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艰苦地区军地卫生力量区域联合保障刍议

2015-04-15 17:56李燕妮郭九宫郭晓霞郭树森后勤学院后方专业勤务系卫勤教研室北京100858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6期

李燕妮,郭九宫,郭晓霞,郭树森(后勤学院后方专业勤务系卫勤教研室,北京 100858)

边远艰苦地区军地卫生力量区域联合保障刍议

李燕妮,郭九宫,郭晓霞,郭树森*
(后勤学院后方专业勤务系卫勤教研室,北京100858)

[摘要]本文根据边远艰苦地区医疗保障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军地卫生力量区域编制联合、机构联合、制度联合、管理联合和任务联合的建设模式,通过该保障模式的利弊分析,阐述军地卫生力量区域联合保障模式构建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军地融合;卫生力量;区域联合;保障模式

Security Mode by Integration of Civil and Military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Remote Areas

LI Yan-ni,GUO Jiu-gong,GUO Xiao-xia,GUO Shu-sen*(Department of Medical Service,Faculty of Rear Specialized Service,Academy of PLA Logistics,Beijing 100858)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ies of military medical support in remote areas,a security mode was put forward for medic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in which regional civil and military health resource,institutions,regulations,management and tasks were combined.In the en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 were o analyzed,and the keys to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and grasped firmly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this security mod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ealth resource; regional combination; security mode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6) :551-552.

我军针对官兵就医困难,提升基层卫勤保障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卫生机构基础建设落后、技术发展缓慢,影响官兵医疗保障的质量,急需就其部队官兵的医疗保障模式进行改革探讨。

1 边远艰苦地区医疗保障的难点

1.1地广人稀医疗保障难度大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分布极不平衡,如西北部的新疆、青海、西藏3省(自治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而东部地区的上海市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 640人,为此3省(自治区)的200多倍。地广人稀使卫生资源相对短缺,较难及时快速地将伤病员后送到上一级救治机构,增大了医疗保障难度。

1.2患者数量较少能力技术提升较慢边远艰苦地区人口数量较少,病例数量也相应减少。而医学技术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由于病例数量少造成医务人员技能实践机会较少,能力水平不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升。

1.3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基础条件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军队医院对外非营利性医疗工作的开展,军队医疗机构建设水平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边远艰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使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医疗保障水平较弱。

1.4拴心留人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偏远艰苦地区因受驻地落后的经济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人才难以安心工作[1]。国家及军队开展的点对点帮建工作,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部分帮建人员仍然存在“临时工”的心态,多种综合因素使边远艰苦地区医疗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难题。

2 军地卫生力量区域联合保障模式构想

2.1编制联合针对军队医院引进地方人才难的问题,地方政府根据军队医院任务需求,在编制上给予一定数量的事业干部指标,也可按照地方医院事业编制员额减半的原则予以分配。军队医院必要时也可按照同级地方医院税收比例的一半向国家和地方纳税。这不但可提高军队医院的人才储备水平,也支援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2.2机构联合军队医院管理上,在管理的主体仍是军队的基础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参与军队医院管理,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派出的领导,可在军队医院担任医院副职,也可由驻地主管医疗的卫生局领导兼任,根据工作需要可进入医院党委班子,参与军队医院的各项组织活动。体系建设上,借鉴军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有益经验,打破军地医院的界限,与地方医院建立长效协作关系。将部分医疗单位纳入为兵服务定点单位,解决部分地区官兵就医难问题,也可在军队医院现有名称基础上,纳入地方医院编制名称,比如:“某市(县)第××人民医院”,形成军地融合的保障体系。在基层卫生机构管理上,进一步拓展基层卫生机构职能,积极申请部队卫生机构非营利性资质认证,使基层卫生机构成为军民融合保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提高部队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看病难”的问题[2]。

2.3制度联合借鉴当地地方医院人才使用和管理的经验做法,结合军队医院的特点规律,制定出符合医院实际且有利于非现役及事业编制人员发展的制度规定,确保在住房、进修、立功受奖和成长进步上都享有同等机会。积极申请地方财政拨款,为事业编制及聘用人员按标准发放工资,超劳务补贴从医院的医疗收入中支付,形成军地衔接的管理制度。

