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院管理体制多元改革 创建我区特色医疗服务体系

2015-04-19 01:37董杰昌陈雪清杜忠东单继芳靳清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顺义顺义区儿童医院

董杰昌 陈雪清 陈 豪 王 洪 杜忠东 单继芳 郑 鑫 靳清汉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院管理体制多元改革 创建我区特色医疗服务体系

董杰昌 陈雪清 陈 豪 王 洪 杜忠东 单继芳 郑 鑫 靳清汉

介绍了北京市顺义区进行医院体制多元化改革的做法和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通过引入优质资源、引导资源下沉、建立区内外合作发展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等方式,顺义区在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使顺义区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医院管理体制;多元化改革;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制度

北京市顺义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距市区30公里,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4万。随着区域经济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民生社会事业的矛盾之一。为此,顺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针对辖区内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居民的健康需求,打破行政辖区思维定势,深化医院管理体制多元化改革,创建顺义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北京市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协同发展,并进行机制创新。通过引入优质资源、引导资源下沉、建立区内外合作发展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等方式,在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新突破,成效初步显现。

1 顺义区医疗事业发展现状

2015年前,顺义区内未设三级甲等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其医疗服务水平、诊疗能力、就医环境、服务意识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还存在着基层网底服务能力不强,卫生服务站运行现状不理想,群众就医不方便;卫生人才、基层医护人员配备不足,医疗卫生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26日视察北京时,明确了北京是 “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宏伟目标。随后,顺义区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北京市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区。因此,加快医疗卫生发展、满足群众健康需求、适应新城功能扩展、加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成为全区深化多元医改、创建顺义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2 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

2.1 不同行政区域医院间实施法人一体化实质性托管

2.1.1 医院间合作模式

为快速提升本区域内儿童医疗服务能力的发展步伐,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主动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委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对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实质性托管,实施“两个医院一个法人、管理一体化”模式,并于2015年3月2日,正式签署北京儿童医院托管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的合作协议,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挂牌为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成为北京儿童医院在京实施一体化实性托管的第一家医院。

在进行实质性托管的基础上,医院在实际运行中合理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模式[1]。此外,两院合作后,实行“六个不变、两个统一”的合作原则,其中,“六个不变”为:① 财产归属不变,原财政拨款渠道、财政编码和日常经费投入不变;②人员原身份编制不变;③两院公益性和承担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变;④两院各自相关的各种纠纷、债权、债务的处理渠道不变;⑤两院接受属地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不变;⑥两院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隶属关系和组织构架不变。“一个统一”为两院统一进行进行药品、高值耗材的招标和后勤社会化管理。

2.1.2 托管医院的管理模式

2.1.2.1 统一管理。北京儿童医院与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实行实质性合作,托管医院的管理模式实行“法人治理结构”[2],即:两个医院一个法人、管理一体化。合作后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增加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名称。北京儿童医院法定代表人兼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法定代表人,采用一套行政班子,实行总院长负责制,北京儿童医院院长为总院长,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设执行院长。区政府、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与北京儿童医院共同组建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理事会,决策权由理事会行使。理事会成员共9名,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名、理事7名。理事长由顺义区主管卫生的副区长担任,副理事长由总院长担任,理事包括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主管处处长、顺义区卫生计生委主任、财政局局长、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所在地的街道办主任、北京儿童医院法律顾问、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执行院长和党委书记组成。理事会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卫计委主管副主任担任。区政府、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与北京儿童医院共同制定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理事会章程,理事会根据该章程,原则上每年召开1次会议,或根据理事会工作安排临时召开会议,审议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发展规划、年度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项目、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大额资金使用(超过300万元)、高值固定资产处置、运营情况监督等重大事宜。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党委书记由区卫计委党委提名,按组织程序任免;医院设执行院长1名, 执行院长由北京儿童医院提名,经理事会讨论确认,按组织程序聘任。执行院长按照理事会和北京儿童医院确定的发展目标,对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实施全面管理,享有对其他副院长的提名权。

2.1.2.2 管办分开。两院合作后,坚持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实现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即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所有权归顺义区政府,管理权归北京儿童医院。通过开展实质性的整合,全面提升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保持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非营利性公立医院的经营性质。

2.1.2.3 资源共享。①两院共享北京儿童医院的历史品牌、医疗品牌、教学品牌、科研品牌、文化品牌、管理品牌,共用优质医疗资源,共用教学、科研平台和预防保健资源,交叉进行领军人才培养,共建重点学科,共用院内制剂,共同进行药品和高值耗材的招标,共同申报课题等。②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每年从总收入(含药品收入)中提取3%的托管费,按照财务相关规定使用。③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等优质资源,根据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基本建设项目的推进实现逐步转移。④两院合作后,北京儿童医院派知名专家到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出诊,在满足常规专家门诊安排的基础上,遵照北京市发改委相关政策适当开展特需服务,满足辖区妇女儿童多层次就医需求,还将辐射北京东北部地区乃至周边的河北地区,以促进北京儿童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协同发展[3]。⑤两院合作后,通过两院竞聘的方式实现行政管理中层干部和部分科室科主任的交互调配和聘用。

