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以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为视角

2015-04-18 11:43张毓雯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渐进性培育协同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以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为视角

张毓雯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古代中国“化民成俗”是通过改变物质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构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意愿的社会精神秩序的生活教化实践。其体现出来生活化、渐进性、综合性的教化特征不仅是我国传统教育的要义,也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主流价值需要社会的接受和认同,对“化民成俗”的研究为新的社会精神秩序的构建特别是对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接受和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遵循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与大学生生活的全面对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培育。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点明了思路。

关键词:化民成俗;生活化;渐进性;协同;培育

收稿日期:2015-03-16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FJJKCGZ14-121)

作者简介:张毓雯(1990-),女,福建漳州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7-2853(2015)03-0037-0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15.03.010

Abstract:“Moralization towards Folk” in ancient China is achieved through a life education practice which can cultivate the social spirit that meets the will of the feudal ruling class by changing the material lifestyle.Its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which shows that life,progress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are not only the core of our traditional education,but also the necessity for modern education.Socialist core values,as a mainstream value compatible with Chinese current situations,need acceptance and identity of the society.The research on “Moralization towards Folk”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 spirits,especially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acceptance and identity of the mainstream value.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chieve the synerg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rough connecting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life comprehensively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law of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development.In fact,“Moralization towards Folk” in ancient China indicates the idea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一、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的内涵、作用及实质

“化民成俗”是一种通过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改造和整合基本精神秩序目的的生活教化实践活动。它既包括旧的生活模式与精神秩序化除的过程,也包括新的生活模式和精神秩序化生的过程。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是统治者为了引导社会风气,形成符合统治者需求的民风民俗,培育适宜于封建统治需要的风俗文化习惯。

“化民成俗”的生活教化实践对社会生活方式的改造只是一种表层现象。从根本上讲,在生活方式变革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精神秩序的生活建构与整合。而这种社会精神秩序面对的是所有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认可,是衡量人类行为善恶的基本标准,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正当性做出界限。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与当前生活方式相匹配精神秩序的要求。考察和研究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并总结其中的经验,能够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实践的路径。

二、“化民成俗”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发

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由国家确定全社会相对统一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其效果是为了让民众对社会精神秩序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认可,进而形塑社会管理的基本文化背景。社会认同的根本是对社会文化体系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所以,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直接制约着核心价值观凝聚力的发挥。“化民成俗”对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启发意义。

(一)“化民成俗”的渐进性——核心价值观培育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

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的生活教化实践是渐进性的道德形成过程。“化民成俗”具有渐进性和柔韧性的特征,是以一种柔性而非刚性、渐进而非急进的手段对民众进行教化、感化,使民众在连续不断、不知不觉的人伦日用中改变其外在的生活样态与内在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缓慢渐进地影响、训练、琢磨、熏陶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适应、习而不觉的过程。如《管子﹒七法》中所提到:“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楺轮而夕欲乘车。”从“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背容直”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上升到“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精神层面的追求,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即考虑到了不同阶段民众的接受能力,也遵循个人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自觉完成“明礼、习礼、执礼”的教化过程。

“化民成俗”是经历从简单的是非好坏,到社会责任感,到道德目标的实现的过程,是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教化方式,也就说道德修养的形成是有层次的,只有基础道德达到了,才能追求高层次的价值。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能力的形成也是一个有阶段性的渐进过程。而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实践中,常常发生违背循序渐进方法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以致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的内容倒错现象,高校高谈阔论理想价值的同时,大学生校园虐猫、暴打老父、戏弄拾荒儿等失德行为却屡见报端,这种架空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理想价值泛化所带来的难题是道德行为虚无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把握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在遵循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做什么样的人”,成才之前先成人,循序渐进地实现从基础道德向理想价值的转换。

(二)“化民成俗”的生活化——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生活全面对接

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生活教化实践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化民成俗”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生活化,从具体的生活出发,民众由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逐渐调整内在的精神秩序,使新的精神要素得以萌生,新的精神秩序得以确立。这是一个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德内化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民众的生活实践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定的起居方式、饮食习惯、婚姻传统、礼仪表现、游艺竞技等特定风俗、利用祖祖代代相传的家规、教养等做辅助,使儒家伦理道德渗透百姓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非其所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功成而弗居”这些格言,在古代民间发挥了几千年的规劝与制约的作用,时至今日,仍旧闪烁基本道德教化的熠熠光芒。

“化民成俗”作为推动社会精神形成的主流模式,关键在于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性,这就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与大学生的生活全面对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主流意识,一旦凌驾于生活之上,变成空洞抽象的道德教条和行为戒律,便会成为毫无生趣和人情味的“符号”。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着“符号化”的现象,教育者热衷于构建价值观的符号世界,而忽视这些符号得以产生、运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生活,培育过程中侧重对这些符号进行灌输和推理,而不是把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看作培育的目标。这种无法感动人心的刻板培育,是不可能融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完整的人格之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3]所以,让大学生“化民成俗”,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生活化培育,重视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人”的研究。换句话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立足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大学生为主体,融入大学生生活,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教育导向,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三)“化民成俗”的综合性——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教育合力的支持

