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教学法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2015-04-16 03:57张建勤刘小林顾玉兰
家畜生态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育种学实例动物

张建勤, 刘小林,王 昕,顾玉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实例分析教学法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张建勤, 刘小林,王 昕,顾玉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动物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复杂、抽象、难理解”是学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总体评价。加入实际育种工作中的实例以及实例分析,并以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从横向、纵向多方位展示讲授内容,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态度。事实证明,实例教学方式在动物育种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推广应用。

动物育种学; 实例教学; 教学改革

动物育种工作在畜牧业发展中占据绝对重要作用,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动物遗传育种的贡献率最高,占40%以上[1]。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畜禽品种资源,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品种、品系或种群,才能在同样条件和投入下获得畜牧生产最大的产出效益。《动物育种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骨干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公认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随着学科发展,各农业高校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不断更新和提高,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全面系统反映学科前沿的动物育种学教学体系。本教研室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和和改革过程中,使用实例分析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实例教学方法在动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中的主要体会作一阐述。

1 增加实例分析是改革动物育种学教学方式的新思路

动物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主干和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家畜的进化与起源,性状的选择原理与方法、新品种的培育、品系繁育、选配制度、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生物技术与现代动物育种等内容。由于课程内容含量大,目前为动物科学专业学时最多、学分最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动物育种学课程内容复杂繁多,育种原理与方法量化公式过于抽象,难以理解。 究其原因,动物育种学是一门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涉及动物遗传学,动物数量遗传学,生物统计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等多门课程,动物育种学则是这些学科有机结合应用于实践的一门课程。随着本科生新的培养方案的实施,动物育种课课时安排一直在压缩。因此,在有限的短时间内要把涵盖面如此广泛的动物育种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理解确实是有一定难度。“复杂、抽象”是学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总体评价。在动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使所学知识更加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对动物育种学教授内容概正确、准确的理解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动物育种学是畜牧学科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上千年的育种工作为人类积累了大量的育种经验,大量优秀的育种实例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改革和加强动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日后从事育种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2]。加入实际育种工作中出现的实例以及实例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并以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收集大量图片和资料,制作涵盖所有知识点的内容丰富的课件,从横向、纵向多方位展示所讲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通过实例分析,将抽象复杂问题简单明了化是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非常好的途径。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态度。加入实例举证内容,让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更清楚,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通过增加该课程的趣味性和突出课程实用性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就是对“事实胜于雄辩”的最好诠释。

2 实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动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实践型课程,有学者提出以科研带动教学,让学生参与育种。鼓励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与生产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他们的科研潜力[4]。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必须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可能参与完整的一个科研项目。即使参加也只能参加一个项目很小的一个阶段,无法参与全过程。并且受学生规模制约,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才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到一个科研项目中去。因此,将育种实例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实例将抽象的育种原理进行模拟,迅速拉近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云南农业大学及时将云南地方畜禽育种的技术和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例如“大河猪毛色遗传规律及纯化选择”、“版纳小耳猪阴囊疝遗传方式判定及选择”、“撒坝猪产仔数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滇撒猪配套系的选育”等研究成果的技术与方法均已被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5]。既充实和丰富了教学内容,彰显了云南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的特色,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也是实例教学在动物育种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成功佐证。

在动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讲解本品种选种选育这一章节时,以陕西特色地方品种秦川牛和西农萨能奶山羊的育种历史、目前的育种情况和方案为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本品种选种选育的概念及方法、品系的概念以及建系的方法、核心群的建立与维护、杂交的概念以及杂交方式、同时将已经应用到秦川牛和萨能奶山羊育种工作中的人工授精(AI)育种体系、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MOET)核心群育种体系、标记辅助选择(MAS)、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基因组选择(GS)、转基因等技术插入其中进行讲解,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搜集一些研究生发表的关于秦川牛、萨能奶山羊育种的相关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理解。

动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是动物育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动物育种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6]。随着新的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不断涌现,大胆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对实验内容扬弃处理,及时将新的育种实例引入实验教学中。在我们学校的动物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大胆引入实际育种实例以及相关的真实测定数据,让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并要求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例如:对育种值估计这一实验环节的安排,以西安草滩农场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记录数据为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评估个体育种值,为选种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学生讲述了生产中的实际情景,拉近了学生与实际生产的距离。透过一个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让学生看到了数据中所隐含的实际生物学意义。给数据赋予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育种实例整理与收集的实施手段