2.1.2.4 独立核算绩效。实性托管后,两院岗位按需统一设置,在职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在两个医院间进行调配、轮转。绩效分配统一按岗考核发放。

2.2 创建一体化新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并探索管理新模式

2013年7月26日,北京市顺义区政府与北京中医医院签订框架协议,实施北京中医医院托管顺义区中医医院改革。2013年11月11日,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挂牌成立。2014年11月5日,顺义区中医医联体正式揭牌。由此,北京中医医院与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顺义区牛栏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6家村卫生服务站形成了紧密型一体化新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与北石槽镇卫生院、南彩镇卫生院、龙湾屯镇卫生院及其15家村卫生服务站形成松散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北京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双方合作原则为在“一个法人治理架构下,即:医院资产归属关系不变,编制管理方式不变,医院公益性和承担的服务功能及地位不变,各自相关纠纷、债权、债务处理渠道不变,医院接受属地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指导关系不变,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隶属关系和组织构架不变”(简称为“1+6不变”体制模式),在上述合作原则基础上,实现实质性托管并延伸到村级服务站,创新了市、区、镇、村中西医医疗机构法人治理“四级一体化”实质性突破的管理新模式,也奠定了建设“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体系的组织机构基础。

实施医院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理事会审议托管医院发展规划、年度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项目、运营情况监督等重大事宜。实行体系内市级中医医院与区级中医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体化管理,北京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为同一个法人领导,医院法人委托执行院长负责医院日常运营管理。改革坚持了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分开,开展实质性的整合,全面提升托管医院的内在一体性、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打破原有行政隶属关系,实施一体化紧密型管理。体系内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破体制的限制,牛栏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现“向服务量和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为主”倾斜,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落实纵向一体化举措:一是实施“四级一体化”中医医联体共建,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与牛栏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亦称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院区)及村卫生室形成紧密型一体化建设,顺义医院部分科室迁至牛栏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实行管理与业务人员轮岗。二是引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举措。三是北京中医医院专家团队到顺义医院出诊、查房、带教,顺义医院骨干到北京中医医院进修、轮训,提升顺义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科研及教学水平;顺义医院专家通过到医联体内紧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查房带教、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进修,到村卫生室进行巡诊等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四是实施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与中医医联体模式下的卫生院进行松散型一体化建设,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通过此模式与南彩镇卫生院、北石槽镇卫生院形成松散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南彩镇卫生院建立骨伤科特色专科,在北石槽镇卫生院建设疮外科特色专科,在龙湾屯建设治未病重点专科。

2.3 区政府通过与凤凰医疗PPP合作办医共建顺义特色医疗卫生体系

为改善基层卫生资源不足,逐步建立运行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国发委投资〔2014〕2724号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精神,顺义区政府于2015年5月28日与凤凰医疗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共建新型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协议》。在顺义区东、西部选取区二院和空港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开创了社会资本进入顺义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先河,开启了顺义区医疗体制多元改革的新篇章。

2.3.1 改革模式

采取国际通行的PPP模式,即在不改变区政府对医院所有权、医院国有事业单位性质、非营利性质、公益性属性、人员身份等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将医院运营管理权移交给区政府与凤凰医疗集团共同成立的理事会,凤凰医疗集团对医院注入资金和管理资源,进一步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有效的运营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改革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在公益职能不断强化、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顺义区政府通过系统的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向凤凰医疗集团支付管理服务报酬。

2.3.2 改革原则

2.3.2.1 五变八不变。改变管理体制,建立以理事会为运行决策机构的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管办分开;改变决策机制,实现四权分离(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管权),权责清晰;改变运行机制,由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向现代医院管理机制转变,实现政事分开;改变监管机制:改变原有行政监管模式,建立政府、监事会、第三方共同组成的多元监管体系;改变投入机制,由单一政府投入向与社会资本共同投入转变。医院国有资产权属、医院国有事业单位性质、医院职工身份、行业监管、非营利性、医院公益职能和社会责任、党团工会、医院名称保持不变。

2.3.2.2 三引。引制,引进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引资,引进社会发展资金;引智,引进优质资源和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

2.3.3 改革的目标

改革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提升存量、增加增量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卫生资源不足,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②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建立“养事不养人”的运行新机制,激发基层医疗机构活力;坚持财政持续投入,实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③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上下联动的三级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2],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目标。

