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潮州木雕民俗风物类题材分析

2015-04-17 13:17郭肖蕾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5年0期
关键词:潮州人潮州木雕

郭肖蕾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 511400)

传统潮州木雕民俗风物类题材分析

郭肖蕾①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 511400)

在富有潮州特色的民俗艺术中,潮州木雕是最能反映潮州文化地域特征和社会观念的文化载体,它被深深打上了“潮州人”的印记。潮州木雕题材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伦理教化、祈福纳祥、程式化纹样以及民俗风物等四类。它们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的遗留物”,也是潮州人鲜活民俗生活的反映,是潮州人为了生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

潮州木雕 民俗风物 题材 地域性

潮州木雕是明清时盛行于粤东的一种民俗艺术,因主要流行于旧潮州府属各县,故名。它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礼祭游神、家居以及案头摆设上,曾经在潮州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所有享有盛名的潮州特色的民俗艺术中,潮州木雕是最能反映潮州文化的地域特征、包含丰富潮州社会观念的文化载体,也是被深深打上“潮州人”印记的民俗事象。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的遗留物”,也是潮州人鲜活的民俗生活的反映,也是潮州人为了生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

潮州木雕题材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伦理教化、祈福纳祥、程式化纹样以及民俗风物等四类。伦理教化是潮州木雕中最具精神教化意义的题材,这类题材主要通过历史故事、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内容,弘扬人伦之轨、儒家之礼;祈福纳祥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内容包括功名利禄、多子多孙、招财进宝、福寿延绵等;程式化纹样包括各种博古图案以及常见的纹饰,如万字纹、夔龙纹、云雷纹、方曲、卷草、回纹、拐子纹、冰裂纹、步步高、菱花、柿纹等。其中在伦理教化、祈福纳祥及程式化纹样三类题材中出现了数量可观的中国传统题材,如“年年有余”“喜上眉梢”“二十四孝”“马上封侯”“松鼠葡萄”“瓜瓞绵绵”等。这种趋同性题材在其他地区的木雕中也是常见的,而民俗风物类是潮州人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中所见事物的描绘,这一类是最能体现潮州文化特色的地方性题材。民俗风物类题材主要包括江海水族、生活器具、生产场景、西洋人、湘子桥等五种,它们在潮州木雕中皆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江海水族

江海水族是潮州木雕中常常出现的题材。潮州东南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而且区内水网密布,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韩愈的《南食诗》中写道: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

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

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一席之间,鲎、蚝、蒲鱼等各种腥膻纷呈。宋元丰年间,彭延年隐居揭阳浦口村,写《浦口村居》五首,其中一首写道:

浦口村居好,盘飨动辄成。

苏肥真水宝,鲦滑是泥精。

午困虾堪脍,朝醒蚬可羹。

终年无一费,贫话足安生。

潮州地区的饮食习惯暂且不议,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本区水产资源丰富,江海水族在百姓生活中是处处可见的生物种类。再加上“粤东滨海地区,耕三渔七”,生活在潮州地区的人们期望水族丰收而过上年年有余(鱼)的殷实生活,潮州艺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江海水族作为木雕题材。在这类作品中,最让人称道的是位于潮州城南堤外的清代古庙横栽装饰“半畔蟹”,运用多层次镂通的技巧,表现出螃蟹正在蟹篓中挣扎爬行的生动姿态。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制作的蟹篓梁托,其雕刻水平已经非常之高。木雕艺人将梁托镂雕成一个稍稍倾斜的蟹篓,在蟹篓的口沿、篓身及底部雕有5只生动逼真的螃蟹,外围饰以树枝、树叶。雕工异常精细,蟹篓上的透孔、篓绳等细节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潮州人一直都很喜爱蟹篓这个题材。也正是在其启发下,新中国成立后潮州木雕艺人张鉴轩、陈舜羌在一块木材上创作出面面可观、玲珑剔透的圆雕蟹篓,后来又有技艺更精湛的虾篓出现,成为目前潮州木雕中最常见的雕刻形式。

正是因为潮州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渔业生活体验使艺人们有机会接触、观察、揣摩创作对象的姿态、动态,才在潮州木雕中出现大量的江海水族题材,若是没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是断然雕刻不出如此传神的作品来的。