纵贯历代中国历史,统治者利用“化民成俗”来巩固国家,强化统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为执政者的强制训化,二为民间自发形成。执政者的强化训练主要通过奖励、惩罚、表扬、劝说、告诫等方式,达到激励平民百姓恪守公德、独善其身的目的。而民间自发形成主要是通过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定的起居方式、饮食习惯、婚姻传统、礼仪表现、游艺竞技等特定风俗,利用相传的家规、教养等做辅助,使儒家伦理道德渗透百姓生活。而从组织体系来看,除正规的教育管理机构外,其他行政部门也承担教育行政任务,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形成了封建思想教育人人有责的局面;从宣教目标来看,它涵盖了全社会所有层次的人,从最高统治者的“圣贤之君”到底层老百姓,无一不包;而在内容上囊括了思想领域几乎所有的形态,从底层百姓中较普遍的神道意识到上层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价值观,无所不包。

通过对“化民成俗”途径的多样化、体系的周密性、目标的针对性以及内容的完备性的分析,“化民成俗”并不是在某一时间某一空间里单独产生作用的,而是综合性的教育选择和教育合力的结果。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没有得到社会的全员参与,高校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教育责任,缺少合力支持的现状,古代中国“化民成俗”所形成的严密的自上而下的教化网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点明了思路。大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等。不同的时间里需要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空间里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社会、学校、家庭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责任。事实上,同一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进行,而同一教育方式在不同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多方面内容的教育,如果仅仅重视某一教育资源的作用,而没有全面的组合和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能杯水车薪效果。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欲实现“化民成俗”功能,就要通过综合运用制度化的学习、生活体验、习俗和文化熏陶等有形和无形的教育手段,将各种教育资源有效结合,选择最佳的教育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形成完整而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基础道德向终极价值的转换

“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一个白昼的、一天的和短时间的德性,也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至福。”[4]同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培育是一个长时期、渐进地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完成从基础道德向终极价值转换的艰难过程。当前一些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观迷失、偏差以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正是基础道德教育和终极价值的高位要求之间矛盾的后果。“成才之前需成人”,因此,从“保卫最起码、最基本的基础道德”着手,在此基础上去“构筑 21 世纪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理想”,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和路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大学生在个人层面上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与大学生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在约束大学生行为活动时具有逻辑优先性与易实现性,故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道德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和社会层面上的超越性与至高性价值导向,才是体现了大学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管是认知教育、实践体验、环境熏陶还是机制建设都要沿着“基础道德→终极价值”这条基本路线,踏踏实实一步步地走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基础道德向终极价值的转换。

(二)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生活化教方式的有效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培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生活化教育相互结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生活培育方式的有效结合。首先,必须正确解读“生活化”。转变教育者主体、学生客体,教育者传授、学生接受,重视“符号”、忽视“生活”的传统教育思路。肯定大学生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题和素材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大学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丰富的载体,通过大学生生活的实际体会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其次,关注学生的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问题与其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密切相关。与学生利益相关的现实,才是问题存在的根源,才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关键的切入点。所以,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现实利益问题,通过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体验感悟等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育效果。最后,合理运用“符号化”。“生活化”与“符号化”并不是对立关系,回归“生活化”并不等于去除“符号化”。相反要在回归生活的基础上,预制一定的符号系统,合理的“符号化”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必要的逻辑结构和理想目标,让生活化培育方式在预定的轨道上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完美接轨。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培育

协同培育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培育资源,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教育目标的过程。多种培育力量共同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超越原各自培育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简单来说,就是“1+1〉2”的协同效应。协同培育能够调动优化培育资源,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人投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员培育局面。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培育,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社会、家庭、学校的协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培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5]这就要求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核心价值观培育合力。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协同,由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大学生是一个多面、多元、多样的群体,决定了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需要在具体生活情景中去把握和选择,选择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形成多种方式的优化组合。时间和空间的协同,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阶段的价值需求是不相同的。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空间的“全域性”和时间的“全时性”两个层面的结合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让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形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总之,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的生活教化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被改造、被扬弃,但是作为承载解读古代中国社会精神秩序和教化传统的遗传码,“化民成俗”所体现出来的教化特征、教育思想、方法、途径,仍可为今天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R].北京: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5.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

[5]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培育的意见[S].2004.10.1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ralization towards Folk” in Ancient Chinese Life

ZHANG Yu-wen

(School of Marxism,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Fujian Province,China)

Key words:moralization towards folk;life;progressiveness;synergy;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渐进性培育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英语深层阅读的渐进性教学策略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猪场不容无视的问题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