2.3.4 改革的任务

2.3.4.1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激发医疗机构活力。通过集团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建立统一运营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实现社区医疗体系的产业化发展;通过建立“养事不养人”的运行新机制,激发基层医疗机构活力,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3.4.2 建立现代治理结构为基础的体制机制。实现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打破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决策机制和人员任免机制,以运营管理团队为核心的授权经营机制,以医师自由流动和充分协作为核心的医疗运行机制。

2.3.4.3 建立新型特色社区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快捷首诊、重症诊疗、慢病管理、康复、健康护养和心理及精神慰藉六位一体的三级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分级诊疗制度,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宏观效率,合理利用医疗服务资源,节约医疗费用[4],以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3.4.4 实现紧密协作。通过新型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建立起社区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相互支持和可持续的协作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全科医生等人才培养,推动看大病不出县的基本目标的实现;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5],以缓解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患者过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2.3.4 改革举措

2.3.4.1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①建立可持续的社会资本投入机制。凤凰医疗集团首期投入1亿元人民币的合作运营发展金,主要用于促提升、建机制。凤凰医疗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不形成任何产权及所有者权益。为保障其持续投入积极性,可按照现有标准延长经营管理权年限。②建立合理的财政补偿和管理机制。顺义区政府继续保持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保基本、强基础。

2.3.4.2 建立现代医院治理结构。①设立统一的理事会对医疗机构实施运营管理决策。理事会拥有医院的运营管理权,包括经营方针计划制定权、管理人员任免权、制度建设权、财务决策权、经营决策权、重大经营活动权、运营支持服务权、经营管理权附属及衍生的其他权益。理事会是医院的最高决策机构,由5名理事组成,实施委任制,其中顺义区政府委任2名、凤凰医疗集团委任3名。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执行理事1名。理事长由顺义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理事长具有一票否决权;执行理事由凤凰医疗集团代表担任,执行理事兼任合作共建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②建立统一的监事会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监事会是医院的最高监督机构,重点监督医院发展方向和公益职能的履行;监督医院经营、管理、资产、财务状况;对理事、院长、财务总监等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医院运营实施监管考核,提交年度运营监管报告和医院年度审计报告等。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实行委任制,其中区政府委任3名(包括1名医院职工代表)、凤凰医疗委任2名,监事会主席由区政府代表担任。③建立院长管理团队。医疗机构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团队负责制。医院设院长1名,执行院长1名,财务总监1名,副院长若干名,由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副院长、财务负责人辅助院长工作,其工作分工经院长批准后执行。院长主持本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集团理事会的决议;编制年度运营计划和收支预算并负责实施;聘任或解聘各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决定其薪酬事项和绩效考核事项;组织制定各项基本运营管理制度等。

2.3.4.3 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估体系。①建立由政府、监事会、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监管和考核评估体系。政府发挥指导和监管作用,重点从行业监管的角度考核合规性以及指定性任务完成情况,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监事会重点从运营管理的角度考核医疗质量与安全、基本运营情况和国有资产安全等内容;第三方机构则对医院公益性、成长性等进行考核。②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标准。考核评价主要目的是为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移,考核指标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公益性,即基本医疗服务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二是业务能力;三是运行管理能力和员工的满意度等;四是成长能力;五是社会各界、患者满意度等。③考核结果与支付给凤凰医疗集团医院管理服务费直接挂钩。

2.3.4.4 构建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①由理事会统一运营管理,全面整合各医疗机构的资源,对各医疗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②根据各医疗机构的定位,重新调整和组织专科设置和布局,重点开展康复护理和慢病治疗、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提升上。③建立医务人员的多向流动机制,重点支持社区工作。建立设备和设施中心,形成资源共享。④建立以“公益性、安全、工作量、社会评价”为主要要素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完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⑤建立新机制下的人员管理模式,以绩效考核体系为支撑,保证管理团队对医务人员选拔任免的充分权力,确保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⑥建立合作共建医疗机构间的协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格局,促进多向转诊的高效运营。

2.3.4.5 建立统一的发展规划。①力争到2016年,将空港医院建设成床位200张,重点辐射新城空港城组团、机场组团和周边地区;将顺义区第二医院建设成床位160张的综合医疗机构,重点辐射潮白河以东7镇。②在空港医院和第二医院重点打造和康复护理服务。③按照美国新型社区医疗机构快捷诊疗中心(UCC)的模式,在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基础上,对目前社区医疗机构进行重组和升级,实施标准化、连锁化运营管理,建立现代社区医疗服务连锁网络。

2.3.4.6 建立国际化标准。①质量建设。按照JCI质量认证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达到国际标准。②信息化系统。打造现代化医疗信息化系统和ERP资源管理系统;建立患者健康管理和电子病历互联共享的数据平台;建立远程医疗信息化系统,实现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现代信息联系,随时协助全科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咨询。