二、生活器具

潮州木雕所涉及的题材中还有一些潮州地区特有的民俗事象,如工夫茶具:茶杯、茶壶、茶罐、冲罐、茶炉及烧开水的锅、羽飞扇等。

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最喜好的饮品,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套工夫茶具。潮州人待客就是主人未及言语,就先开始冲泡工夫茶,将第一杯敬给客人,主客之间才开始慢慢叙谈。潮谚有:“客来待茶茶要新,人要热情茶要烫。”走在潮州老街上,常能看见三五个老人坐在树荫下,面前是酽酽的工夫茶。在潮州,即使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都能熟练地掌握冲泡工夫茶的一整套步骤。

潮州人饮用工夫茶的习惯,也是慢慢形成的。最先把工夫茶作为一种品茶程式的名称载诸文献的,是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俞蛟是浙江山阴人,乾隆年间任广东兴宁典史,他在《潮嘉风月》中记录了当时韩江六篷船的饮茶习俗: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煮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

从以上引文中已经可以看出,当时所用的烹茶器具有泥炉、瓦铛、宜兴紫砂陶罐、花瓷小茶杯和茶盘,还有垫茶壶用的棕垫、扇火用的纸扇等,茶具已相当齐备。茶叶用福建茶,以及投茶、冲泡、淋罐、筛茶、品呷等程式,也和今天潮州人饮茶习惯相似。这足以说明,作为品饮程式的工夫茶至迟到这个时候已经存在了。

品饮工夫茶是潮州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有关工夫茶的题材也成为潮州木雕中比较特殊的部分。揭阳关帝庙前藻井处就雕了一套工夫茶具,木雕艺人将生活中使用的茶壶、茶瓯、锡罐等茶具作为题材,信手拈来,巧手雕琢,浓厚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

三、生产场景

潮州木雕中还经常表现潮州人民生产的场景。截取耕田、插秧、收割、打粮四个典型生产场景,表现出人们种植水稻、辛勤耕耘、喜获丰收的过程,反映了潮邑发达的稻作文化。还有纺纱、卷线、织布、裁衣等场景,反映了潮州地区的妇女们纺织劳动的过程。

潮州地区的男子擅长精耕细作,女子擅长织绣,这在潮州地区各府志是频见记载的。嘉靖二十年,潮州知府郑宗古升任广西副使,翁万达写了一篇序文为他送行,序文里用自豪的语气写到了自己的家乡:

方志南海十郡并列,潮独称古瀛洲云,其地多隰泽良田,宜稻谷。粇稌之美,溢于四方。山海所藏,百物流衍。贾人宾客,重茧而来。

韩江三角洲和榕、练两江流域,“平原沃野,高下别壤,宜稻宜黍”,“素号产米之区”。但长期地少人多,生存空间狭小,促成潮州人精明务实、工趋淫巧的特点,体现在农业上就是精耕细作、轮耕套种,明清时期即有“种田如绣花”的说法。清乾隆年间,潮阳人郑之侨《农桑易知录》中对粤东特别是潮州地区的农田耕作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他认为只要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就能充分地利用地力。潮州地区农作物种植向来有高产的记录,究其原因,是耕作者在潮州农业生产所体现的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潮州人能把耕地拾掇得有条不紊,四季能耕作,时时皆有收成。精明的潮州人甚至还把屋角、田畔的边边角角都开垦出来种植农作物。潮州人就是凭着勤劳的巧手、细腻的心思,在人均极少的耕地上绣花式耕耘,把人类向土地索取食物的手段之巧发挥到极致。再加上潮州地区四季温暖,季季均可耕种,潮州百姓一年几乎没有闲时。潮州地区的《四季生产歌》描绘了潮州百姓繁忙的一年劳作:

正月落早种,二月荫南瓜,三月种地豆,四月茄开花,五月桃李熟,六月摘西瓜,七月采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为饮,十一月柑红皮,十二月梅开花,人力落,地不惰,老伯公,好说话。

风调雨顺年冬好,五谷老爷到我家!

