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

2015-04-16 14:48王达勇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0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程质量

王达勇

(铜仁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贵州 铜仁 554300)

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

王达勇

(铜仁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贵州铜仁554300)

建设工程,是人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主要的一个场所,所以说,它的质量得好坏,直接关系了工程的使用效果,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在不断地进步。建设工程在质量的监督方面,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监督模式方面,不能适应当前的这种发展的形式;在监督的执法力度方面,监督的范围存在很多问题,等等。所以说,如何在建设工程上面,做好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质量;建设工程;政府;监督;管理

1 引言

建设工程,具体是对那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些必备的物质基础,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一个总称,其中,不仅要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还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因此,也可以说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对社会的承诺,不仅要按时的完成,又要做到满足质量目标。建筑工程除了需要满足其自身的物理质量的要求,还要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一些影响,另外,也包括工程的整体工作质量与工程管理。建设工程,在政府对质量监督的管理方面,是按照国际的惯例实施的,随着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建设工程在质量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建设工程收获的利益,也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建设工程对质量的追求目标变得越来越高,因此,也就决定了政府要不断地探索,政府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新模式,从而,优化市场的运行规律,优化法律的建设,优化政府整体的监督手段。

2 政府在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主要职能及负责的内容

工程的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其主要的职能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分别是:①政府的监管机构,必须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有关的法律、规则、规定和标准,进行必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功能;②政府为了对建设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加强管理,我国颁布了《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在其中明确的指出了,政府在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一个专门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的机构;③政府监督主要是有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两个方面:a.监督施工质量的所有方面主体行为;b.检查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

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方面,主要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分别为:①质量监督的归档工作。施工开始前,政府监管机构宣布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程序,审查建设单位提供信息,审查合格完成后,才可以发放质量监督方面的文件;②在开始施工之前,工程的监理工作。项目的开始施工前,项目每个参与者参加质量监督的第一次会议,做第一个质量监督方面的检验;③在施工的过程中,其监督工作。在施工的期间,要不定时的依法定期检查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方案,对施工的工程进行检查;④在完成工作时的监督。在项目完成阶段,要做好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参加工程完成的验收会议,做好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以及质量监督和管理相关的信息。

3 目前,建设工程在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3.1质量监督管理缺少统一的机构

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组织。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很容易出现矛盾现象的管理规定。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到投入使用时,就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同时监督与管理,未能通过其中的一个验收部门,建设项目就不能交付。由于不同部门的观点,利益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判断的东西是不同的。此外,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方面,也都是不同的。所以说,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标准执行,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对当地经济效益考虑,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

3.2政府与企业模糊不清,使市场的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

目前,许多建设项目从规划到施工,从监督到质量检验是通过相同的系统管理部门,很容易形成一个内部状态的相对封闭的管理,严格的质量监督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很难实现有效的市场管理。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计划经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多数建设项目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基本上都有专门的部门,进行一对一的设计,探索和施工。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也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些改革的企业,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与企业不分清,很容易市场的管理进入失控的局面,另一方面,不能把市场的竞争机制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建设项目的评价太松散,很难在工程质量方面做到提高。

4 政府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方面新模式

4.1建设一个新型的管理模式

如果想要跳出政府与市场的困境,我们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因为,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分别是:①选择一个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的模式。根据以往的探索和实践,可以看出,建筑业是理想的管理模式。是双轨运行的模式。是政府的职能机构和行业的协会合作,共同实施的监督与管理的工作,把政府的职能机构管理和民主的管理方式充分的融合在一起。②处理好建筑行业的统一管理问题,以及因为职能转变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达到使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的职能、使其管理的效率更加提高。③进一步的完善行业协会方面的工作。行业协会,就是指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中间组织。使行业协会拥有独立的地位,可以促进其在服务市场与进行宏观调控的服务质量。政府要帮助优化行业协会的工作,从而,加强行业协会的参与能力、公正性等。

4.2健全的法律制度对加强监督有很重要的影响

建设新模式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要注意两个方面,分别为:

(1)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立法的理论,立法不科学,法律、法规修订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说,需要培训很多的了解国家基本国情,又同时拥有完美的立法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2)建立质量的保证体系,促进企业用户的自我评价,自我控制,政府与社会的监督。企业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企业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可以能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是一个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转化为项目的协调、监督与服务。同时,企业应做好自我报告,政府的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对工程质量的评价,从而不断的总结经验与教训。

4.3建设一个完善的市场运行的机制

想做政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①需要建立一个有形市场,从而推动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还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②建立、完善与之对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而积极的推动项目信息的公共化,提高其管理水平;③规范的进行招标,根据最优的原则选择投标工作;④做好市场整合。

5 结论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说,它仍然有一些缺陷,需要不断的改进。从监管机构的质量来说,在质量的形成的过程中,对直接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规则是很明确的,但是,对于间接监管的主体来说,就是很不全面。从质量的监督系统来说,系统的某些过程,仍存在着很大的制度缺陷。例如,工程项目在期满后,对于合理的使用项目的质量,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监督与管理系统,因此,建立和完善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目前紧迫的任务。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模式,真正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李彪,柴红锋.基于改进模糊优选模型的代建单位评选方法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2]林伟民,谢国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建材,2006(01).

[3]李红岩,王建声.关于完善项目代建制模式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6(02).

[4]郭舰.对工程质量监督方式的一些思考[J].重庆建筑,2005(07).

[5]韩克亮.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6]周东泉,吕艳辉.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体制性缺失与对策性思考[J].工程质量,2005(04).

TU712+.3

A

1673-0038(2015)30-0170-02

2015-7-11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