2.4管理联合采取军队医院中地方人员与军人相同的管理方式,将事业编干部纳入医院战备训练的管理范围,在战伤救治训练、技能操作训练、战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上采取相同训练考核标准。对训练成绩不合格、思想意识不强的可交由地方政府另行安排岗位,形成训任一体、军地融合的联合管理体制。

2.5任务联合进一步完善军地一体、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卫勤保障体制,建立战时或应急时以军队医院为主体,地方医院相配合的联合保障机制[3]。加强军民融合式卫勤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如非战争军事行动联合医学救援研究,以及平时卫生服务保障、物资联储联供、军事医学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的军民一体联动研究等,提高军地任务联合的保障效益。

3 区域性联合式发展模式利弊分析

3.1有利因素一是可解决地方招聘人员在军队医院没有归属感的难题,特别是缓解边远艰苦地区的军队医院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为军队医院保留人才建立了长效机制。二是为未来战争或应急时卫勤保障储备人才,军队医院除重视平时医疗救治外,还需进行野战救护技术的演练、野外驻训等科目的训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保障的能力。三是为战时动员建立了良好的渠道。区域联合保障为卫生动员建立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渠道,为制定卫生动员相关规定和预案提供了依据。四是融洽军政、军民关系。区域一体化的卫生保障模式,一方面缓解地方政府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缓解驻地居民就业压力,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搭建了平台。五是完善了边远艰苦地区救治体系。采取军地区域救治力量区域联合,形成军地力量互补的救治体系。

3.2不利因素一是政策制度较难制定。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卫生机构大多未取得对外非营利性医疗资格,还不能融入国家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且和地方医疗机构存在部分竞争关系,在得到地方政府支持方面仍存在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军地医疗机构的任务区分、组织协调等政策制定方面较难把握。二是服务质量较难确保。边远艰苦地区地方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参差不齐,且为部队服务职责认识较弱,为部队服务的能力和效果较难确保。三是使命任务较难确立。地方医疗机构应急响应能力、使命任务意识较弱,较难满足部队应急时保障需要。

4 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4.1加强边远地区卫生机构建设建立军民融合式卫勤,既是军队卫生改革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国防、现代后勤的客观要求[4]。应加强边远地区卫生机构建设,改进人员待遇、合理流动等方面的政策制度,较好地解决医务人员不安心、不尽心的问题。西部部分边远地区医院在国内其他地区医院的帮带下,全面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部队医院的帮带和建设仍处在代职交流等初级阶段,因此在加强军队医院帮带的同时,建立军地一体的帮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队医院的帮带压力,提高边远地区部队医院的能力水平。

4.2建立完善的建设制度机制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提供保障[5]。根据边远艰苦地区的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由国家和中央军委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界定地方医院和军队医院的职责分工、任务使命、发展规划等。由各大军区与相关省市根据当地保障情况细化制定相关办法措施,理顺协调机制。在军地区域联合保障的过程中,进行补充完善,达到各环节紧密衔接、军地利益均衡、保障措施有力的效果。

4.3建立一体化卫勤训练制度在军队医疗卫生保障改革方面,世界各国都结合本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情况,不同程度地实行军队医疗保障社会化[6]。实现社会化保障的同时,应注重应急保障力量的建设。在军队医院建立应急卫生力量训练基地,对区域内的地方医院人员进行应急医学训练,并参与卫勤综合演练,提高其应急保障能力。根据区域内地方医院的诊疗特色,将军队医院相关人员派出学习,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带动部队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希,向桢.边远欠发达地区军队医院建设发展措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 :503.

[2]陈诺夫,谭祖春,冉剑波.试论建立健全联合卫勤保障模式[J].西南军医,2011,13(2) :375.

[3]左婧,刘江,葛毅,等.机动卫勤分队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 :75.

[4]张雁灵.努力开创军民融合式卫勤发展新局面[J].后勤学术,2010,410(6) :15.

[5]马中立,王海波.推进军民融合式卫勤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2,14(5) :272.

[6]谈彬,任浩,毛常学.外军军民融合卫勤改革发展及其对我军的启示[J].后勤学术,2010,420(4) :104.

(2015-01-06收稿2015-05-18修回)

(本文编辑刘源)

[文章编号]1008-9985(2015)06-0551-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197.32

[通讯作者]郭树森,电话:010-66849373

[作者简介]李燕妮,女,博士;电话:1391032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