实现学做“双向合一”,大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5.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保障学生实训与实习成效。“职业教育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现时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8]高职教育要让学生养成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关键是要保证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在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可以直接作为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技能考核的实训教材,让指导教师直观地根据具体的技能模块与操作项目规定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实习、实训效果进行跟踪与掌握,从而起到规范与保障学生实习与实训的作用。

6.专业技能评价体系提升学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为核心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自2009年9月投入实践,提升了护理、药学等四个专业3 000余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解决了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与工作岗位实际要求脱节、教学运行及评价与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实施匹配、教学团队和教学基地建设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考核要求相适应等问题,实现了校内教学与顶岗实习、实习与工作有机衔接,缩短了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的适应期。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屡获佳绩,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100%,毕业生就业率99%以上,多家医院和企业优先录用本校学生,毕业生质量得到了师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四个专业的示范效应下,在校内全面推广,开发了助产、口腔医学、卫生信息管理等14个专业技能测试标准,拓展了8个校企合作教学基地,校企共同推行专业技能测试标准,开展特色人才培养和应用推广,累计5 000余名学生受益。

四、问题与思考

学院针对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改革需要,积极倡导对接行业执业资格和企业技术标准要求,并将专业技能实训和测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以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为核心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在实践中起到了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为探索医药卫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拓展了新思路,但也依旧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并需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如何做到行业、企业标准与专业标准动态同步的问题。以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为核心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只有对接行业执业资格和企业技术标准要求,才能发挥应有的人才培养导向与保障作用。但行业执业资格和企业技术标准是一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能够跟踪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及时应对,如对专业技能测试标准有计划的周期性修订等。

其次,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如何在校、企实习实训中完全发挥其测试标准作用的问题。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训教学配合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两个主要部分,而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要在两个独立体系中采用一致的技能测试标准来控制学生培养质量,无疑需要校企双方稳定合作关系的维持,也就是说校企双方合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这一评价体系的运用及效用。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性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灵活性,例如,根据企业生产工期的周期性来安排学生实习时间等。◆

[1]白景永.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3):3-7.

[2]郑小霞,孙红蔡,虻姚莉.影响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若干因素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2,17(8):576-578.

[3]李峨嵋.PDCA管理循环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6):39-40.

[4]黄朝川,石爱民.高职生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的建构、作用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9,(5):48-50.

[5]林春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6):7-9.

[6]崔岩.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7(20):27-28.

[7]刘登蕉,谢涛,王宪宁等.高职护理职业技能训练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8):343-346.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2.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Evaluation System——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talent trainingmode reform in Fujian Health College

Lin Chunming
(Fujian Health College,Fuzhou Fujian 350101)

By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withmedicine and health professional skills as the core content, Fujian Health VocationalandTechnical College guid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mode,promot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process,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of“double faculty” structure,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and training base,guarante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further optimizes the training process of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and as the resul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fessional skill standard,evaluation system,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G460

A

1674-0416(2015)04-0085-03

[责任编辑:刘 芳]

2015-09-10

本文系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编号:JA10346S)的研究成果。

林春明,男,1965年生,福建莆田人,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实训技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