2.3.4.7 实施统一的集中采购配送管理。按照集中采购组织(GPO)的运作方式,对药品、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及非医疗物资在内的全部医院物资进行阳光招标采购,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2.3.4.8 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在公益职能不断强化、医疗机构持续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顺义区政府向凤凰医疗集团支付管理服务报酬,资金来源由区财政局在区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

3 初步成效

实施法人一体化实性托管、探索理事会领导、决策下的医院法人治理等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医院原有行政区域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克服了医联体松散型合作模式的弊病,创建了理事会领导及一个法人治理的执行院长负责的管理新架构,构建了不同级医疗机构间协同发展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6],有利于医疗资源的统一规划、组织和配置,有益于体系内各机构间上下协同发展的一致性。

顺义区政府与凤凰医疗PPP合作办医模式的探索,不仅弥补了政府对医院注入资金和管理资源的不足,重要的是改革了医院传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了“养事不养人”的运行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激发了基层医疗机构活力,提升了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创新了对公立医院实行公有民营、非营利性的新体制和运行新机制,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建的新模式。

创建市、区、镇、村一体化新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行法人治理“四级一体化”是顺义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突破,为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与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之间开展有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了新模式,也为进一步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等奠定了基础。

北京中医医院通过托管顺义区中医医院,取得了初步成果,作为托管方,北京中医医院的品牌效应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上升,管理人才及业务骨干有了事业的新平台,医院建设犹如接了地气,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双向转诊的工作量明显增加。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通过“四级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院托管后(2014年1月~12月)其门诊量、出院患者数、患者满意度等较托管前(2013年1月~12月)明显提升,门诊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下降,见表1。此外,医院科研、教学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增长,并于2014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实现了该区三级甲等医院“零”的突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亲临顺义区中医院进行调研,对新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表1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托管前后主要运营情况

顺义区政府通过实施医院管理体制多元化改革,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顺义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医改见效快,初步实现了居民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提质升级的目的,合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4 思考与建议

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要结合当地医疗资源现状和城乡居民医疗需求,围绕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防止跑偏方向[7]和盲目建设与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在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中,要加强医疗服务体系的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新型服务体系或一院多区医院建设协同发展的根本[8]。

建设新型医疗服务体系,要提高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它既是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9],更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分流患者、提高效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

巩固和发展新型医疗服务体系,要重视赋予其生命力,要优化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度环境[10]和人文亲情沟通交流环境,吸引、感动社区居民;同时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规范体系内上下级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患者之间的医疗行为,保持健康运行。

提升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效率,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和教学培训的信息渠道,让体系内医务技术人员能分享到体系顶端的先进知识、优良技术、文化交流、品牌营养和即时信息,与体系先进性同步。

要建立我区新型特色服务体系机构,尤其对公办民营机构更应建立具有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督评估制度,以保障服务体系连续性服务提供的始终,并且不断丰富其内涵[11],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吕晶晶.青岛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 将逐步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2015-03-19). http://qd.ifeng. com/fgqd/ detail_2015_03/18/3676095_0.shtml.

[2] 国务院.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R]. 2015-05-06.

[3] 王朝君.京津冀一体化[J].中国卫生,2014, 12 : 38-39.

[4] Linden M, Goth H, Ormel J. Pathways to care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general practice patients in a gate keeper and open access healthcare system:a comparison of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03(38) : 690-697.

[5]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DB/OL].(2015-09-01) [2015-09-02].http://politics.people. com.cn/n/2015/0902/ c1024-27539356.html]

[6] 国务院.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R]. 2015-03-30.

[7] 袭燕.科学规划与构建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 4(1) : 36-38.

[8] 贾同英,袁惠芸.上海市三级医院一院多区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15, 19(7) : 24.

[9] 王虎峰,元瑾.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 5(1) : 11-15.

[10] 许四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实践和应对策略[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 5(3) : 19-21.

[11] 魏来.连续-碎片-整合—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服务提供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 7(12) : 24-30.

Deepening the system reforms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to establish a characteristic health care service system

Dong Jiechang, Chen Xueqing, Chen Hao, et 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n Qinghan,Email:jqh5566@163.co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ultiple system reforms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characteristic health care system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Shunyi has made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hospital administration,mechanism reform and establishing hierarchical health care service system. By the way of cross-district-collabor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gram, the high quality resources has been introduced to provide services in health care and primary care. The characteristic health care services system of Shunyi District begins to take shape.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 System reform; Medical service system;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2015-09-11)

101300 北京,顺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董杰昌、 陈雪清、陈豪、单继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王洪、郑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杜忠东);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靳清汉)

靳清汉,Email: jqh5566@163.com

猜你喜欢
顺义顺义区儿童医院
王顺义
赶小海
走进“北京最美乡村”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
国内著名导演私人影院审片室 北京顺义别墅地下定制影院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北京市顺义区第二批光伏发电项目奖励资金发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一种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