潮州木雕中还有表现女子刺绣的场景。潮绣是粤绣的支系之一,粤绣和苏绣、蜀绣、湘绣齐名。潮绣起初为民间迎神赛会之用,《广东省志·二轻工业志》引述旧志称“正月灯,二月戏,清明墓祭。神台帐幔,描龙绣凤,仕女穿戴,咸饰彩缯”。城南安济圣王宫,每逢神诞日,乡民还愿祭神,神袍年年更新,“各以重金聘绣庄名师,一袍百数十金,其隆重虔诚,世不多见”。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断明时潮地刺绣就已经很发达了,潮州女子更是在十一二岁就开始学习刺绣,“以针线互夸”。

到了清代,刺绣在潮州民间更为流行。康熙《澄海县志》记载“妇女之俗”:

百金之家,妇女不昼出;千金之家,妇女不步行。勤于女工,帛虽盈箱,不弃其治麻。

清乾隆年间,潮地的绣品甚至输出到东南亚等地,成为潮州地区一大副业收入,故有“潮州珠娘免落田,银针绣出半年粮”之谚。

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一对通雕“耕织图”花板,制作于清代。花板选取了男子耕田、插秧、收割、打禾四个场景,女子则是纺纱、卷线、织布、裁衣四个场景。艺人在布局上没有采用传统“之”字形路径,而是使用四个格状空间来分配场景。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分隔处理得颇有巧思,下个场景中的屋宇或者树枝伸上去做了上个场景的底部。从花板中表现的各个劳动场景来看,艺人是充分观察生活之后截取了最典型的劳动动作,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西洋人

从表现潮州地方题材的木雕作品来看,木雕艺人对于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非常敏锐的。他们继承但并不局限于传统雕刻题材,很乐意表现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有关外国人的题材是潮州木雕中比较有趣的部分,在中国其他的木雕作品中很难见到。

潮州自古因为地理条件,很早就与海外有贸易往来。《宋史三佛齐传》中有“太平兴国五年,三佛齐番商李甫海,乘船舶载香药、犀角、象牙至海口……漂船六十日至潮州”的记载,表明宋代潮州就有作为海港的条件和出口的事实。此后,历代统治者对潮州与海外的贸易实行不同的政策,但无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对外贸易活动一直不曾中断,与外国人的交流也一直在进行。与中原人相比,潮州人是较早与“番仔”(外国人)有联系的,揭阳城隍庙的“番仔”托梁就是例证。两个“番仔”深目凸鼻,和潮州木雕中其他人物的面目有明显区别。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潮州是清政府被迫对外国人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1860年在汕头开埠,设立海关。自此,潮州人面对越来越多的和洋人打交道的机会,“外人传教贸易,接踵而至”,并“散处州境各地”。洋人在潮州各地开办工厂、银行、邮局、船运公司,设置洋行,设立医院学校等。西洋货品及外来文化以其特有的优势渗透到潮州地区的民间生活中,潮州木雕中也出现了西洋人的形象,身着礼服,戴着礼帽,手持文明棒,开着汽车,或者中国人拉着洋车等题材。从这些木雕作品中可以反映出西方文化在潮州地区的传播以及潮州文化对外来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消化、吸收并融会贯通的能力。

这一类作品中如圆雕洋人烛台,高18厘米,宽10厘米,厚7.5厘米,两个为一对,广州美术学院藏,制作于清末。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沿海地区的潮州人民比内地人民更早接触到侵略者,艺人们就把洋人的形象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烛台底部为单膝跪立的圆雕洋人形象,头戴盔帽,凸鼻深目,蓄须,手捧花瓶状烛台。艺人将洋人的形象做单膝跪地捧烛台状,不乏戏谑嘲弄的意味。通雕“汽车洋人”花板,长34厘米,宽16厘米,厚2厘米,制作于民国时期。花板中分别雕有开着汽车和拉着洋车的两组人物,两组人物还互有呼应,在木雕这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里出现了汽车和洋车,可见现实生活是潮州木雕艺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潮州木雕艺人们耳濡目染的是潮州地区的民情民俗,乡土文化和民间生活就成了艺人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而且他们还善于将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通过木雕表现出来,反映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五、湘子桥