近20年来,国内外动物育种科学发展十分迅速,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形成了动物分子育种等新的研究领域。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到最新的动物育种技术和方法,多所农业院校对《动物育种学》课程内容进行新的梳理,压缩部分章节的学时数,删减了不合时宜的、陈旧落后的内容,不断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7-8]。虽然,国内外育种实例很多,但是近年来,太多的人只关注了育种的最终结果,并不清楚育种的过程。大量的育种实例资料缺乏梳理,许多精彩的育种方案被沉默,不能为后人提供学习和借鉴之处。 在继承发扬推广成功育种实例的基础上,紧跟学科前沿,及时恰当地将这些实例补充到动物育种课的课本以及教学中去,让课本、课堂更加有活力和张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对动物育种教研室多年积累的现存资料进行整理,将资料进行归类和梳理,并对现存育种资料和照片进行翻新。例如,教研室对耿社民教授生前对陕北绒山羊的生产记录数据、 梅花鹿和驯鹿生长发育记录资料等进行了的整理。然后设计成实际案例,录入课程教案。并对旧照片进行翻新处理,制作成多媒体,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此外,不断与承担育种相关课题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动态,及时对实例内容进行更新。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讲授内容,也让学生了解了老师除过上课还研究了那些方面的课题。

其次,对国内兄弟院校有关育种实例资料的进行收集。利用网络及图书馆对我国现有新品种的育种信息协助进行搜集和整理,对于资料不详的可以借助兄弟院校及同行进行搜集整理。同时,邀请多所兄弟院校育种专家来我校进行交流,以报告或者座谈的形式了解他们的育种工作。例如,已经收集到了多所农业大学培育出的新的鸡品种,猪品种或品系形成的完整思路和操作规程。并且录入到教学实例中去,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习内容,又了解了兄弟院校在育种工作上的研究进展。

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和出国访问学习机会对国外典型育种方案及实例进行搜集和整理。本教研室所有教师均有出国留学和海外访问学习经历,通过对各自搜集海外材料的整理以及海外朋友搜集一些育种成功实例资料,大量的育种实例被我们总结归纳,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材料,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享。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杂交育种这一章节时引入目前近乎垄断全世界的国外育成品种——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的育种过程,以及通过这三个品种猪杂交育成进商品代猪的杂交模式这一实例,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现有品种形成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及时了解了国际育种动态,把握最新的育种方向。通过资料的整理和进一步完善,紧密联系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课堂讲授内容,使抽象问题简单化、明了化,让本科生能够接充分理解动物育种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育种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拓展。

4 小 结

通过近几年实例分析教学法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拉近了实际和理论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实例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把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实例中去消化理解,迅速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激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李淑红, 王京仁. 多媒体与PBL教学模式在动物育种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和探讨[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12): 118-119.

[2] 韩瑞丽, 盛建华,陈 宏. 生物技术育种在家畜育种教学中的探讨[J]. 中国牛业科学, 2010 (4): 63-64.

[3] 唐雪峰, 李建柱,乐 涛.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6): 90 -91.

[4] 刘 榜, 朱猛进, 赵书红, 等. 家畜育种学课程改革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03(8): 62-63.

[5] 鲁绍雄, 连林生. 《动物育种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6): 47-50.

[6] 俞 英, 王雅春, 孙东晓,等.动物育种学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6): 111-112.

[7] 狄生伟, 王希彪, 张 野,等.如何培养本科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兴趣[J]. 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 2013(8): 185-186.

[8] 李步高, 周忠孝. 关于提高《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1): 16-17.

Application of Empirical Study in Teaching Reform ofAnimalBreedingScience

ZHANG Jian-qin,LIU Xiao-lin,WANG Xin,GU Yu-lan

(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

As the core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jors of animal science,AnimalBreedingScienceis generally evaluated as being “complicated, abstract and sophisticated”. The present study applied the empirical cases and case study in practical work and displayed the content of instruction in multi-medias like graphs, pictures, motions and videos to arouse the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e their comprehending capacity and nurture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of integrating principles with facts.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such am empirical teaching approach is worth of promotion inAnimalBreedingteaching.

AnimalBreeding; empiric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2014-07-20,

2014-09-29 [基金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Y1302030)

张建勤(1974-),女,陕西宝鸡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E-mail:zhangjianqin1356@126.com

S811.6

A

1005-5228(2015)03-0094-03

猜你喜欢
育种学实例动物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初探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实验中的应用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