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方法分析

2015-04-16 16:44官正涛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0期
关键词:病害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官正涛

(绵阳兴绵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方法分析

官正涛

(绵阳兴绵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621000)

裂缝病害一直是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裂缝病害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并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建筑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两种常见的裂缝病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法,以期有效预防裂缝病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裂缝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裂缝病害;控制措施;管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建筑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裂缝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难避免,产生裂缝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环境、温度、材料等因素,施工企业需要做好这些因素的控制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就能够有效预防裂缝病害的产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裂缝控制及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1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种类

1.1裂缝的成因分析

造成建筑施工裂缝病害的原因较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①环境温度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大都在露天环境中,因而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混凝土,在存放、搅拌、浇筑及凝固的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最深,外界温度越高,浇筑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外界温度下降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这就会导致建筑施工产生裂缝。②建筑楼板变形的影响。由于混凝土材料配置不均匀、强度不达标、质量不合格、拆模时间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形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支座部位的负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这回使得混凝土裂缝楼板因变形而产生裂缝。③水泥水化质的影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如果大规模水化热无法从水泥内部挥发出来,那么将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当内外部应力失衡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病害。④混凝土调配不科学。混凝土的调配比例一般控制在0.24~0.38之间,但是在调配过程中,受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调配不科学的现象,例如水灰比失衡导致混凝土含水量较高,混凝土内部出现许多气泡,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内部的气泡会破裂,这就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长期以往,混凝土裂缝病害的严重程度会加深,最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1.2常见裂缝种类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与干燥收缩而引起的裂缝最为常见。施工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建筑材料发生热胀冷缩,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建筑结构会产生裂缝病害。此类病害主要发生在门窗洞边、平屋顶下、女儿墙及屋顶圈梁下方等部位,温度是导致建筑墙体发生裂缝病害的早期原因,温度裂缝一般在经历一个夏冬之后会逐渐趋于稳定,温度裂缝的严重情况也与温度变化情况密切相关。其次,建筑施工中经常会使用到烧结材料,这种材料发生干缩变形的情况很少且变形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这类材料如果长期摆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湿胀,这种湿胀是无法恢复的。这种材质的砌体,随着自身含水量的下降会出现干缩变形的现象,尤其是轻骨料块体材料,其干缩变形问题更为严重。干缩变形通常发生在建筑施工的早期,但是其一旦受潮,还是会继续发生湿胀;脱水后的材料虽然也会发生干缩变形,但是发生的机率不大,严重程度也不深。建筑结构干缩变形而造成的裂缝病害最为常见,其严重程度也最深,这种裂缝病害经常出现在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建筑底部及一二层的窗台边、屋顶圈梁下方、大片墙面上等部位。施工人员在治理建筑施工裂缝的过程中,需要以上述位置为控制重点,严格控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效预防裂缝并做好裂缝的治理工作。

2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及管理研究

2.1严格控制施工配筋

由上述可知,建筑施工裂缝病害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导致土质变化而形成的,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材料的干缩性能来做好工程构件配筋工作,优化施工图纸设计,这样能够避免结构断面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病害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设计人员需要选用质量较佳的抗裂钢筋,严格控制配筋率。目前对于配筋率还没有达成统一标准,一般控制在0.03~0.2%的范围内,施工企业也可以使用配筋砌体,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砌体的性能质量,还能够有效预防裂缝病害的产生。

2.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人员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挑选合适的水泥类型,在挑选水泥时需要注意避免采用高强度的水泥,因为混凝土调配直接关系到裂缝病害的产生,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在配制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以检测其质量是否达标。与此同时,混凝土的配置工作必须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比例及技术标准,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性能达标,施工人员可以掺加适量的外加剂。最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质量,预防裂缝病害的产生。

2.3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也与建筑裂缝有着密切的连续,为了预防建筑施工裂缝的产生,需要避免建筑物平面形状出现突变,如果无法避免,那么可以通过逐渐变化的过渡形式来进行局部处理,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其次,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配置钢筋来提高该位置的稳定性。如果建筑物长度较长且设置了后浇带与伸缩缝,那么可以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加设施工缝,这样可以保障裂缝集中在一个部位,这样便于后期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处理。对于非屋面板的楼层板钢筋,设计人员可以进行双层双向配筋;对于阳台板,由于其深受外界湿度与温度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双层双向配筋的时候,为了避免光圆钢筋因踩踏发生变形,可以采用热轧带肋钢筋,这样能够使钢筋与混凝土融为一体,增强其硬度。总之,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结构的时候,必须要端正工作态度,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将裂缝病害发生率降到最低。

2.4控制混凝土内部水化热

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将温度应力降到最低,避免裂缝病害的出现。具体措施如下:①加热混凝土原材料。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保持一定热量,能够加快水化热的散热速度,从而降低内部温度以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浇筑混凝土前搭设暖棚,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入仓温度,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温度变化情况来灵活调控内外部温度差,以达到减少温度应力、预防裂缝的目的。②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为了避免混凝土在固化的过程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可以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温度的变化速度,从而防止混凝土因温差过大而收缩产生裂缝。③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工序。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垂直振捣的方式,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来控制振捣时间,不得出现过振或漏振的现象,这样能够防止混凝土散落在没有浇筑的部位或出现冷缝。

2.5加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如果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到位,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将大大下降,一旦受外力作用的影响便极有可能出现裂缝。因此,要想做好建筑施工裂缝的控制及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例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保温养护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提高混凝土块体的抗拉强度,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在保温养护期间,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温度差不得超过2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出现暴雨天气,可以通过搭建防雨棚或覆盖塑料薄膜来进行遮盖,与此同时做好排水工作;如果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那么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定期洒水、覆盖草帘等方式来加以养护,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养护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混凝土在浇筑后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严重的温度裂缝、破坏建筑结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被广泛应用与建筑工程施工中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裂缝病害经常出现并成为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这些裂缝病害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建筑施工中的裂缝问题提高重视,准确找出裂缝病害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够将裂缝控制在许可范围内,将裂缝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1]金继峰.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浅析[J].中国商界,2012(9):107~108.

[2]陈大卫.浅谈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2~33.

[3]张业鑫.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探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5):218~219.

[4]汪大红.浅析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79~80.

TU755.7

A

1673-0038(2015)20-0058-02

2015-4-28

官正涛(1978-),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病害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