湘子桥也是潮州民间艺术中特有的地方题材。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可算是潮州地区最有名的桥了。它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全长500多米,在1958年改建前,是以梁桥和浮桥相结合的,在中国桥梁史上独树一帜。广济桥创建于宋乾道七年,最早称为“康济桥”。潮州城东的韩江是一条径流量变化极大的大江。《三阳志》说:“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岸远。”韩江的汛期一般从4月开始,到9月才结束。在汛期里,韩江中流风急浪猛,渡船一天只能开回四五次,常有船翻人亡的祸患。潮州知府曾汪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建成的桥梁,由86艘木船连缀而成,又在江心水势较缓处筑起一个石洲,把浮桥分成东、西两部分,这样的设计能更好地承受水流的冲击。曾汪也自豪地说:“昔日风波险阻之地,今化为康庄矣。”所以命名为“康济桥”。此后,在60年的时间里,由近10位州官主持,又在韩江河道上分东、西两段建起22个桥墩。明宣德十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重修,23个桥墩全面加固,墩上加梁,梁上铺厚板,板上再铺砖。又在桥上建起126间亭屋,亭屋间建起12座楼台。江心急流处仍用24艘船连成浮桥,浮桥用3根铁索固定着,每根铁索达4000斤,这时才正式更名为“广济桥”。嘉靖九年又把浮船改成18艘。雍正三年,又在浮桥两边的石墩上铸造了两头铁牛以镇水,谁知其中的一头因为洪水坠河,只剩下一头,也成为广济桥上一景。潮州民谣说:“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就像民谣所唱的,广济桥的风流在于独特的“十八梭船廿四洲”的形式。广济桥会这样设计,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造就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在外观上避免了石梁桥过于平直的缺陷,显示出变化的生动,反而为观者提供了审美的愉悦。

道光廿二年,广济桥又开始大修,每座石墩南、北两侧都建了庙宇、茶亭,一共建起24对庙亭。因为桥墩的修复是由官绅、商人各自捐资的,工程分别开工,所以建成的庙亭风格也各不相同,于是民谣里就有了“廿四楼台廿四样”的说法。这些庙亭与400年前桥上的楼阁差别甚大,不过,它们同样给了广济桥一个与众不同的外部形式。

后来,桥墩上的庙亭被改成了店铺。同治七年,英国人约翰·汤姆森为广济桥拍摄了第一张照片。他在照片说明里写道:“潮州韩江桥也许是中国的一座最值得一提的桥梁。它和伦敦老桥一样,它们都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居民做生意的地方。”到清末民初,桥市仍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至今潮州仍有“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的说法。

潮州市博物馆收藏一对“湘子桥图”木雕,由两幅组成,各高54厘米,宽32厘米。构图独具匠心,其内容取材于潮州湘子桥的实景。潮州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的景观,十分完善地组织在图画里。这幅浮雕,有不同形态的人物25人,其中有乘轿出行的显贵,有提篮小卖的小贩,有挑担访亲的串门客,有打着膀头鬃、缓步行走的妇女,有人撑伞遮阳赶路,还有人凭窗闲眺风景。个个形态生动,栩栩如生。此外,奔腾韩江,清幽古寺,桥墩亭阁,十八梭船,镇水铁牛,以及东门城楼等,都井然逼真地再现在画面中。

广东省博物馆也收藏有一对浮雕“潮州风俗图”花板,高58厘米,宽34厘米,厚3厘米,制作于清代。这对花板表现的就是潮州城外韩江两岸的景色,城墙高耸,韩江上波浪起伏,舟楫交错。雕工和表现传统题材的作品相比,显得粗犷有力。这对花板本来是髹以金箔的,但后来金箔被人刮去,露出深红色的“金地漆”。湘子桥作为潮州地方性风物,在民众之间具有认可度和识别性,容易转化为木雕的艺术题材。

晚清后,随着潮州木雕技艺的进一步成熟完善,许多艺人在题材处理方面的随意性提高了,以日常生活场景为题材的木雕作品逐渐增多。他们不再拘泥于按师徒相授的粉本创作,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进行自己的创作。除了传统趋同性的题材外,潮州艺人对于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将身边所见的新事件、新事物作为木雕的新题材。题材的内涵,则由宗教的、伦理的,向世俗的、审美的方面转化。正是因为这些描绘百姓身边生活图景的题材,使潮州木雕具备更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更加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① 郭肖蕾(1976- ),安徽界首人,文学博士,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潮州人潮州木雕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浅谈潮州手拉壶与茶文化
喝的什么茶
喝 的什么茶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陈欢作品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木雕鱼
潮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