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5-04-15 17:40娄淮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10期

娄淮建,汪 演,孟 辉

(解放军第82医院财经管理中心,淮安 223001)



某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发展现状与对策

娄淮建,汪演,孟辉*

(解放军第82医院财经管理中心,淮安223001)

[摘要]从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必然要求,对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围绕服务战场,提升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军队医院;融合式发展;保障能力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10):910-911.

加强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提高保障能力,是军队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提高军队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提供经济支持。

1现状

1.1人力资源充实医疗队伍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军队卫生技术干部不断减少,为保持医院规模和在日益发展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形成整体优势,以及军队医院的建设发展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弥补军人缺编、人员不足带来的发展受限,医院从地方聘用医务人员参与日常医疗保障,基本涵盖临床一线和保障临床工作的各个岗位,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

1.2参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随着地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为医疗市场注入生机和活力,潜在的医疗市场得到空前扩大。军队医院支持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身拥有的资源为广大民众服务,同时,也为军队医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经济基础。

1.3加强合作项目投资引进军队医院为提高医疗技术和卫勤保障能力,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填补学科空白,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借助自身品牌和基础设施,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医疗合作项目,由国内地方医疗机构和其他经济组织投入设备和技术,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开展医疗服务,促进军队医院建设和发展,为兵服务和卫勤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1.4保障社会化持续推进医院后勤饮食保障、物业保洁、电梯维保、安全保卫、绿化维护、被服洗涤、消防设施及监控维护等均实行社会化保障。后勤保障社会化通过依托社会力量,减少医院开支和减轻军队保障负担,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质量建设和提高保障效益,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医院发展的有效途径[2]。

1.5参与地方120联动急救充分发挥军队医院装备好和快速反应能力强的优势,参与地方120急救网络建设,成为地方120急救中心分站。不仅弥补地方急诊资源的不足,也提高军队医院院前急诊急救水平,为部队官兵及民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医疗服务,是利民利军、军民共建、资源互补的军地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进一步做好军队和平时期的保障工作和战时军队医院卫勤保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问题

2.1人力资源流失严重聘用人员中,涉及医疗、护理、药剂、检验、放射、医学工程、信息技术等各类专业,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及军队医院自身的一些特性,如薪金水平与该地区同等级别地方医院同等岗位的薪金差距较大,地方人员在部队缺乏归属感,加上晋升机制不健全等[3],使得聘用制人员队伍流失严重并有加剧的趋势,医疗队伍不稳定,给医院造成严重损失。

2.2医保统筹基金拒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虽然各级财政提高了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同时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需求也随之增加,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医保统筹基金不能完全支付医疗经费,医保经办机构将压力转嫁于医院,使医院出现经济亏损,拒付额逐年增加。

2.3合作项目效益不理想医院和合作方在确定合作项目分成比例时,只注重双方实际投入有形资产的多少,没有正确评估医院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造成利益分配不公。有的项目合作时间长,会出现因技术落后被迫淘汰或因设备质量下降导致故障频发,直接影响经济收入。在合作期间,院方对医疗技术的掌握和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没有参与,导致合作结束后,技术无法继续开展,医疗设备闲置,医院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4]。

2.4保障社会化缺乏规范管理保障社会化改革是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把过去的服务者变成管理者,管理者变成监督者,使医院的保障部门从具体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从而搞好服务保障的管理和监督。由于管理不善、加上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服务质量不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埋下安全隐患,阻碍医院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2.5联动急救网络化建设滞后伤病员急救的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强、现场秩序混乱,没有严格高效的组织指挥和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网络作为保证,医疗救援的快速应变和急救水平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实现“统一指挥、一体联动”的管理理念[5],为伤病员急救创建一个绿色的生命通道势在必行。

3策略

3.1加强聘用制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聘用制人员为兵服务意识,提供平等评先、评优和晋升机会,通过外派进修、参加学术交流、鼓励在职继续教育,立足岗位成才。健全“五险一金”保障机制,享受军人同等的超劳务补贴待遇[6]。同时,医院从地方争取事业单位编制名额,用于军队医院引进特殊人才,促进聘用人员身份的转变和职业安全感的提升,强化聘用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稳定聘用人员队伍。

3.2加强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医院作为地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要认真学习医疗保险规定,深入科室宣传医疗保险政策,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制度落实、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合理用药等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医疗保险费用不合理增长,并完善奖惩机制,提高医务人员主动调控医疗费用增长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与地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沟通,取得政策上的优惠,减少地方医疗保险基金的拒付。

3.3加大对合作项目的论证和评估医院要选择医疗技术最先进、医疗设备性能最好的项目进行合作,使医院方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医院方医务人员要参与合作项目开展工作,掌握好医疗技术和操作水平,为合作结束后的继续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军队要明确无形资产的评估机构,建立评估体系,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与合作方分成比例确定时正确评估医院无形资产的投入,给医院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加强后勤社会化保障力后勤保障社会化要坚持从医院实际出发,稳中求进,对暂时不具备条件推向社会的服务项目,搞好自身管理和服务保障。另外,成立后勤社会化保障办公室,建立监管机制,严格招投标管理,把好入口关。通过设立意见箱、组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及时发现服务保障中出现的问题并限期纠正,按规定进行奖罚,维护官兵利益。同时,要优化模式、拓宽渠道,采取目标管理、经济核算等办法,提高服务保障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5加强联动急救网络化建设建立可视化、信息化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重症监护一体化急救体系,打造一个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医护人员和急救分站的全方位立体式急救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实时指挥急救分站,掌握急救车内急救过程,各项医疗数据同步传输,对危重病员医院迅速组织专家视频会诊、指导。建立全程畅通的信息链,是优化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顺利开展急救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建明,邓华,杨昕,等.驻边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158-1159.

[2]公斌.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保障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7):657-658.

[3]孙令艳,曾艳彩,何涛,等.某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影响因素分析与风险防控[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44-1145.

[4]李肖惠,徐海琴.军队医院合作医疗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1):118-119.

[5]唐斌,李铁军,郝江.以高速公路创伤急救中心工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7):545-546.

[6]刘雅丽,林平冬,林小霞.军队医院聘用制人才队伍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0):921-922.

(2015-06-24收稿2015-09-16修回)

(本文编辑胡友花)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Hospital

LOU Huai-jian,WANG Yan,MENG Hui*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82nd hospital, Huaian223001)

[Abstract]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Hospital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was the inevitablie requirement of military hospital development, and had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make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medical support especially in wartime.

[Key words]military hospit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upport ability

[通讯作者]孟辉,电话:0517-83568732

[作者简介]娄淮建,女,主任;电话:0517-83869996

[中图分类号]R 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85(2015)10-0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