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建议

2015-04-16 16:44应华峰赵新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0期
关键词:桥梁工程碾压桥梁

应华峰 赵新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12)

简析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建议

应华峰赵新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10012)

随着我国桥梁运输水平不断发展,桥梁建设行业的施工质量管理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该过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的细节把控是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桥梁快速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旨在提升整个工程行业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桥梁施工;技术分析;质量控制;工程管理

1 前言

桥梁工程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首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市场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个桥梁工程行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各地桥梁建设投资比例日益增加。至此,整个桥梁工程行业在迎来一个发展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型的经济结构转型下,实现桥梁运输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技术指标,这成为整个桥梁工程行业建设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2 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应的资料文献和项目考察,发现目前在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详情具体如下:

(1)在工程施工前期,安全技术工程师没有对相关施工部门进行准备工作的审查,审查的内容应当涉及: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含有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含有按照设计文件有关要求制订的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等。

(2)在施工中的过程没有建立安全监管工程师,来督促工程施工项目组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人,安排好相关安全人员的分工。施工过程的安全教育管理,是整个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安全保证的一个意识基础。但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施工过程正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以及相应的安全施工意识教育没有跟进,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标准。

(3)施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支撑,技术质量管理中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桥梁项目开发管理就是一个资源整合和优化的过程,但相关利益的各方对质量控制的标准不是一样的。

3 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1施工设计的审查缺位

审查的目的是使设计符合桥梁开发建设和使用的要求,重点审查构造、结构标准和资金投入,保证桥梁项目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当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设计审查,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致命影响。此外,审查缺乏全面性,完善的审查流程应当包括施工单位审查和项目建设单位审查。另外,相关责任人没有做好详实的图纸审查记录,缺未进行分类整理和编制《设计图纸会审记录》台账[2]。审查的顺序必须有序,做到有条不紊。通常审查顺序进程可以依照图纸的种类进行。如果按照按设计工种分,则应将建筑图放在审查的首位,结构图次之,最后是审查设备图。

3.2工程信息变更管理缺乏

桥梁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应当涉及到用户,网络门户人员,审批部门,监管部门以及行政服务人员,这五个部分的设置和协作应当是系统化性的,网络化的[3]。当用户从第一个节点递交申请后,整个系统就应该有序运转起来,用户既是流程的起点也是流程结束的终点。网络门户人员是这平台的技术支撑,审批部门是这个平台的流程制定者,监管部门是这个平台流程执行效果的考核者,行政服务人员是这个平台的流程执行者。整体的机构设置需要保持系统性和协调性。上述五个主体部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只有这五个节点都处于良性循环,才能使得整个公路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服务流程是高效的,合理的,规范的。然而,很多情况下的桥梁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管理机构的设置并不具备科学性,未从传统的业务办公流程的实践中总结出问题,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解决。没有在合乎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以提高行政服务的办事效率,对各机构的设置进行程序优化,采取信息“并联”形式,缩短时间进程,摒除多重职能审批,提高整体的效率。

3.3施工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对于桥梁路基建设期风险后果的预测,是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桥梁路基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重大工程,一旦发生施工风险事故,就会给工程项目造成一系列系统的链式反应似的危害。例如,造成桥架结构系统失效,人员损伤,工期延误,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按类型可分为经济类和安全类[4]。桥梁路基建设期风险后果的评估,就是根据已经建构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及相应的原则和规律,对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的严重性程度和问题的大小性度量,来进行定量会定性地评估与分析,以此为桥梁路基建设期风险系统性评估提供相应的依据。然而,现实情况下缺乏相应的风险管控意识,对于风险损失的认识度不高。没有形成在工程建设期风险决策期内,以及不同阶段和时段,将风险损失转化到确定的工期节点的有效管理程序。缺乏在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借助评估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部分进行预警干预和相关处理的过程。

4 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4.1健全施工组织体系的质量管理

在桥梁施工管理体系中,施工组织体系的控制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完善的施工组织体系体现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在项目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方面,每个班组完成单项作业单元,依据施工图纸和国家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在专业主管带领下进行自检,对在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完成改进工作。确保单项作业单元的工程质量当每个班组完成一个检验批或单项工作后,班组间需要实行交叉互检。在优化设计的组织管理方面,公司设计部门需要组织协调工程部,项目管理部,成本控制部以及质检中心,共同进行方案优化。针对优化设计组织起来的团队,在专业性和前瞻性方面更具系统性,更利于施工组织体系的控制管理。如若是重大项目,或者特殊项目,可以聘请该领域专家委员,进行更高级别的专业化甄选和完善。设计部负责对图纸和变更设计工作的落实和跟踪,是图纸和变更的归口管理单位,工程部对于专业设计协助设计部进行设计跟踪。

4.2完善施工工艺的技术提升

城市桥梁快速路工程的质量好坏一个重要核心就在于碾压工艺质量。在碾压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监督,明确碾压分区、控制碾压速度、严格,杜绝漏压、过压及延迟碾压。在碾压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组织管理方面,每个班组完成单项作业单元,依据施工图纸和碾压工艺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在专业主管带领下进行自检,对在自检中发现的漏压、过压及延迟碾压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完成改进工作。压实度控制,复压结束后(胶轮静压前)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对压实度不足处及时进行补压,确保在混合料初凝前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单项作业单元的压实度跟进控制,在完成复压后,班组间需要实行交叉互检,确保在混合料初凝前压实度达到施工规范标准。在基层碾压工艺施工管理所涉及的外观质量控制,需要统筹好碾压速、轮迹重叠宽度、一次碾压长度三者间的协调度。在碾压的时间上,第一道流程的碾压长度应适当增加,减少压路机停止和重启动次数,实现外观质量的控制。

[1]高燕.城市桥梁范例-2010~2014中国城市桥梁范例三十佳[J].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36~40.

[2]徐子高,余谈明.城市桥梁路面质量工程管理技术探讨[J].公路建设,2012(07):17~20.

[3]王亚洲,朱东全.城市桥梁质量升级改造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外公路,2011(12):28~32.

[4]聂海进.桥梁改造设计中的质量问题[J].公路设计,2013(04):15~18.

U445.1

A

1673-0038(2015)20-0222-02

2015-4-23

猜你喜欢
桥梁工程碾压桥梁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碾转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