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15-04-15 16:38高圣涛邢勤锋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政治

高圣涛,邢勤锋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高圣涛,邢勤锋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新时期,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是把“双刃剑”,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本文分析、研究了网络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引导措施,发挥网络在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网络;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该时期学生可塑性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摆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网络作为传播信息最迅速的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是各种职业中使用网络比例最高的人群。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和交往面,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风险性,易扭曲大学生政治观、法律观和道德观,致使大学生情感、心理畸形和文化趣味低俗。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辩证处理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做到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理工类大学生思想的特殊性

1.理工类院校办学理念的引导性。长期以来,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关乎着地方理工类院校的存亡,学校能够以学生的就业率高、签订的就业单位好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生源质量高、数量大有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偏技术型的企业在招聘时青睐于技术过硬的学生,理工类院校为了迎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企业输送优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专业技术的培育。在此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自入学开始,受师长影响、环境熏陶,逐渐地认同“学到过硬的技术是最重要的,其他课程学的好不好,无关紧要”。导致其认为人文素养不能直接换取财富,修养不值钱,只要学好专业相关知识就能找到好工作,在学习过程中重自然科学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2.理工类院校校园文化的倾向性。理工类院校具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首先,理工类院校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生产实习、科技兴趣小组、科研训练以及课题的研究等活动以实现多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其次,理工类院校具有竞争力、发展较好的品牌社团多数以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为基础,此类社团开展的活动偏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亦有很多有益于提高人文素养的社团,如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会、国学社等,但这些社团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每年招完新后就不再举办活动,社员也就没有通过参加该社团举办的活动提高人文素养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再次,理工类院校在评奖评优政策制定上着重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甚至将具备创新能力作为各类奖学金评定中学生必备的条件之一,学生为了获得评奖评优机会,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时间,着重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从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3.理工类院校教学理念的特殊性。在理工类院校中,有些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促使学生引起重视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自己所带课程或相关课程的重要性,不能或很少强调社会科学领域课程的重要性。有些教师只精通自己所学领域的知识,在人文社科方面没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未能意识到人文素质培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进行引导。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缺乏学习诸如道德、情感、审美、礼仪、心理等方面知识的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其不利。

4.理工类院校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独特性。多数理工类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认同专业教师的想法,而不认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甚至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管理。有些学生虽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综合素质提高有重要意义,但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从事的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从心理上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另外,理工类大学生轻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没有意义,考试只要临时抱佛脚就能通过,导致在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课堂上,旷课和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严重。

二、网络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辩证性

1.网络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效应。课堂教授、报告传递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严重地受到时空的限制,互联网则有效地克服了这种弊端,网络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更加多元化。理工类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各种社会现象、各地区文化、各种思想以及各个学术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理工类大学生对网络上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用来作为地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通过微博、论坛等媒介地方理工类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对热点、焦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讨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采集、整理、分析这些信息,能够了解地方理工类大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通过网络开展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和艺术感染力,提高地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1]。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理工类高校通过网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网络对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效应。第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识别力较弱。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自由创造角色进而随性欺骗他人,虚假信息随处可见,利用网络诈骗的骗术层出不穷,且技术越来越高。由于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处在身心不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思想单纯、识别能力弱、易于感情用事、疏于防范等原因,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受骗事件常有发生,对学生人身、财产和心理带来了多重伤害,给学生的良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埋下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任危机[2]。

第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行为自制力较差。网络所提供的丰富信息中充斥着大量负面信息,如暴力、色情等非法信息。由于地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多是未成年或是刚成年,自制力较弱,往往会在网络面前失去理性思维,迷失自我。出于好奇和感官刺激,利用网络搜索和观看低级庸俗、血腥暴力、惊悚恐怖的影片、书籍、图片等,进而引发性犯罪、打架斗殴等社会问题以及心理扭曲等健康问题。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具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对网络有浓厚的兴趣,一旦自制力不够,就会沉溺于网络,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导致学业成绩下降,甚至达不到学校要求而被退学[3]。

第三,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弱。在通过网络交往过程中,无视网络的虚拟性,把现实中的一些压力或空虚通过玩网络游戏的方式进行发泄和转移,将互联网世界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归宿,久而久之脱离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沉溺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威胁到现实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感[4]。在这样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矛盾的世界里遨游,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容易造成地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格分裂,人际交往障碍,产生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情绪,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莫名的孤独,患上“网络疏离症”,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第四,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政治觉悟较弱。国际敌对势力把网络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贴等多种方式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发生扭曲。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网络高技术的垄断,推行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通过网络大肆宣扬西方文化和思想,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给理工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空前的难题[5]。

三、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1.强化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的塑造。面对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理工类院校要加快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是依据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纪律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训导,而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对日常管理所遇之事进行精心的研究和细致的探讨,依事说理,实事求是,敢于接受不同意见,甚至是反面意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不能局限地定位为“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而应该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全校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实际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精神气质以及渊博的学识来影响身边的大学生,努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只有树立这些观念,才能开拓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加强理工类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队伍的建设。目前,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知识面窄,未掌握信息网络技术,对有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缺乏了解,不具备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以及运用网络与大学生沟通的能力等等。因此,理工类院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首先,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地将传统纸质讲义变成电子版,也不是把传统课堂升级为网络课堂,而要认真地研究网络文化的新特点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探究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理工类院校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内容开展常规化的培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再次要使培训工作常规化,建立一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来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效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图、文、声并茂的综合表现力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德育知识,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创新型人才[6]。

3.完善理工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体系。由于网络社会发展迅速,网络立法具有滞后性,所以必须在理工类大学生中树立起网络道德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并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地方理工类院校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努力引导学生增强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意识,促使学生超越多元选择的迷茫,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主题活动并结合网络素质培养、网络伦理道德等德育课程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结合优秀网络道德行为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和网络道德判断能力,强化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促进学生对网络道德的理解,进而使学生主动将外在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自身的网络道德信念和追求[7]。面对帝国主义网络文化强势地位的威胁和网络殖民文化的侵略,需对理工类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自觉运用网络科学技术保护传统道德文化遗产。

4.推进理工类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建设。从目前来看,对于网络道德人们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是非强制性的,从而导致网络垃圾随处可见,网络犯罪日益增多,“西化”思想入侵校园,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产生不良网络心态。为把网络环境建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理工类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建设已刻不容缓。首先,要形成完整严密的地方理工类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条文,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完整规范的和谐网络建设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构建正当合理的处置程序以及教育手段和处罚措施;其次,坚持灵活有度、合理合法的原则引导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理性网络行为;再次,为规范网络行为,在论坛、微博、“圈子”和电子邮件等方面实行实名制[8]。

5.促进理工类院校和谐校园网络建设。校园网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理工类院校对和谐校园网络建设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建成和谐校园网络,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统领多样的网络文化,抓好校园网络和谐内容的建设。为了赢得关注,校园网所提供的信息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内容要实时更新,紧跟时代脉搏,紧扣大学生日益变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及他们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制作相应版块,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如针对一些时事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网络辩论、专家讲座等。在和谐网络的建设中,要利用聊天室、论坛、微博等各种有效方式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广泛地开展信息交流传播[9]。其次,必须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机制,配备专业人员,不仅要通过架设出口防火墙来保护校园网络,更要主动分析安全漏洞,防范病毒入侵。在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根据重要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形成有效管理,为校园网络和谐提供可靠保障[10]。

6.搭建理工类院校网络问题心理疏导平台。理工类院校要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下设专门的网络心理问题辅导中心,加强对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辅导中心要在新生入学期间通过专题讲座、宣传画册等途径广泛宣传过度上网的不良影响,让学生对网络可能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促使学生自觉调整上网行为的目的。各班级需设心理委员一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对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统一培训,教授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心理委员要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动态,一旦发现有网络成瘾、“网络疏离症”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向辅导中心汇报,由辅导中心对这些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使其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塑造其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1]黄核成.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2,(12):69-72.

[2]丁宏.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6):37-38

[3]张俊,梁洁,张首先.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重要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105-109.

[4]暴占光.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理性判断与生成策略[J].高校理论战线,2012,(10):42-44.

[5]陶韶菁,刘涛.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精神交往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101-104.

[6]季至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49-51.

[7]俞亚萍,邵丽珍.网络文化视角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66-68.

[8]邢勤锋.G2C行政伦理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唐山学院学报,2014,(01):65-68.

[9]徐仲伟,闵绪国.以和谐网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123-126.

[10]罗国富,王乙明.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研究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2,(9):53-56.

On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Colleges

Gao Shengtao&Xing Qinfe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232001)

Network hasbecome an importantpartofcollege students'life,which has changed their traditional way of learningand life,and profoundly affected their valuesand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PE).However,the network is like a“double-edged sword” to br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local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IPE.Thisarticle studies the impactofnetwork on the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IPE,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measures to guide students.The aim is to play fully 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in 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IPE,and to promote thehealthy growth ofcollege students.

network,polytechnic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461

A

1674-0416(2015)04-0088-04

[责任编辑:谢敬囡]

2015-05-26

高圣涛,男,1987年生,安徽芜湖人,助教,应用化学硕士;邢勤锋,男,1983年生,安徽六安人,讲师,管理学硕士。

猜你喜欢
理工类院校政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